第142章 匠心织就基建棋
推荐阅读:
女神的上门贵婿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叶凡神医小说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陈轩邪医传承
贾二虎温茹玉
娱乐帝国系统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张芳芳在财政局的声誉越来越高,她凭借着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不仅博得了领导的高度赞誉,更收获了同事们发自内心的敬佩。然而,张芳芳并未因此有丝毫的自满,她始终保持着谦逊低调的姿态,深深明白财政工作犹如一场永无止境的征程,每一次取得的成绩,都仅仅是下一次挑战的崭新起点。
1983 年春,远处姚山化肥厂的烟囱悠悠吐出淡灰色的烟圈,与晨雾交织在一起。
张芳芳早早地便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这弥漫着春日气息的晨雾之中。
她车篮里的预算报表,被塑料布严严实实地包裹着,那是她前一天辛苦整理的成果。
回到财政局一楼的预算股,刚一进门,便听见噼里啪啦的算盘声。
老会计老王头正坐在办公桌前,嘴里吐着烟圈,瞧见张芳芳进来,赶忙说道:“小张,农机厂那项目又超支了,你去看看。”说着,递过来一个牛皮纸袋。
张芳芳接过纸袋,发现封条上的红印还透着湿气,显然是刚送来不久。
她打开纸袋,里面的图纸边角已被磨得起毛,足见翻阅次数之多。她微微皱眉,心中明白,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张芳芳不敢耽搁,骑着自行车迅速赶到农机厂。一到工地,就看见项目负责人老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工地上直跺脚。
老陈一见张芳芳,赶忙迎上来,指着陷在泥坑里的铲车和钢筋堆旁散落的生锈钉子,满脸焦急地说道:“张股长,你可算来了!你看看这,原预算没算到流沙层,现在每米成本多出 30 块!这可怎么办啊?”
张芳芳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蹲下身子,手指在潮湿的泥土里划出深沟,指甲缝里很快渗进了暗红的泥浆。她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说道:“陈厂长,把施工日志给我。”
三小时后,在临时工棚里,张芳芳摊开施工日志等各类数据,仔细分析着。她发现连续七天的暴雨让土方量增加了 10%,而预算里的“天气波动系数”栏竟然是空白。
张芳芳神情严肃,心中已然有了初步的应对方案。回到局里,她坐在办公桌前,把算盘打得噼啪响,开始重新核算各项数据。
这时,老王头晃着茶杯慢悠悠地走过来,见她在报表上用红笔划出三道波浪线,不禁好奇地眯起眼睛瞅着数字,说道:“丫头,你这是要干嘛?这里要加应急储备金,按总预算的 6%算?局里哪有这先例啊?”
张芳芳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边继续核算,一边翻开《基建财政管理办法》,手指点在第十一条,说道:“王师傅,您看,这里写得清清楚楚,自然灾害导致的预算调整,可启用预备费。这次连续暴雨属于自然灾害,所以增加应急储备金是有依据的。”
老王头听了,微微点头,但仍有些顾虑地说:“话是这么说,可这毕竟是新做法,领导能同意吗?”张芳芳自信地笑了笑,说道:“王师傅,我明白您的顾虑。但如果不这么做,项目后续很可能还会因为各种突发情况出现超支,到时候损失更大,我会跟领导详细说明情况的。”
窗外的雪松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张芳芳不禁想起在财经学院时,王睿教她用物理模型测算材料损耗的那个夜晚。她深知,理论知识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张芳芳决定带着测绘员重走施工路线。当他们来到青峰山隧道口时,道路湿滑,张芳芳一个不小心,脚一滑,险些摔下陡坡,膝盖重重地撞在岩石上,顿时渗出鲜血。
测绘员吓得脸色发白,连忙上前搀扶,焦急地说道:“张股长,您没事吧?这太危险了,咱们还是先回去处理伤口吧!”
张芳芳却笑着拍掉裤腿上的土,说道:“没事,正好,看看岩层结构。”说着,不顾膝盖的疼痛,蹲在裂缝前,掏出笔记本画下页岩走向。
这时,她忽然抬起头,对身后一脸担忧的陈厂长说道:“陈厂长,这里得改用混凝土支护,预算得调整。因为这种页岩结构在雨季容易出现松动,原有的支护方式无法保障隧道的安全。”
老陈望着她膝盖的伤口,心中既感动又敬佩,半晌才憋出一句,“张股长,你比我们工程师还拼。就冲你这份认真负责,我信你!”
预算调整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当张芳芳把带着泥土味的调研报告摊在局长办公桌上时,李永春局长的钢笔在“应急储备金”栏悬停许久。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在她膝盖的纱布上投下光斑。张芳芳看着局长,认真地说道:“李局长,青峰山隧道若按原方案,雨季可能塌方,那损失是预算的十倍。所以,增加应急储备金和调整支护方式是必要的。”
局长听了,微微点头,突然笑了,说道:“去年农机厂超支的窟窿,你算得比审计科还清楚。我相信你的判断,就按你说的办。但后续一定要密切关注项目进展,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一个月后,青峰山隧道顺利贯通。通车那天,张芳芳站在桥头,看着满载化肥的卡车缓缓驶过,心中满是欣慰。她突然想起毕业时王睿说的“知行合一”,此刻,她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回到局里,她的办公桌上多了盆仙人球,旁边压着张便签——是老王头的字迹:“丫头,下个月水利局的水库项目,带上我这老头子。”
黄昏时分,张芳芳路过财政局公告栏,看见自己主导的《基建预算动态管理办法》被贴在头版,红章下的日期清晰可见。
远处化肥厂的烟囱正染上晚霞,她摸了摸膝盖上的疤痕,想起在葛溪公社骑单车做计生宣传的日子,突然觉得,那些在田埂上丈量过的土地,终究以另一种方式,被她用预算报表重新经纬。
她知道,自己在财政工作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张芳芳拖着略显疲惫却满是满足的身躯回到家中。
刚一推开门,便听到儿女启轩和悦昕欢快的呼喊声:“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两个小家伙像两只活泼的小兔子,一下子扑到张芳芳的怀里。
柳母杨桂兰从里屋走了出来,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说道:“芳芳啊,今天累坏了吧,快歇着,别在厨房忙活了。”
小姑子柳依依也跟着出来,亲昵地挽着张芳芳的胳膊:“嫂子,你可算回来啦,今天工作顺不顺利呀?”
柳加林也从厨房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温暖的笑容,说道:“芳芳,今天工作怎么样?累坏了吧?快洗手吃饭,今天做了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张芳芳笑着摸了摸孩子们的头,然后起身走向厨房,一边洗手一边说道:“今天还挺有成就感的,青峰山隧道顺利贯通了,这几个月的努力没白费。”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启轩好奇地问道:“妈妈,什么是隧道呀?”
张芳芳耐心地解释道:“隧道就是在山里挖的通道,这样车子就能更方便地通过啦。就像小兔子在地里挖的洞,不过我们的隧道可要大得多呢。”
悦昕眨着大眼睛,又问:“妈妈,那你膝盖上的伤就是修隧道弄的吗?疼不疼呀?”
张芳芳温柔地看着女儿,说道:“对呀,妈妈在检查隧道的时候不小心受伤了,不过现在已经不疼啦。这是妈妈工作的一部分,为了让大家出行更方便,受点小伤没关系的。”
柳依依在一旁竖起大拇指:“嫂子,你太厉害了,我在公司就常听哥说你工作上的事儿,每次都特别佩服你。”
柳母杨桂兰夹了一块红烧肉放到张芳芳碗里,心疼地说:“芳芳啊,工作再重要也得注意身体,你要是累垮了,我们可都心疼。”
柳加林在一旁接过话:“宝宝们,妈妈很厉害吧?妈妈不仅要照顾我们,还要努力工作,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好。你们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启轩和悦昕懂事地点点头,齐声说:“我们要像妈妈一样!”
看着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模样,又看看身边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张芳芳心中满是幸福。
在工作上,她为家乡的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家庭中,有丈夫的理解支持,有柳母帮忙带孩子操持家务,还有小姑子的贴心陪伴。
这看似平凡却充实的生活,让她更加坚定了前行的步伐,去迎接未来更多的挑战与美好。
http://www.abcsee.cc/45723/1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