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回乡途中漫谈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大地,秋天便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姿态悄然降临,给这座小城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

  树叶在晨曦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秋天的秘密,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今天,是柳加林回乡下养伤的日子。张芳芳早早起身,洗漱完毕后,便一头扎进厨房准备早饭。

  她一边忙碌,一边朝着里屋喊道:“加林,你起来后,先把给咱爹妈买的布料和食品都收拾好,吃完早饭咱就去赶班车。”

  “好嘞,芳芳,我这就动手。”柳加林在屋里应了一声,赶忙找出旅行袋,将桌上那些准备带回家的东西一一装进去。

  他一边忙活,一边说道:“芳芳,你说咱爹妈看到你这次买了这么多布料回去,得乐成啥样啊。”

  张芳芳把煮好的粥端到桌上,略带愧疚地说:“老人家高兴就好。上次妈头一回来县城,啥都没顾得上看,也没买啥东西,就这么匆匆回去了。当时我这当媳妇的,确实疏忽了。”

  柳加林赶忙安慰道:“芳芳,你别往心里去。当时啥情况我清楚,咱妈就那性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她闲不住啊,家里还养着鸡鸭,又得做饭,哪能怪你呢,她肯定不会往心里去的。”

  张芳芳把做好的早点摆在桌子,接着说道:“以前都是你挣钱养家,我没什么收入。现在我开了食品店,手头宽裕些了,给爹妈买点东西也是应该的。”

  说着,她在柳加林身旁坐下,把剥好的水煮鸡蛋递到他手里,又道:“对了,我在县里开店,认识了个朋友叫孙碧云,她是个下放知青,后来招工进了县农机厂当工人。我托她,让她在沪市工作的大姐帮忙,给你买了两套中山装,一套是涤卡面料的,一套是华达呢的。”

  张芳芳看着柳加林,认真地说:“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马靠鞍。先敬罗衣后敬人,形象可是很重要的。加林,你的穿着打扮就像你的名片,你的外表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们能展现你的故事,彰显你的品味。”

  柳加林有些惊讶,说道:“芳芳,我可没你说的那么好。”

  张芳芳笑着说:“我就是要让钟志刚和黄丽丽那两人瞧瞧,他们总瞧不起乡下人。你穿上这两套衣服出去,看看谁更有气质。我发现你这人能文能武,动手能力还特别强,学啥会啥,一看就懂。”

  柳加林听着,再次为张芳芳做事周到、考虑全面而心生感动。

  一旁的小宁姑娘听到这话,赶忙凑过来,兴奋地说:“芳芳姐,这么一来,钟志刚和黄丽丽肯定气得要死。”

  张芳芳哼了一声,笑道:“气死他们才好呢,省得他们在我面前耀武扬威。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到底有多大本事。”

  尔后,她转头看向一旁的小宁,亲切地说道:“小宁啊,我打算今天陪加林回趟乡下。你也知道,加林受了伤出院在店里养伤也有一个多月了,正好趁这个机会,让他回去好好养养。”

  “而且,我还寻思着能不能在乡下弄些土特产回来卖,说不定能给店里增添些新的商机呢。”

  小宁听闻,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说道:“好呀,芳芳姐,你们回去就多安心待几天。店里的事儿你一百个放心,我肯定会尽心尽力照看好。要是真有什么事,我就打电话到你们大队部,让他们帮忙转告你们。”

  小宁的眼神中充满了热忱与担当,自告奋勇地接下了这份重任。

  “那就辛苦你啦,小宁。这次去乡下,估计得待个把星期。等事情办妥了,我就回来。加林嘛,就让他在家里多留些日子,他在家也有事儿要忙呢。”张芳芳一边说着,一边伸手轻轻拍了拍小宁的肩膀,眼神中满是感激。

  说完,她又扭头看向柳加林,温柔地说道:“加林,咱们这就准备去汽车站吧。”说着,便走向一旁,伸手去提那个装满了给公公婆婆礼物的旅行袋。

  旅行袋里,给公公婆婆精心挑选的布料整齐叠放着,还有各种吃的食品,承载着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与关怀。

  “芳芳姐,要不我送送你们?这旅行袋看着也不轻呢。”小宁关切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不用啦,小宁。没多少东西,我提得动。这时间也不早了,得赶紧去赶班车,不然就误点了。”张芳芳一边回应,一边稳稳地提起旅行袋,另一只手轻轻拉住柳加林的手,迈着轻快的步伐迈出了店门。

  “芳芳姐,加林哥,一路顺风啊!”小宁站在店门口,高高地挥着手,声音清脆响亮,在清晨的弄堂里回荡。

  张芳芳与柳加林并肩走在前往汽车站的路上,柳加林虽然左脚的石膏已经拆了,但走路还需要再用上一段时间的拐杖,他们边走边聊天。

  秋日的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丝丝凉爽,也撩动着张芳芳的发丝。

  她兴致勃勃地开口道:“加林,昨天我特意去邮电局给家里打电话啦。你也知道,咱电话只能打到大队部。你猜猜,接电话的是谁?”张芳芳微微歪着头,眼中带着一丝狡黠,像是在故意卖关子。

  “这……是谁呀?难不成是大队支书杨东山?”柳加林思索片刻,一脸好奇地猜测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确定。

  “哎哟,还真被你猜对了!你怎么一下子就想到是他呀?”张芳芳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意外与惊喜。

  柳加林笑着解释道:“他呀,平时就没啥别的爱好,有事没事就爱待在大队部。他总说,这样方便大家找他办事,要是有啥通知或者队员有困难,都能第一时间找到他。”

  “除了去镇上开会,基本上每天都在那儿守着。就这点来说,他确实挺敬业的,队员们对他这一点也都挺认可的。”柳加林一边说着,一边回忆起杨东山平时在村里忙碌的身影。

  张芳芳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没错没错。当时电话一接通,我刚报上名字,说我是加林媳妇,他一听,那态度跟以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以前他对咱这些年轻人,总觉得有些不靠谱。这次一听我打电话,语气特别热情。我请他帮忙转告咱爹妈,把床上的被褥拿出来洗洗晒晒,再把家里打扫打扫,咱们要回去住几天。”

  “他就连声应着‘好,好,好,’可痛快了。”张芳芳想起当时电话里杨东山的态度,忍不住笑了起来。

  柳加林也跟着笑了:“估计是看你现在在城里开店,有了自己的事业,对咱的看法也改变了,还有就是我救了他儿子杨明清。”

  “有可能呢。你也晓得,现在电话还没怎么普及,也就每个大队部装有一部电话。这电话啊,可是个稀罕物,不是有要紧事,大家平时都不会去用。”

  两人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汽车站。车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张芳芳对柳加林说:“加林,你在这儿等着,我去买下票。”

  说来也巧,张芳芳只是随便问了一下,“同志,有没有前面一点位置的票。”

  售票员看了看张芳芳,“你有什么人需要照顾吗?”

  张芳芳如实回答:“我老公脚受伤骨折,怕坐在后面太抖了。”

  “哦!是这样呀,这里还有两张3号4号的票可以给你,你也好坐在一起照顾他。”售票员把票递给张芳芳。

  张芳芳一手交钱,一手接过车票,连忙说了声,“同志,谢谢你!”接着转身来到柳加林跟前,把车票递给了柳加林。

  柳加林一看,“哟!这么好的位子。”

  原来,车站有个惯例:售票员通常会预留几张优质车票,用于应急。只有临近开车时,才会将这些车票拿出来发售。

  这样做是为了照顾那些真正急需赶车的人,可能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是因事急需出行的乘客,又或是其他需要特殊关照的群体。

  当张芳芳向售票员说明原因后,也就拿到了前面位置的票。

  他们跟着乘客排队检票进站,来到了开往葛溪乡镇的班车前。只见一个中年男人扛起一大麻布袋的大包菜,顺着车尾的梯子往车顶上搬。

  还有一麻袋的马蹄荸荠搁在地上,这些蔬菜是山区葛溪乡村没有的,它主要产自邻县信河镇一带,小商贩经常通过班车托运一些商品物资,做起了互通有无的买卖。

  客车顶棚的货架上站着的一位车站工作人员,胸前挂着一个口哨,正在整理乘客搬上去的大件行李和货物。

  七十年代县城通往乡镇的客车都是老式客车,车顶上装了货架,车尾部还装了梯子,方便上下装取货物。

  车顶的货架四周围栏有七八寸高,当货物装好后,再从前面往后把篷布拉起来盖上,手指般粗的绳子打花捆梆得严严实实,不怕风吹,也不怕雨淋。

  这些装在车顶的货物和大件行李每件都贴有标签,按照货物大小与重量收缴托运费。

  张芳芳和柳加林此刻已经上了客车,坐在客车前面的位子上,只见刚才那位车站的工作人员站到了车头前方,朝两旁看了看,没见有人靠近车子,便吹了一声口哨,退到一旁,指挥着发车。

  车子缓缓启动,窗外的街景逐渐向后退去,他们的回乡旅途正式开始,而关于回乡后的更多故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展开……
  http://www.abcsee.cc/45723/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