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外公的神秘遗产 >第86章 矿产图的完整解读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86章 矿产图的完整解读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振山邻里中心开业前夕,社区居委会主任带着一位考古队退休的老教授找到林墨,手里捧着一卷泛黄的牛皮纸地图。“墨墨,这是你外公林振山生前交给居委会保管的,说‘等振山超市能撑起整个社区时再拿出来’。老教授看了说像是张矿产图,我们想着开业是大事,就给你送过来了。”

  地图铺在会议桌上,约有半张桌子大小,上面用朱砂和墨线勾勒着复杂的纹路,标注着“青石岗”“芦苇荡”“老砖窑”等老地名,还有不少类似矿石符号的标记。老教授推了推眼镜:“从绘制手法看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这些符号很像矿产勘探标记,但老城区周边从无矿产记载,倒是这些地名,都是当年街坊们赖以生存的资源点。”

  赵天磊盯着地图上“青石岗”旁的三角符号,突然想起父亲提过的往事:“我爸说当年青石岗有片采石场,街坊们都去那儿捡碎石头回家垒墙。”他指着符号下方的小字,“这不是‘铁矿’的‘铁’,是‘铁锅’的‘锅’,字迹有点连笔,看着像矿产符号而已。”林墨凑近一看,果然,朱砂写的小字经岁月晕染,“锅”字的右半部分与“铁”字颇为相似。

  众人顺着这个思路解读,地图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所谓“矿产图”,竟是外公为老城区街坊绘制的“生活资源保障图”:“青石岗”标注的“锅”,是指当年采石场旁有位打铁的老匠人,能帮街坊修补锅碗瓢盆;“芦苇荡”旁的“棉”字符号,是说秋天芦苇收割后,可收集芦花做棉袄填充物,旁边还标注着“张婶家会弹棉花”;“老砖窑”附近的“陶”字,记录着那里曾有烧制陶罐的小作坊,街坊们用陶罐腌菜格外香。

  “这些不是矿产,是街坊们过日子的‘宝贝’啊。”赵老实抚摸着地图上“老砖窑”的标记,“当年我跟你外公去那里买陶罐,他特意跟老板说‘给街坊算便宜点,大家日子都不容易’,老板听了真就降了一毛钱一个。”林墨则发现,地图边缘用淡墨标注着一串人名和住址,都是当年社区里的手艺人,旁边还写着“技艺传家,可助邻里”。

  老教授由衷赞叹:“这哪里是资源图,是社区的‘人情图谱’啊。林老先生把每个街坊的特长、能提供的帮助都记下来,哪家有困难,循着地图就能找到帮手,这比任何矿产都珍贵。”他指着地图中心的“振山杂货铺”标记,那里被画成了一个太阳的形状,“这里是核心,是把所有资源和人情聚起来的地方,这才是‘振山’的真正含义——做社区的暖阳。”

  解读到最后,众人在地图右下角发现了一行隐藏的批注:“待后辈能识此图,便知振山非为利,为聚心也。若遇邻里有难,循图寻援,互帮互助,方是社区之本。”林墨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公常让她背“邻里公约”,当时只当是顺口溜,如今对照地图才明白,那些“远亲不如近邻”的教诲,早已藏在这张图里。

  “开业当天,我们就把这张图挂在邻里中心大堂最显眼的地方。”林墨当即决定,“再根据地图上的记载,重新联系当年手艺人的后代——张婶的孙子现在开了裁缝铺,我们请他来中心设个便民缝补点;打铁匠的徒弟在郊区开了五金店,我们跟他合作,给街坊提供平价维修服务。这张图的意义,不仅是解读过去,更是连接现在和未来。”

  赵天磊自告奋勇负责联系手艺人后代,他拿着地图挨家走访,每到一户就讲起外公绘制地图的初心,讲起当年的邻里情分。当他找到弹棉花的张婶孙子时,对方看着地图上奶奶的名字,激动地说:“我奶奶总说当年林爷爷帮了她很多,现在能为社区出力,是应该的。”

  开业前一天,林墨和团队按照地图的布局,在邻里中心划分出“便民服务区”“手作传承区”和“邻里议事角”。赵老实把自己种的蔬菜摆在“爱心菜架”上,旁边放着外公手札的复印件;刘胖子则在货架旁立起“溯源查询牌”,扫二维码就能看到商品的进货记录,像极了当年外公的账本。

  看着布置妥当的邻里中心,林墨再次抚摸地图上的太阳标记。她终于完整解读了外公留下的“宝藏”:所谓矿产,是邻里间的互助资源;所谓地图,是凝聚人心的纽带;而这份秘藏的真正意义,是让“振山”的精神——守护社区、温暖邻里,永远传承下去。
  http://www.abcsee.cc/45826/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