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废纸也能点灯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冰冷的电子字符像一枚淬了毒的钢钉,瞬间刺穿了奠基仪式带来的所有温热与希望。

  【xx银行】尊敬的陈景明先生,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房产(合同编号Sh2018pd-xxxxx)个人住房贷款已连续三期逾期,累计欠款及罚息共计人民币xxxxx元。

  请于三日内清偿全部欠款,否则我行将依据《借款合同》第xx条,正式启动司法拍卖程序。

  祝您生活愉快。

  “生活愉快”。

  这四个字像一句最恶毒的诅咒,在秋夜的凉风里发出幽幽的冷光。

  陈景明缓缓将手机揣回兜里,指尖的温度仿佛被那条短信全部吸走了。

  他没有去看那热闹的奠基坑,也没有回应远处村民们模糊的笑语,只是转身,一步步走回了那间如今已成为心脏的废弃锅炉房。

  屋里,王强和小林正借着一盏充电台灯的光,整理着散落的纸张。

  “回来了?”王强抬头,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景明,你听说了吗?刚才那收音机自己响了!邪门,也真他娘的提气!”

  陈景明没有笑。

  他走到那面贴满档案的墙壁前,目光扫过那些泛黄的工伤协议、超时的打卡记录、写在烟盒背面的遗言。

  他的沉默像一块巨石,压得小小的锅炉房空气都凝重起来。

  “怎么了?”王强收起了笑容,察觉到了不对劲。

  陈景明深吸一口气,转过身,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们得办个展览。”

  王强一愣:“展览?现在?风声这么紧,小周那小子一天来八趟,我们这是往枪口上撞。”

  “不是在村里办。”陈景明摇了摇头,“也不展示任何一件档案原件。”

  他看着两人疑惑的脸,一字一句地说出自己的构想:“就叫‘无声快闪展’。我们只展出空白的纸,和这些纸一模一样大小、一模一样材质的白纸。每一张白纸下面,都有一个二维码。观众必须戴上耳机,扫码,才能听到这张白纸背后,那个被隐藏起来的故事。”

  “白纸?”王强皱起了眉,“这能有人看?”

  “他们不是来看的,是来听的。更是来……照镜子的。”陈景明说。

  一直沉默的小林忽然抬起头,他那双没有焦点的眼睛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了更深的东西。

  他摸索着墙上的一张诊断书,轻声说:“还不够。应该在每一张白纸下面,都加一行盲文标签。”

  陈景明和王强都看向他。

  “让看不见的人,”小林用指腹摩挲着粗糙的墙面,一字一顿,“也能……摸到疼。”

  那一刻,王强眼中的疑虑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属于草根的疯狂与豪情。

  他一拍大腿:“我懂了!他妈的,这事儿能干!”

  他二话不说,拿起手机就冲了出去,电话里是他熟悉的吼声:“喂!老张!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天亮之前,给我搞二十块A级亚克力板,背面用最细的砂轮磨上‘此页为空’四个字,记住,是反着刻……”

  他没说出口的是,当这四个字在背面刻下,那光滑如镜的正面,映出的,将是每一个驻足于前的、参观者自己清晰的倒影。

  千里之外的上海,信衡风险评估公司的数据中心静得像一座深海墓场。

  魏承志以“核心算法年度迭代,需暂停样本库实时更新以进行压力测试”为由,大权在握地按下了那个红色的暂停键。

  整整48小时,那个庞大、冰冷、能精准计算出每一个‘个人社会价值信用模型’的系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

  他像一个最高明的窃贼,趁着夜色,将备份在秘密服务器里的“种子库”——那数百万份来自全国各地的《心跳清单》和《老墙说话》的原始音频、文本和Ip来源,尽数拷贝进一个毫不起眼的老旧U盘里。

  回家的路上,他鬼使神差地走进了24小时便利店。

  冷柜的荧光灯照得他脸色惨白。

  墙上的电视正在播放晚间新闻:“近期,上海、深圳等多地出现形式奇特的‘空白展览’,吸引大量市民围观。展品虽为空白,墙壁却被观众自发留下的便签贴满……”

  镜头推近,一张张贴在亚克力板上的便利贴密密麻麻。

  有人用红笔写着:“我不是KpI!”另一张字迹潦草:“我的痛,不该被评分。”

  魏承志的目光凝固了。

  他缓缓走到冷柜前,拿了一瓶橘子味汽水。

  那是他母亲生前最爱喝的。

  拧开瓶盖的瞬间,“刺啦”一声,橙黄色的泡沫猛地溢了出来,沾湿了他的手背,冰凉,黏腻,像极了忍了太久的眼泪。

  他没有擦,只是将那个伪装成卡通挂件的U盘,小心翼翼地塞进了母亲遗留的那个绣着一对鸳鸯的针线盒深处。

  王强的工友网络,在此刻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上海地铁换乘通道里,深圳华强北的天桥下,武汉江汉关的码头边……几乎是同一时间,二十个“空白展”如幽灵般出现。

  没有组织者,没有宣传语,只有一块块映照着路人行色匆匆脸庞的亚克力板,和一个个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二维码。

  第三天,北京国贸。

  一个穿着精致套裙、妆容一丝不苟的白领女子,在午休时路过了天桥下的展板。

  她好奇地扫了一个码,戴上耳机。

  耳机里传来一个年轻母亲压抑到极致的崩溃哭喊:“……我求求你了,你睡一会儿吧,就一小会儿,妈妈真的要撑不住了……”

  女子的身体猛地一僵,眼圈瞬间红了。

  她想起了昨夜,自己也是这样,抱着发烧啼哭的孩子,在无人的客厅里绝望地走了一整夜。

  下一秒,她做出了一个让所有路人都惊愕的举动。

  她从脖子上扯下那张象征着身份与价值的工牌,用尽全身力气,将它撕成两半,然后狠狠地贴在了那块映出她含泪双眼的亚克力板上。

  “今天,老娘也‘无效’一回!”她哑着嗓子低吼。

  这张照片在半小时内疯传网络。

  #我们不是数字#的话题,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冲上了热搜榜首。

  风暴眼中心的陈家村,却异常平静。

  小周警员又一次接到了上级指令,前来“取证”。

  他对着那些空无一物的白纸和二维码拍了照,程序性地记录在案。

  临走前,他鬼使神差地左右看了看,确认四下无人,掏出手机,也悄悄扫了一个码。

  耳机里,是一个粗粝的、带着浓重乡音的男声,在嘈杂的工地下,偷偷对着手机话筒说:“娘,我想你了……我在这边,都挺好的。”

  小周闭上眼,站了很久。

  回到派出所,他将刚刚拍摄的“证据”照片,拖入了回收站,点击了“永久删除”。

  县政府终于坐不住了。

  一名干部被派来约谈李娟,措辞严厉,称“此类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民间活动必须立即停止”。

  李娟没有争辩,也没有反驳。

  她只是打开手机,播放了一段新的录音。

  那是她在村小课堂上录下的。

  十个孩子用稚嫩的声音,七嘴八舌地齐声说着:“老师,我爸爸也半夜叹气。”“我妈妈说她不想活了。”“他们以为我睡着了……”

  稚嫩的童声像一把最柔软的利刃,刺破了官员所有公式化的说辞。

  他沉默地听完,一言不发地起身,离开了。

  三天后,一封盖着红章的公函送到了村委会——县文化馆正式邀请“失落名字档案展”入驻,并承诺提供专业场地与基础运维资金。

  胜利来得如此突然,却又在情理之中。

  李娟没有立刻答应。

  她把所有村民召集到那片刚奠基的新校舍空地上,开了一场投票会。

  最终的决议全票通过:“可以进馆,但锅炉房必须保留——那是我们的根。”

  深秋的夜,锅炉房里燃起了篝火,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众人围着火堆烤着红薯,焦糖的香气和泥土的气息混在一起,温暖而踏实。

  “你们听……”一直安静地用手指感受着火光温度的小林忽然抬头,“墙……又在响了。”

  所有人瞬间屏息。

  果然,一阵细微的、如同春蚕食叶的刮擦声,从那面档案墙背后传来。

  陈景明第一个站起身,走过去。

  这一次,墙面上浮现的不再是冰冷的青色数据。

  一行行彩色的、如同极光般流动的文字,温暖而柔软地亮了起来。

  【谢谢你记得我。】

  【原来……我可以哭吗?】

  【我还活着。】

  【……】

  微光持续了近十分钟,渐渐隐去,仿佛一场温柔的梦。

  陈景明拿出手机,屏幕上,《心跳清单》那个匿名网站的后台播放量,刚刚跳过了“”的数字。

  最新一条评论,来自一个Id:“魏某人”。

  评论只有一句话:“也许,清零之前,该先清算。”

  陈景明收起手机,抬头望向窗外漫天的星斗。

  远处,一列晚点的绿皮火车正轰隆隆地穿过沉睡的麦田,车厢窗口透出一点点微光,映出无数张低头看着手机的脸。

  也许,他们都在读着同一段话:“哥,你说等我好了,就带我去上海看灯。”

  他收回目光,轻声对自己说:“废纸也能点灯,只要有人肯燃。”

  夜深了,锅炉房的炭火渐渐熄灭,但有些东西,才刚刚开始被照亮。

  李娟站起身,开始着手整理今天下午村民们新送来的一批捐赠物,那里面混杂着旧书、老照片,以及一些她还来不及细看的小物件。
  http://www.abcsee.cc/45845/3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