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赵立春心腹动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深夜的区政府大楼寂静如渊,走廊尽头一盏应急灯微微闪烁,映照出孙连城办公室门缝里透出的一线微光。

  他坐在办公桌前,指尖轻敲桌面,

  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那段被标注为“异常”的监控日志上,0.8秒的中断,

  不长,却足以让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完成一次无声的穿行。

  门锁那声轻响,并非错觉。

  他已调取加密云盘中的原始备份,确认了这一点。

  安保系统未报警,日志表面无痕,但数据底层存在极细微的时间戳跳跃。

  这种手法,绝非普通技术人员所能掌握。

  是试探?

  还是入侵的开端?

  答案很快浮现。

  财政局的小张昨夜悄悄传来消息:

  市委办公厅近期新增一名“政策协调专员”,

  入驻档案科,姓名未录系统,权限却高得反常,可调阅副厅级以上干部任免关联文件,且无需签批。

  孙连城眉头微蹙。

  他知道这个人,赵立群,政研室副处长,汉东政法学院出身,与高育良同门,

  曾执笔多项赵立春主政时期的“改革试点”方案。

  表面清廉寡言,实则笔锋藏刃,业内人称“纸上刀客”。

  他曾参与清理旧账运动,手段隐蔽而精准,专断证据链,不留活口。

  如今此人突然现身京州档案科,名义上协助文书归档,实则……

  怕是冲着丁义珍的土地审批原始卷宗而来。

  孙连城起身踱步,脑海中迅速推演对方行动轨迹。

  若赵立群只为监视自己,大可不必深入档案系统;

  唯有切断资金流向的关键凭证,才能真正遏制调查推进。

  而2008至2012年间的土地案卷,正是眼下追查的核心。

  他当即拨通信息科负责人电话:

  “启动三级留痕机制,

  所有涉及该时段土地档案的操作,无论查阅、打印或传输,必须自动同步至独立服务器,并触发预警。”

  电话挂断后,他又通过陈岩石的老关系联络市国土局一位退休档案员。

  对方证实:

  前晚深夜,赵立群曾单独约见他,在一间偏僻茶馆密谈近四十分钟,内容不明,

  但对方反复询问丁义珍当年经手的几块储备用地归档细节。

  孙连城心中已然明了:这不是调查,是清场。

  赵立春终于出手了。

  这位曾经的省委常委、现任虽退居二线却余威犹存的政坛老人,没有亲自登场,而是派出心腹悄然入局。

  此举意味深长,既避开了明面干预的嫌疑,又以体制内最熟悉的规则缝隙完成渗透。

  这不再是某个官员的个人腐败问题,而是上升到了“体制护盘”的层级。

  他坐回桌前,取出一份空白文件,标题写下《关于当前重点项目审查环境的风险评估(内部备忘)》。

  笔尖缓缓滑动,字字凝重:

  “干扰源已超越个体违纪范畴,呈现出组织化、预判性特征。

  其行动节奏与高层意志高度契合,具备跨部门协同能力。

  初步判断,外部力量已通过合规流程实现隐性控权,建议启动非常规监督响应机制。”

  写毕,他将副本装入特制信封,加盖双重暗码,交由专线送往季昌明手中。

  唯有监察系统的独立介入,才能打破这场在规则阴影下进行的围猎。

  随后,他拨通李达康办公室电话。

  “您好,孙区长。”接线员语气平稳,“李书记正在开会,暂不接待。”

  通话即将结束的瞬间,背景中传来一声极轻微的纸张翻动声,干燥、清脆,带着特有的纤维摩擦感。

  孙连城瞳孔微缩。

  那是他昨日亲手打印的《近年重点工程讲话汇编》所用的特种防伪纸。

  全市仅区政府和市委机要室配备该型号打印机。

  李达康在听。

  但他选择不见。

  电话挂断,室内重归寂静。

  孙连城缓缓靠向椅背,眼神沉静如水。风暴尚未降临,棋局却早已换人执子。

  他打开抽屉,取出第三份加密文档,钢笔轻点纸面,开始逐字修订。

  灯光映照下,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一座不动的山。

  窗外,夜色正浓。
  http://www.abcsee.cc/45872/1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