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名动姑苏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从陈府出来,玄清和王婉婉已在马车上等候多时。

  苏寻衣大致讲了一遍。

  王婉婉忍不住问:寻衣,陈家这是想拉拢我们吗?

  苏寻衣点头:周家内斗,其他世家都想趁机分一杯羹。

  陈家看似清高,实则精明。

  他们不直接参与争斗,而是通过文化方面的合作来建立关系。

  王婉婉又问:那我们要站队吗?

  玄清快人一步:不必站队,但可以合作。

  陈家是书香门第,与他们交好对绯云阁对寻衣声誉有益。

  但要记住,合作可以,依附不必。

  我们要保持独立,才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立足。

  苏寻衣点点头,“不错,江南这几大世家都不简单。”

  苏寻衣看向车窗外,苏州城的街市熙熙攘攘,看似平静。

  就如同五大世家,各怀心思,而她这个外来者,已然成为各方争取的棋子。

  婉婉,玄清,我们要加快培养自己的人手了。苏寻衣目光坚定。

  在这江南之地,唯有自身强大,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书仪便带着厚礼来到客栈。

  她不仅送来了签好的契约文书,还带来了陈家的诚意——一套前朝文房四宝,加一只顶级湖笔,世上独一无二,价值连城。

  苏夫人,大清早的就打扰你休息,真是多有得罪。

  父亲昨日召集族老商议,大家都认为能与苏夫人合作是陈家之幸。

  陈书仪恭敬道,这是陈家的一点心意,还望夫人笑纳。

  苏寻衣收下礼物,淡然道:陈小姐客气了。

  合作共赢,本是美事。

  既然陈家也同意我的要求,那咱们便去过个明路吧。

  签完文书,送走陈书仪,王婉婉忍不住问:寻衣,你从哪里学来这些诗词?

  每一首都如此惊艳。

  苏寻衣笑而不答。

  她心中明白,这些中华千古绝唱在这个时空从未出现过。

  她一直以为她是穿到了明朝,结果发现有的地方统治与明代相似,有的地方确实不一样。

  连王羲之这样的书圣,他们都不曾听过。

  苏寻衣当时就猜测应该是另一个平行时空了。

  这些诗词,如今成了她最大的筹码。

  与陈家的合作,不仅能为绯云阁开辟新的财源,更能借此与书香世家建立关系,在江南站稳脚跟。

  江南文坛,因为苏寻衣的出现,即将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而这一切,都只是开始。

  “婉婉,此间事了,我们也就可以回杏花村了,出来一月有余了。

  想来娘一个人在家也想我们了,待我们再回去之时,杏花村恐怕建好大半了。

  对了,婳婳不是在药王谷吗?不如传信让她来江南玩几日?

  想来石霖大夫应该不会舍不得吧?”

  王婉婉一切都听苏寻衣做主:“是啊,许久不见婳婳了,那就让她过来玩几日,反正离得近。

  我这就去研磨。”

  王婉婉跟在苏寻衣身边,从曾经的寡妇,慢慢的变成现在绯云阁东家之一。

  学习认字,做生意,越来越好了。

  甚至还嫁给了玄清,她只希望身边的人都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陈家的书坊连夜赶工,将《侠客行》精心雕版印刷。

  陈彦虬亲自监督每一个环节,从用纸到墨色都力求完美。

  三日后的清晨,第一批诗笺正式面世。

  最先流传开的是在茶语小筑。

  陈书仪特意安排了一场赏诗会,邀请苏州文人雅士品鉴新作。

  当装裱精美的《侠客行》在茶室中展开时,满座皆惊。

  这...…

  这是何等气象!一位老儒生捧着诗笺。

  双手微颤,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此句当浮一大白。

  立即有茶客呼应:伙计,再来一杯茉莉花茶奶茶,如此豪迈诗句,一杯岂能够喝!

  很快,茶语小筑的文人墨客们都开始传抄这首诗。

  有人即兴挥毫,将诗句题在墙壁上。

  有人击节而歌,即兴谱曲吟唱。

  更有人当场临摹苏寻衣那洒脱不羁的笔法。

  诸位可知,这诗作出自何人之手?陈书仪适时发问。

  众人纷纷猜测当世名家,或者是陈家门人,却无一人猜中。

  当陈书仪揭晓作者是苏寻衣时,满堂哗然。

  竟是茶语小筑的东家?

  难怪字迹与茶语小筑三幅墨宝一脉相承。

  真乃才女,真乃才女啊!

  当日午后,《侠客行》便从茶语小筑传遍苏州文坛乃至整个江南。

  书院学堂、文人雅集、甚至青楼楚馆,处处都在传诵这首诗。

  最热闹的当数苏州各大书院。

  学子们争相传抄,将《侠客行》贴在书房墙壁,作为励志佳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大丈夫当如是也。

  我辈读书人,也当有这番豪情壮志。

  明日书院小试,我便以《侠客行》为破题。

  书院的山长们初时还担心诗句太过豪迈,恐影响学子心性。

  但见学子们因此斗志昂扬,功课反而更加用功,也就默许了。

  市井之间,《侠客行》则以另一种方式流传。

  说书人将诗句改编成评书,在茶馆酒肆讲述银鞍白马客的故事。

  歌女们谱曲吟唱,将飒沓如流星唱得婉转动听。

  就连街头孩童玩耍时,也喊着事了拂衣去相互追逐。

  最有趣的是,苏州城的马市突然生意火爆。

  许多富家公子看了银鞍照白马后,纷纷要买白马来配银鞍。

  马贩子趁机抬价,一匹白马的价格竟翻了三倍。

  都是那首诗闹的。一个马贩子笑着对同行说,明日我去进些白马来,你也赶紧。

  银匠铺的生意也突然红火。

  许多公子哥要求定制银马鞍,还要刻上飒沓如流星的字样。

  银匠们忙得不可开交,却个个喜笑颜开。

  就连绯云阁的生意也因这首诗更加红火。

  许多女子慕名而来,既要买贴身衣物,更想一睹才女风采。

  苏夫人,您那首《侠客行》真是绝了。

  能否请您在扇面上题首诗?价钱好商量!

  我家小姐想请夫人教授诗词..….
  http://www.abcsee.cc/45914/4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