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深入生活去金陵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1980年10月8日上午9点,北京市作家协会会议室里,窗户敞开着,秋阳斜斜地照进来,在深棕色的长条会议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作协党组书记老秦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回荡在略显肃静的会议室里:“同志们,时代在呼唤!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神州大地,新生活、新气象、新矛盾层出不穷!我们专业作家,不能坐在书斋里闭门造车!‘深入生活’,不是一句口号,是创作的源头活水!”他环视着在座的十几位老中青作家,目光锐利,“每个人,年底前,必须拿出至少一个月的深入生活计划!去工厂车间,去田间地头,去边防哨所,去沸腾的生活第一线!沉下去!摸到时代的脉搏,听到人民的心跳!”

  许愿坐在靠窗的位置,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粗糙的封面。老秦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涟漪。书斋?他的书斋,是南锣鼓巷那间浸润着烟火气的四合院书房。

  会议室里开始响起低低的议论声。有人提议去深圳特区,看看那个正在疯狂生长的“窗口”;有人说要去安徽凤阳,探访“大包干”的源头;还有人想去东北老工业基地,感受“阵痛”中的工人群体……各种地名和计划交织着,充满了探索未知的热情与些许的茫然。

  许愿的目光投向窗外。几片金黄的银杏叶打着旋儿飘落。一个念头,如同深埋的种子,被这“深入生活”的号角猛然唤醒,顶开了心头的土层——南京。

  应天府。明故宫。

  这个地名和意象,几乎伴随着他穿越而来,深植于灵魂深处。前世记忆里,那座曾经恢弘壮丽、象征着汉家王朝最后辉煌的宫殿群,最终在战火与时光中化为断壁残垣,深埋于现代都市之下。它像一个巨大的隐喻,关于权力、兴衰、文明的断裂与重生。而1980年的南京,这座承载着六朝烟水、十代兴亡的古都,正经历着改革开放初期特有的、新旧交织的阵痛与萌动。明故宫遗址,那片被遗忘在岁月深处的巨大空白,是否正是他寻找的、能接通历史与当下、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的独特切口?

  “小许?”旁边一位老作家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肘,“想好去哪儿了吗?看你出神半天了。”

  许愿回过神,发现会议室里安静下来,不少目光都落在他这个年轻的知名作家身上。老秦也正看着他,眼神带着询问。

  “秦书记,”许愿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很清晰,“我打算去南京。”

  “南京?”老秦有些意外,“那边…有什么特别的选题方向?”

  “我想去看看明故宫遗址。”许愿的话让会议室里响起几声轻微的议论。明故宫?一个消失了几百年的宫殿?这算什么深入生活?跟当下沸腾的现实似乎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明故宫?”老秦推了推眼镜,“那可是历史遗迹了。你的意思是…历史题材?”

  “不完全是。”许愿迎向老秦和众人疑惑的目光,努力组织着语言,既不能暴露穿越者的先知,又要表达清楚内心的冲动,“我想去看看那片遗址。看看在曾经的帝国心脏之上,今天的人们如何生活。看看历史巨大的废墟感,与当下新生的、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之间,会产生怎样的碰撞和回响。或许…能从中触摸到一些关于我们自身文化根脉和未来走向的东西。” 他的声音渐渐笃定,“历史并非尘封,它就在我们脚下,影响着我们呼吸的空气。我想去感受那种…废墟之上的生命力。”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老秦沉吟着,手指敲了敲桌面:“角度倒是独特。行!你既然有想法,就去!把历史感与现实感结合好,这本身就是个大课题!需要单位开介绍信什么的,找办公室小王。”

  散会后,叶冰如特意等在门口,递给许愿一个信封:“社里给开的介绍信,南京文联、作协、文管会都打了招呼。另外,”她压低声音,带着一丝长辈的关切,“南京不比北京,深秋湿冷,让小曼给你多带点厚衣裳。还有,一个人在外,注意安全。”

  三日后,清晨。

  北京站的巨大穹顶下,人声鼎沸,混合着蒸汽机车的汽笛声、广播喇叭的催促声和无数离别的絮语。空气里弥漫着煤烟、行李的皮革味和一种远行的躁动。

  林小曼站在月台边,眼睛像蒙了一层水汽,亮晶晶的。她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网兜,里面是洗干净的苹果、煮好的茶叶蛋、还有一饭盒她起大早包的猪肉白菜馅饺子。

  “南京湿冷,这厚毛衣我给你塞箱子最底下了,冷了记得穿。”她絮絮叨叨地叮嘱,把网兜塞到许愿手里,“茶叶蛋和饺子是热的,上车趁热吃。苹果放几天没事。”她又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袋,“这是妈让我给你的,说南京秋天风大,嗓子容易干,是胖大海和罗汉果,泡水喝。”

  许愿接过还带着她体温的小布袋,心里暖暖的,又酸酸的。他伸手替她把被风吹乱的额发别到耳后:“知道了。在家照顾好自己,练功别太拼命。有事就打电话去作协找老刘,或者给叶老师打电话。”

  “嗯。”林小曼用力点点头,努力把眼泪憋回去,嘴角扯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放心!我又不是小孩子!你安心去采你的风,写你的大文章!我等着看你笔下的南京呢!”

  “呜——!”汽笛长鸣,绿色的22型客车车厢像一条沉睡的巨龙,开始缓缓蠕动,发出沉重的金属摩擦声。

  “车要开了!快上去!”林小曼推了他一把。

  许愿拎起沉重的旅行包(里面塞满了书稿、笔记本和换洗衣物),提上网兜,最后深深看了林小曼一眼,转身快步登上车厢踏板。车门在他身后“哐当”一声关上,隔绝了站台上喧嚣的人声。

  他挤到靠窗的位置,费力地放下行李。车窗玻璃蒙着一层水汽,他赶紧用手掌擦开一片。林小曼小小的红色身影还站在原处,拼命地朝他挥手,那抹红色在灰蒙蒙的站台上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许愿也用力地挥手,直到列车加速,那抹红色越来越小,最终消失在站台的尽头和迷蒙的晨雾里。

  心头骤然空了一下,被离愁填满。他靠在硬邦邦的绿色人造革座椅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车厢里混杂着汗味、烟味、食物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列车驶出北京城,窗外的景色由灰扑扑的厂房、低矮的民居逐渐变为收割后空旷的田野、蜿蜒的河流和远处起伏的丘陵。深秋的北方大地,呈现出一种辽阔而略显萧瑟的褐黄色调。

  许愿拿出林小曼准备的铝制饭盒,打开盖子,猪肉白菜馅饺子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冲淡了车厢里的异味。他夹起一个还温热的饺子送进嘴里,熟悉的味道瞬间安抚了离家的胃,也勾起了更深切的思念。

  吃完饺子,他拿出笔记本和钢笔,拧开墨水瓶。笔尖悬在空白的纸页上,窗外飞驰而过的电线杆、村庄、河流在眼前掠过,如同流动的胶片。此行的目的地——南京,那座浸泡在历史烟水里的城市,那片深埋着帝国心脏的土地,正沿着铁轨,向他迎面撞来。
  http://www.abcsee.cc/45930/29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