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诺基亚3110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一九九七年三月三日的上海,九点整,书桌上那台电话机准时响了起来,铃声在静谧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脆。许愿走过去拿起听筒,那边传来了一个熟悉而温暖,虽略带苍老却依旧清晰干练的声音。

  “小许,是我,叶冰如。”

  “叶姐!”许愿的脸上立刻浮现出由衷的笑意,语气也轻快起来,“您这么早打电话来,吃过早饭了吗?北京这会儿天儿还凉吧,您得多穿点。”

  “吃过了吃过了,你甭操心我。”叶冰如的声音带着笑意,“我找你是正事。你写的新书《独龙江上的小学》,我看了,连夜看完的。”

  “哦?您觉得怎么样?”许愿在窗边的扶手椅上坐下,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尽管他已成名多年,但在叶冰如面前,似乎总还是当年那个在招待所里等待编辑意见的年轻作者。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像是在寻找最恰当的词汇。“好,写得真好。”叶冰如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慨,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跟你以前的《牧马人》、《钟鼓楼》那种厚重的历史感不一样,跟你写《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那种直面苦难的深沉也不同。这篇东西,文字干净得像独龙江的水,通篇没一句口号,可那股子劲儿,那种对教育、对孩子的珍视,对偏远山区老师那种近乎执拗的坚守的刻画,真是写到人心里去了。我看着稿子,眼前就跟放电影似的,那个破旧的小学校,那些眼睛亮晶晶的孩子……小许,你这支笔,真是愈老愈辣了。”

  得到这位老编辑如此高的评价,许愿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同时也涌起一阵暖流。“您能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也是去云南采风时感触太深,不吐不快。”

  “是啊,好的作品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叶冰如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复杂,“对了,小许,还有件事……昨天,秦雪来找过我了。”

  许愿微微一怔,秦雪是他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第二位责任编辑,叶冰如退休后,主要由她负责对接自己的作品。

  “她跟我道歉了,”叶冰如叹了口气,声音温和了些,“说觉得自己没当好你的责任编辑,没能完全理解你最近的创作思路和节奏。她也挺难受的。”

  许愿握着听筒,一时不知该如何接话。

  “小许啊,”叶冰如的声音更柔和了,带着长辈的关切,“你跟老姐说句实话,是不是觉得,离开我这个老婆子之后,稿子写出来,少了点当初那份……第一时间就想打电话跟我念叨念叨的冲动了?”

  这句话仿佛一下子戳中了许愿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沉默了几秒钟,终于坦诚道:“叶姐,不瞒您说,是有这种感觉。跟您打交道那些年,习惯了。不光是讨论稿子,生活里遇到什么事,也总想跟您说道说道。后来……可能是大家都忙,也可能是感觉不一样了。这次《独龙江上的小学》投给《上海文艺》,一来确实是题材上觉得他们那边可能更对口一些,二来……也真是图个方便,离家近,沟通起来快。”他特意避开了可能存在的其他复杂因素,将原因归于地理和效率。

  电话那头,叶冰如轻轻“嗯”了一声,似乎并不意外,也没有丝毫责备的意思。“我明白,我明白。时代不一样了,你们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节奏和想法。我打电话来,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你叶姐还没那么小心眼,非得把你绑在《人民文学》这一棵树上。不管稿子发在哪里,只要是好作品,能打动读者,我心里就高兴。你在上海那边一切都好?跟小龚呢?身体都还好吧?”

  “都好,都好。”许愿连忙回答,“龚雪她学校工作挺顺心,我也就是老样子,写写东西。您要多保重身体,按时体检,别太累着。”

  “知道啦,啰嗦劲儿跟老头有得一比。”叶冰如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又闲聊了几句家常,便爽快地挂了电话,自始至终,没有半句催促他以后投稿给《人民文学》的话。

  放下电话,许愿在窗前站了许久。叶冰如的理解与豁达,让他既感动又有些怅然。那个依靠书信和固定电话维系深厚情谊的文学时代,似乎正随着这越江而来的电波,悄然发生着变化。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那个像半块砖头似的模拟信号“大哥大”。这笨重的家伙曾是身份的象征,如今却显得有些落伍。他决定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也来个“升级”。

  下午,许愿去了南京东路上的百货公司。在通讯器材柜台,他被一款新上市的诺基亚3110手机吸引住了。流线型的浅灰色机身,小巧玲珑,可以轻松握在掌心,绿色的屏幕显示清晰,尤其是那个经典的“贪吃蛇”游戏,更是让他觉得新奇。他几乎没怎么犹豫,就买下了两台,一台给自己,一台给妻子龚雪。揣着这轻便的新手机走出商场,他感觉和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的联系,仿佛也紧密、轻快了许多。

  回到家,他把手机送给龚雪。龚雪拿着小巧的诺基亚,翻来覆去地看,脸上满是惊喜:“这么小?比你这块‘砖头’可强多了!” 夫妻俩研究了好一会儿怎么换电池、怎么存号码,书房里充满了轻松的笑语。

  送走龚雪去学校后,书房重归宁静。许愿在书桌前坐下,拧开那支跟随他多年的英雄牌钢笔的笔帽,吸饱了蓝黑墨水,然后铺开一沓崭新的四百字绿格稿纸。笔尖在纸面上方悬停片刻,随即落下,沙沙的书写声再次响起。这一次,他投入的是另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查理九世》系列。他的笔下游走的不再是沉重的历史或苦难的现实,而是奇幻的冒险:第七册《青铜地宫的献礼》、第八册《秘境森林》、第九册《羽蛇神的黄金眼》、第十册《最后的古寺神佛》。孩子们的探险故事在他笔下栩栩如生,仿佛是对他自己内心那份永不磨灭的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的释放。

  第二天,三月四日晚上八点,许愿正在书房梳理《秘境森林》的大纲,新买的诺基亚3110响起了清脆的铃声。他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一长串国际号码。

  “许!是我,克里斯托弗!” 听筒里传来一个热情洋溢、语速很快的英式英语男声。

  “晚上好,克里斯托弗。”许愿用流利的英语回应,脸上露出了笑容,“伦敦现在是中午吧?你这个时间打电话,一定有好消息。”

  “当然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克里斯托弗的声音透着兴奋,“你的《查理九世》第二册,《恐怖的巫女面具》,上周正式上市了!你猜怎么样?卖疯了!简直像一场风暴!几乎每个路过书店的孩子手里都会拿上一本,学校的操场上都在讨论墨多多和尧婷婷!出版商乐得合不拢嘴,催稿的信件和电话都快把我的办公室淹没了!”

  许愿虽然对作品有信心,但听到如此热烈的市场反响,还是感到十分欣慰:“这真是个好消息,克里斯托弗,辛苦你了。”

  “辛苦?我恨不得这样的辛苦再多一些!”克里斯托弗笑道,“听着,许,你之前交给我的第三册到第六册稿子,我们已经安排好了,计划从下个月开始,以每半个月一册,最迟一个月一册的速度连续推出!我们需要保持这种热度,需要源源不断的新故事!所以,我最亲爱的朋友,你接下来的稿子写得怎么样了?第七册以后的故事,必须尽快跟上!”

  许愿走到书桌前,看着稿纸上已经写好的几个书名,从容地回答:“放心吧,克里斯托弗。第七册《青铜地宫的献礼》初稿已经完成,我正在修改。第八册《秘境森林》的大纲很扎实,第九册《羽蛇神的黄金眼》和第十册《最后的古寺神佛》的核心构思也已经成熟。我会尽快把后续稿子整理好发给你。”

  “太棒了!我就知道你不会让我失望!”克里斯托弗长舒一口气,“许,你简直是个宝藏!保持这个速度!你写完后直接发我传真或者电子邮件,这边排版、印刷、宣传的流程都需要时间,我们必须无缝衔接,让‘查理九世’的热度持续燃烧整个学年!孩子们等不及要看到他们的新冒险了!”

  “我明白。我会安排好时间。”许愿肯定地回答。

  又聊了几句关于版税结算和后续宣传的细节后,通话在克里斯托弗一连串的“保持联系”、“尽快交稿”的叮嘱中结束。

  放下手机,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但许愿的心潮却难以平复。隔着千山万水,来自伦敦市场的热烈反馈,让他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笔下的故事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传播着,影响着地球另一端的无数小读者。
  http://www.abcsee.cc/45930/4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