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以退为进的锋芒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书房里的檀香燃得正浓,将赵珩眼底的情绪掩得严严实实。刘嬷嬷哭得更凶了,捶着地面喊:“反了!反了!这贱婢竟敢质疑老奴!殿下,她定是怕了,才胡言乱语!”
苏璃却没看她,只是望着赵珩,语气平静得像在说别人的事:“嬷嬷说奴婢偷密报,敢问是哪份密报?何时发现丢失的?文书房的钥匙只有奴婢与周公公各持一把,昨夜张公公值夜,全程未曾离开,嬷嬷若不信,可传他们对质。”
她语速不快,却条理分明,每一个字都像敲在实处,让刘嬷嬷的哭喊渐渐弱了下去。
赵珩放下书卷,指尖在榻边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轻响:“刘嬷嬷,她说的可属实?”
刘嬷嬷的脸色白了,眼神闪烁:“老……老奴只是听底下人说,见她昨日在密报架前逗留许久……”
“逗留不等于偷窃。”苏璃立刻接话,“昨日整理去年的《起居注》,密报架与起居注架相邻,奴婢难免会靠近。倒是嬷嬷,今日一早便召奴婢去您院里,还让婆子动手掌嘴,此事张公公的徒弟也看见了,是否也算人证?”
她没有直接指责刘嬷嬷挟私报复,却把前因后果摆得明明白白——若不是刘嬷嬷先动了私刑,何至于有此刻的诬陷?
刘嬷嬷被堵得说不出话,嘴唇哆嗦着,最后只能瘫坐在地上,望着赵珩哭:“殿下……老奴是看着您长大的啊……”
这是在打感情牌了。苏璃暗自握紧了拳。她知道,刘嬷嬷是先皇后的人,赵珩再冷硬,多少会念及几分旧情。
赵珩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最终落在刘嬷嬷身上,声音听不出喜怒:“刘嬷嬷,你在东宫当差多少年了?”
刘嬷嬷一愣,连忙回道:“回殿下,三十七年了。从先皇后嫁入东宫起,老奴就跟着了。”
“三十七年……”赵珩重复了一遍,语气里带着几分怅然,“确实很久了。”他顿了顿,忽然提高声音,“但东宫的规矩,你比谁都清楚!仅凭一句‘听说’,就诬陷掌书宫女偷密报,还私自动刑,是谁给你的胆子?”
最后一句话带着雷霆之怒,刘嬷嬷吓得瘫倒在地,面如死灰。
苏璃心里微松,却没敢放松警惕。她知道,赵珩的怒火,未必全是为了她。
“殿下息怒!”周太监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躬身道,“刘嬷嬷许是老糊涂了,念在她侍奉先皇后多年的份上,还请殿下从轻发落。”
赵珩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的怒意已散,只剩下冰冷的决断:“刘嬷嬷,你年纪大了,不适合再管东宫琐事。即日起,迁居西跨院静养,除了贴身伺候的宫女,不得再插手任何事。”
这是变相的软禁。
刘嬷嬷浑身一颤,张了张嘴,却没敢再说什么,只是被两个小太监架着,失魂落魄地走了。经过苏璃身边时,她怨毒地瞪了一眼,那眼神像淬了毒的针。
苏璃面不改色,目送她离开。她知道,这事还没完。西跨院再偏,刘嬷嬷经营东宫三十七年,总有忠心的旧部,往后的暗箭,怕是少不了。
“你过来。”赵珩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璃走上前,在他面前站定。
“今日之事,你觉得委屈?”赵珩看着她,目光锐利。
“不委屈。”苏璃低头,“能在殿下跟前自证清白,是奴婢的福气。”
“福气?”赵珩轻笑一声,“若朕今日偏信了刘嬷嬷,你此刻已是阶下囚。”
“殿下不会。”苏璃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语气笃定,“殿下是明君,断不会凭一面之词定人罪名。何况……”她顿了顿,“奴婢还有用。”
赵珩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她的直白:“哦?你有什么用?”
“奴婢能看懂文书里的人心。”苏璃缓缓道,“就像方才,刘嬷嬷哭诉时,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那是心虚;她说‘看着您长大’时,眼神飘向窗外,那是在想退路。这些细微之处,或许能帮殿下看清更多事。”
这是她的筹码。她不能只做被动等待的棋子,要主动让赵珩看到她的价值——一种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
赵珩的眼神深了几分,沉默片刻,忽然道:“你昨日整理的《起居注》,看到了什么?”
苏璃心头一紧,果然来了。她斟酌着开口:“看到去年深秋,殿下去过碎玉轩三次。”
“然后呢?”
“然后……”苏璃故意停顿,观察着赵珩的神色,“奴婢斗胆猜测,那时陛下病重,丽贵妃的母家手握兵权,殿下前去,是为了稳住他们。”
赵珩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是端起茶盏抿了一口:“你倒是敢想。”
“不敢。”苏璃垂下眼,“只是觉得,殿下做任何事,都有深意。”
这句话说得恰到好处,既捧了赵珩,又没显得谄媚。
赵珩放下茶盏,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你在碎玉轩待了多久?”
“半年。”
“可知丽贵妃的软肋是什么?”
苏璃的心猛地一跳。这是在考她,也是在给她机会。她想起在碎玉轩时,丽贵妃最宝贝的那只雪白的波斯猫,每日亲自喂食,连翠儿都碰不得。还有一次,母家送来的一支玉簪断了,她哭了整整半日。
“是她的母家和……那些她放在心尖上的小东西。”苏璃谨慎地措辞,“丽贵妃看似张扬,实则极重脸面,更怕母家失势。”
赵珩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只是挥了挥手:“下去吧,把《起居注》整理好。”
“是。”苏璃躬身退下。
走出书房,阳光落在身上,竟有些发烫。她抬手摸了摸额头,才发现手心全是汗。刚才那番对话,每一步都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但她赌赢了。赵珩不仅没有因她窥探往事而发怒,反而似乎……认可了她的观点。
回到文书房,周太监正在等她,见她平安回来,松了口气:“姑娘,以后做事要更小心了。刘嬷嬷虽被禁足,但她的干儿子是御膳房的管事,往后你的饮食……”
“我明白。”苏璃点头,“多谢公公提醒。”
周太监叹了口气:“殿下这步棋,走得真险。”
苏璃看向他:“公公觉得,殿下是为了什么?”
“为了平衡。”周太监低声道,“东宫需要新人,打破旧人的盘根错节。但新人不能太蠢,也不能太听话。你……恰好合适。”
苏璃沉默了。原来她不仅是棋子,还是赵珩用来搅动东宫浑水的石子。
她重新坐下,翻开《起居注》,却没再看去年的内容,而是翻到了最近。上面记录着赵珩每日都会去给太后请安,风雨无阻。
太后是皇帝的生母,与先皇后关系疏远,一向不怎么喜欢赵珩。他如此殷勤,想必也是为了权力平衡。
苏璃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太后”二字,又画了个圈。她知道,这又是一个需要琢磨的人物。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文书房的烛火再次亮起。苏璃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忽然觉得,这深宫就像一本摊开的书,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字,看似独立,实则早已被无形的线连在一起,组成了权谋与生存的篇章。
而她,苏璃,正从书末不起眼的注脚,一步步往正文里走。
夜色渐深,她整理完最后一份文书,正要吹灯歇息,却见张公公端着夜宵进来,神色有些古怪:“姑娘,这是御膳房送来的莲子羹,说是给你补身子的。”
苏璃看着那碗莲子羹,汤色清亮,还飘着几朵桂花。她想起周太监的话,指尖在碗沿轻轻碰了一下,冰凉的。
“张公公,”她忽然笑了,“我今日胃不舒服,这羹就请公公享用吧。”
张公公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连忙摆手:“姑娘的赏赐,老奴不敢。”
“公公客气了。”苏璃将碗推过去,“就当是谢公公昨夜的姜汤了。”
张公公犹豫片刻,还是接了过去,转身时,脚步有些慌乱。
苏璃看着他的背影,眼底的笑意淡去。
刘嬷嬷的动作,倒是快。
她走到窗边,望着西跨院的方向,那里一片漆黑,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但苏璃知道,黑暗里,正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她。
她深吸一口气,关上了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她的登天阶,从来都不是坦途。但只要她足够冷静,足够敏锐,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烛火摇曳,映着她坚定的侧脸。文书房的暗流,才刚刚开始涌动。
http://www.abcsee.cc/45975/1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