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故人旧事与未凉的初心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张显的府邸在城南,是皇帝特批的宅院,虽不奢华,却也雅致。苏璃跟着赵珩走进正厅时,张显正坐在窗边晒太阳,身上盖着厚厚的锦毯,脸色虽仍苍白,精神却好了许多。“殿下,苏姑娘。”张显挣扎着要起身,被赵珩按住。
“张舅舅不必多礼。”赵珩扶他坐稳,“身子刚好,好生歇着。”
苏璃将带来的补品放在桌上,轻声道:“听闻大人醒了,特来探望。”
张显看着她,眼神温和:“劳苏姑娘挂心了。说来惭愧,我这把老骨头,反倒让你们担心了。”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璃身上,“早就听殿下说,找到当年那个小丫头了,今日一见,果然是个好孩子。”
苏璃的脸颊微红:“大人谬赞了。”
“不是谬赞。”张显摇头,语气带着感慨,“当年你娘在浣衣局当差,性子最是温和,却也最有骨气。皇后常说,她绣的凤袍,针脚里都透着韧劲儿。”
提到母亲,苏璃的心头一暖:“母亲也常念叨皇后娘娘,说娘娘待她恩重如山。”
“皇后就是心善。”张显的眼神飘向远处,像是陷入了回忆,“那时候宫里的宫女太监,谁没受过她的恩惠?可也正因如此,才被那些心术不正的人记恨。”
他叹了口气,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香囊,递给苏璃:“这是皇后当年给你的,说是你生辰时忘了送,后来想给你,却听说你们搬走了。我一直替她收着,想着总有一天能交到你手上。”
苏璃接过香囊,入手柔软,绣着一朵小小的玉兰花,针脚细密,正是先皇后的笔迹。她放在鼻尖轻嗅,仿佛还能闻到淡淡的兰花香,眼眶瞬间红了。
“皇后说,这孩子眼睛亮,心也纯,将来定是个有福气的。”张显看着她,“如今看来,她果然没说错。”
赵珩坐在一旁,看着苏璃握着香囊的样子,眼底泛起温柔。原来母亲早就为他们埋下了这么多伏笔,那些失散的时光,从未真正隔断过彼此的缘分。
“张舅舅,”赵珩轻声道,“您还知道哪些关于母亲的旧事?我想多听听。”
张显笑了笑:“多着呢。皇后年轻时最爱在坤宁宫的桃树下看书,说是‘桃花映字,墨也香’。她还亲手酿桃花酒,说要等你大婚时拿出来……”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从先皇后的喜好到她处理宫务的智慧,从她对赵珩的疼爱到她对朝臣的体恤,一个鲜活生动的形象渐渐在苏璃眼前清晰起来——不是史书上冰冷的“孝贤纯皇后”,而是一个爱花、爱笑、有血有肉的女子。
“皇后常说,做君主,先做人人。”张显的语气忽然严肃起来,“她说权力是双刃剑,能护佑万民,也能吞噬人心。她总担心你将来登基后,会被权力迷了眼,忘了初心。”
赵珩的神色凝重起来,郑重点头:“儿臣记得。”
“苏姑娘,”张显看向苏璃,眼神恳切,“殿下性子刚,有时难免急躁,往后……还望你多劝劝他。”
苏璃握紧手中的香囊,认真道:“大人放心,我会的。”她知道,这不仅是张显的嘱托,更是先皇后未说出口的期望。
离开张府时,阳光正好,雪后的天空蓝得像一块剔透的宝石。苏璃捏着那个玉兰香囊,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那是一份跨越了时光的信任,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想什么?”赵珩见她走神,轻声问道。
“在想皇后娘娘。”苏璃抬头看他,“她一定是个很好的人。”
“嗯。”赵珩点头,眼底带着怀念,“她总说,人这一辈子,能守住初心最难。”
苏璃想起张显的话,忽然道:“殿下,等我们大婚之后,去坤宁宫的桃树下,喝皇后娘娘酿的桃花酒吧。”
赵珩的脚步顿了顿,随即笑了,眼底的暖意几乎要溢出来:“好。”
回到东宫时,秦风正在门口等候,手里拿着一封加急密报:“殿下,江南传来好消息!沈画师醒了!”
苏璃心里一松,连忙问道:“真的?他怎么样了?”
“已经能说话了,就是身子还虚。”秦风笑着说,“镇北将军抓住了暗算他的凶手,供出了王大人在江南的所有党羽,现在正在逐一清剿。”
“太好了。”苏璃由衷地高兴。沈文不仅是他们的朋友,更是因他们而涉险,他能平安,比什么都好。
赵珩接过密报,看完后递给苏璃:“沈文说,等他好了,要画一幅《坤宁春意图》,把皇后娘娘当年在桃树下看书的样子画下来。”
苏璃看着密报上沈文歪歪扭扭的字迹,想象着那幅画的样子,忽然笑了。
原来,那些善良的、温暖的初心,从未因时光流逝而冷却。先皇后的善意,沈文的正直,赵珩的坚守,还有她自己从江南一路走来的坚韧……都在这深宫的权力场里,闪着微弱却坚定的光。
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玉兰香囊上,泛着柔和的光晕。苏璃将香囊小心翼翼地收好,放在贴身的锦盒里,与那枚鸳鸯玉佩、那支梅花簪放在一起。
这些物件,承载着过往的缘分,也预示着未来的期许。
她的登天阶,从来都不是孤身一人的攀登。那些爱与信任,那些牵挂与坚守,都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
冬雪已停,春天不远。红妆可期,初心未凉。
苏璃看着窗外渐渐融化的积雪,仿佛已经闻到了来年桃花的芬芳。
http://www.abcsee.cc/45975/3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