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藩王使者与暗潮汹涌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正月十五的上元节还未到,西南靖王的使者已抵达京城。使者名叫魏严,是靖王的贴身谋士,据说此人能言善辩,手段狠辣,当年太师在江南的不少阴私勾当,都由他从中牵线。

  赵珩在东宫召见魏严时,苏璃以“协助整理文书”为由,坐在屏风后旁听。她指尖捏着一支笔,看似在记录,实则全神贯注地捕捉着魏严的每一个语气和停顿。

  “殿下近来清减了,”魏严穿着一身锦袍,笑容满面,眼神却像淬了毒的针,“王爷在西南时常念叨,说殿下年轻,朝中事务繁杂,万要保重龙体。”

  “有劳王叔挂心。”赵珩的语气平淡,指尖摩挲着茶杯的边缘,“不知王叔派魏先生来,除了贺岁,还有何要事?”

  魏严哈哈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实不相瞒,王爷听闻江南一带余孽未清,百姓不安,特奏请陛下,愿派三千精兵进京,协助殿下肃清余党,保京城安稳。”

  屏风后的苏璃心头一紧。靖王想派兵进京?这分明是想趁机安插眼线,窥探京城虚实!

  赵珩显然也看穿了他的意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多谢王叔美意,只是京城防务已有镇北将军打理,一切安好,不敢劳动西南的精兵。”

  魏严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殿下这是信不过王爷?想当年先皇后在世时,王爷与皇后情同兄妹,对殿下更是疼爱有加……”

  “魏先生不必多言。”赵珩打断他,语气转冷,“父皇身体不适,朝中事务暂由本宫打理。防务之事,本宫自有安排,就不劳王叔费心了。”

  话说到这份上,魏严也不再绕弯子,脸色沉了下来:“殿下这是要独揽大权?忘了先皇定下的‘藩王辅政’祖制了?”

  “祖制是让藩王镇守边疆,护佑万民,不是让你们干涉京畿防务。”赵珩的眼神锐利如刀,“魏先生若只是来贺岁,东宫好酒好饭招待。若是来替王叔索要兵权,那就请回吧。”

  魏严没想到赵珩如此强硬,一时语塞,半晌才咬牙道:“殿下好手段!只是不知殿下有没有想过,没了藩王的支持,您这太子之位,坐得稳吗?”

  “我的位置稳不稳,不劳王叔操心。”赵珩端起茶杯,做了个“送客”的手势,“秦风,送魏先生出去。”

  魏严狠狠瞪了赵珩一眼,拂袖而去,临走前,目光阴恻恻地扫过屏风的方向,显然察觉到了里面有人。

  苏璃在屏风后捏紧了笔,手心全是汗。这个魏严,果然来者不善。

  魏严走后,秦风进来禀报:“殿下,魏严离开东宫后,没有回驿馆,而是去了城西的一处宅院,那里住着的是……前太师的门生,王启年。”

  “王启年?”赵珩皱眉,“他不是早就辞官归隐了吗?”

  “说是归隐,实则一直在暗中联络旧部。”秦风低声道,“看来魏严这次来,是想联合太师的余党,给我们添乱。”

  苏璃走出屏风,脸色凝重:“他们肯定会在册封大典上动手脚。”

  “嗯。”赵珩点头,“魏严敢这么嚣张,定是有恃无恐。秦风,盯紧王启年和魏严的动向,他们接触过什么人,说过什么话,都一一记下来。”

  “是!”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表面平静,暗地里却暗流汹涌。魏严频繁与王启年等人接触,行踪诡秘。秦风派去的密探回报,他们似乎在密谋什么,每次见面都关起门来,连茶水都是自己带来的,防备极严。

  苏璃看着秦风送来的监视记录,总觉得心里不安。魏严和王启年都是老狐狸,绝不会做没把握的事,他们到底在策划什么?

  “会不会是想在册封大典的仪仗上动手?”苏璃猜测道,“那天人多眼杂,最容易混进刺客。”

  “我已经加派了禁军,对所有参与大典的人员进行了三次核查,应该不会有问题。”赵珩道,“而且魏严带来的人,都被我们的人盯着,插翅难飞。”

  “那他们……”

  苏璃的话还没说完,周太监匆匆跑进来,脸色发白:“殿下,苏姑娘,不好了!魏严在驿馆‘病逝’了!”

  “什么?”赵珩猛地站起来,“怎么回事?”

  “说是昨夜突发恶疾,等驿馆的人发现时,已经没气了。”周太监声音发颤,“靖王的人正在驿馆闹呢,说是……说是我们下毒害死了魏严,要请陛下做主!”

  苏璃的心脏瞬间沉到了谷底。魏严死了?这分明是栽赃陷害!靖王这是想借“害死使者”的罪名,给赵珩扣上“草菅人命”的帽子,甚至可能以此为借口,起兵逼宫!

  “走,去驿馆!”赵珩当机立断。

  驿馆外早已围满了靖王的亲兵,个个拔刀相向,与禁军对峙着,气氛剑拔弩张。靖王的副将见赵珩来了,立刻上前,指着他怒喝道:“太子!你为何要毒杀我家先生?!”

  “魏严死因未明,你怎知是本宫所为?”赵珩的声音冰冷,“让开,本宫要进去验尸。”

  “休想!我家先生死得不明不白,我们要见陛下!要为先生讨回公道!”副将寸步不让。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匆匆赶来,车帘掀开,走出的竟是张显。他虽仍虚弱,却神色坚定:“老夫是刑部尚书,奉旨前来验尸,谁敢阻拦?”

  靖王的亲兵愣住了。张显是先皇后的舅舅,又是朝中元老,威望极高,他们不敢公然违抗。

  赵珩对张显点了点头,两人一同走进魏严的房间。魏严躺在榻上,面色青紫,七窍有微量血迹,显然是中毒而亡。

  张显仔细检查了魏严的口鼻和指甲,又查看了桌上的茶杯,眉头紧锁:“是‘牵机引’,和上次害陛下的毒一样。”

  苏璃的心猛地一沉。又是“牵机引”!这分明是有人想用同样的毒,将魏严的死嫁祸给之前毒害皇帝的人,进而牵连到赵珩!

  “房间里没有打斗痕迹,门窗完好,应该是熟人作案。”张显补充道,“下毒的人,很可能是魏严信任的人。”

  赵珩的眼神冷了下来:“查!给我仔细查魏严昨夜见过谁,吃过什么,喝过什么!”

  禁军立刻行动起来,很快有了发现:“殿下,在魏严的床底下,发现了这个!”

  那是一个小小的香囊,里面装着一些黑色的粉末,正是“牵机引”的药粉。而香囊的布料,与王启年府里常用的料子一模一样!

  “王启年!”赵珩的拳头捏得咯吱作响,“好一招借刀杀人!”

  苏璃也明白了。王启年假意与魏严合作,趁其不备下毒,再将罪名嫁祸给赵珩,一石二鸟!而靖王,恐怕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计划,甚至可能是他授意的!

  “张大人,”赵珩看向张显,“请您以刑部的名义,将此事公之于众,就说魏严是被太师余党王启年所杀,意图嫁祸本宫。”

  “好。”张显点头,“老夫这就去办。”

  真相大白后,靖王的亲兵哑口无言。赵珩看着他们,冷冷道:“回去告诉靖王,安分守己,否则,魏严就是他的下场。”

  亲兵们面面相觑,最终灰溜溜地退走了。

  离开驿馆时,天色阴沉。苏璃看着赵珩紧绷的侧脸,轻声道:“靖王绝不会善罢甘休。”

  “我知道。”赵珩的声音低沉,“他想逼宫,我就给他这个机会。正好,一次性解决所有隐患。”

  册封大典在即,暗潮却愈发汹涌。苏璃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但她握紧了赵珩的手,眼神坚定。无论前路有多少荆棘,他们都会一起闯过去。

  因为他们的身后,是彼此的信任,是未凉的初心,更是无数人期盼的太平盛世。
  http://www.abcsee.cc/45975/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