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和亲暗议
推荐阅读: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重生都市仙帝
雷霆武神
叶辰夏倾月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枭宠,总裁夫人超甜的苏小鱼墨北枭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医武神龙
诸天从心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城楼上的风忽然变得刺骨。阿娇盯着刘彻,四岁孩童的脸上是她从未见过的冷静。那双眼睛深不见底,仿佛能看透人心。
“彘弟如何得知?”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异常平静。
刘彻把玩着手中的柳叶:“前日舅父与匈奴使者饮酒,彘儿在屏风后玩耍,恰巧听到。”
恰巧?阿娇心中冷笑。这般巧合,怕是精心安排。
“他们具体说了什么?”
“左贤王说,若能得汉家最尊贵的翁主为阏氏,愿永守边塞,不再南下。”刘彻抬头看她,“舅父说,堂邑翁主身份尊贵,需重金为聘。”
阿娇握紧城垛,汉白玉的冰凉透过掌心蔓延全身。原来在王信眼中,她不过是可以交易的货物。
“陛下可知此事?”
刘彻摇头:“父皇尚不知。舅父说,要先说服母妃,再由母妃向父皇进言。”
好个迂回之计。若王夫人以“为国牺牲”为名劝说,景帝难免动摇。
“姐姐不必担心。”刘彻忽然拉住她的衣袖,“彘儿不会让姐姐去匈奴的。”
阿娇低头看他:“彘弟要如何阻止?”
“彘儿自有办法。”孩子眼中闪过一丝与她年龄不符的狡黠,“但姐姐要答应彘儿一件事。”
“什么事?”
“他日若彘儿需要相助,姐姐不可推辞。”
阿娇心中警铃大作。这是要她许下承诺,绑在刘彻的战车上。
“彘弟说笑了,你还小,能需要什么相助?”
刘彻却道:“姐姐可知,栗姬虽废,其子刘荣仍是太子。而彘儿...”他顿了顿,“只是个美人所出的皇子。”
这话说得太过通透,完全不似四岁孩童。阿娇忽然想起窦太后的警告:彘儿不简单。
“彘弟志向不小。”
“非是志向,”刘彻轻声道,“是自保。在这未央宫中,不争即是死路。”
暮鼓响起,城下人群渐散。王信与匈奴使者也消失在街角。
阿娇将柳枝别在腰间:“天色已晚,该回宫了。”
“姐姐还未答应彘儿。”
阿娇俯身,与他平视:“彘弟,你可知承诺二字有多重?”
“彘儿知道。一诺千金,生死相托。”
“既然如此,”阿娇直起身,“等彘弟真正需要时,再来找姐姐吧。”
她转身下城,衣袂在晚风中翻飞。刘彻站在原处,望着她的背影,唇角微扬。
回到长乐宫,窦太后正在听宫人念边报。
“...左贤王退兵三百里,边市初开,胡汉相安...”
阿娇挥手屏退宫人,将城楼所见尽数禀报。
窦太后沉默良久,方道:“王家...果然按捺不住了...”
“外祖母,我们该如何应对?”
“将计...就计...”
“何谓将计就计?
窦太后苍老的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他们既要你和亲...便答应他们...”
阿娇愕然:“外祖母!”
“不过...”窦太后缓缓道,“要换个...和亲的人选...”
三日后,宣室殿朝会,王信果然上书,提议选翁主和亲,以固边塞。
景帝不置可否,只问群臣意见。
窦婴第一个反对:“陛下!堂邑翁主乃馆陶长公主之女,太后掌珠,岂可远嫁蛮夷?此举有损国体!”
王信辩道:“正因翁主身份尊贵,方显诚意。昔有细君公主远嫁乌孙,为国立功,青史留名...”
“左贤王岂是乌孙昆弥可比?”李广怒道,“匈奴豺狼之性,翁主若去,必受欺凌!”
双方争执不下时,一直沉默的庄青翟忽然道:“臣有一议。”
“讲。”
“和亲之策,未必非要堂邑翁主。”庄青翟道,“可择宗室女,封为公主,同样显我朝诚意。”
王信立即反对:“寻常宗室女,岂能显诚意?左贤王指名要娶窦氏外孙...”
“哦?”景帝挑眉,“爱卿如何得知左贤王指名要娶窦氏外孙?”
王信顿时语塞。他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
阿娇在帘后冷笑。这正是窦太后的计策——引蛇出洞,让王信自曝其短。
朝会不欢而散。景帝虽未立即决断,但对王信已生疑心。
当晚,阿娇依计求见景帝。
“陛下,阿娇愿往匈奴和亲。”
景帝震惊:“你...你说什么?”
“阿娇思之再三,若一人可换边塞安宁,阿娇愿往。”她垂首道,“只是...”
“只是什么?”
“阿娇听闻,左贤王暴虐,前三位阏氏皆不得善终。”阿娇抬头,眼中含泪,“阿娇死不足惜,只怕嫁过去后受尽屈辱而亡,反令匈奴更轻汉室。”
景帝动容:“朕岂能让你受这等委屈!”
“阿娇有一计,既可全两国之好,又可保汉室颜面。”
“讲。”
“可择一聪慧宗室女,假称翁主,厚嫁匈奴。再派精兵良将护送,明为送亲,实为震慑。若左贤王善待公主,则边市照常;若敢欺凌,则大军压境。”
景帝沉思良久,忽然道:“此计甚善。但...你如何得知左贤王暴虐?”
阿娇早有准备:“张沐使匈奴前,曾与阿娇详谈匈奴风土人情。这些...都是他告诉阿娇的。”
她并未说谎,只是未说全——这些是张沐密信中透露的。
景帝颔首:“张沐忠心可嘉。”
计划已定,接下来便是人选。
出乎阿娇意料,刘彻竟主动推荐一人——淮南王刘安之女刘陵。
“陵姐姐聪慧美丽,通晓诗书,必能胜任。”刘彻在景帝面前侃侃而谈,“且淮南王素有贤名,其女身份尊贵,左贤王必不会起疑。”
阿娇心中疑云丛生。刘陵此女,她前世有所耳闻,工于心计,长袖善舞。刘彻推荐她,意欲何为?
更让她意外的是,王夫人竟也赞成此议。
“陵翁主才貌双全,确是上佳人选。”王夫人温婉笑道,“且淮南地远,若能借此与朝廷亲近,也是美事一桩。”
事出反常必有妖。阿娇命人细查,果然发现端倪——刘陵之母与王夫人是远亲,且刘安近年来与赵国往来密切。
“原来如此。”馆陶公主得知后冷笑,“王氏这是要拉拢淮南王,扩充势力。”
阿娇却觉得不止如此。她想起前世刘安最后以谋反被诛,难道此时就已有了异心?
四月朔,刘陵入京。
这位淮南翁主果然名不虚传,不仅容貌秀丽,更难得的是谈吐不俗,见识过人。连窦太后见了都称赞:“此女...不凡...”
然而阿娇在她眼中看到了与刘彻相似的深沉——那不是少女该有的眼神。
更让阿娇在意的是,刘陵入京当日,就秘密会见了王信。而次日,她又去东宫拜访了太子刘荣。
“她在布局。”张沐的信适时送到,“据沐探查,刘陵与赵国、淮南皆有联系。此次和亲,恐是其父刘安与赵王的共同谋划。”
信的最后,张沐写道:“匈奴内部有变,左贤王地位不稳。若此时和亲,或可助其巩固势力。望翁主慎之。”
阿娇焚信沉思。原来这和亲背后,牵扯着这么多势力。
她忽然想起刘彻那日的承诺——“彘儿不会让姐姐去匈奴的”。
难道他早已看穿这一切?
四月中旬,和亲之事敲定。刘陵被封为“平安公主”,择日远嫁。
饯行宴上,刘陵举杯向阿娇敬酒:“久闻姐姐芳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阿娇回礼:“妹妹为国远嫁,才令人敬佩。”
“陵儿有个不情之请。”刘陵忽然道,“此去塞外,不知何时能归。临行前,想向姐姐讨个念想。”
“妹妹想要什么?”
“听闻姐姐琴艺超群,想求姐姐一曲,以慰乡思。”
众目睽睽之下,阿娇无法推辞,只得应下。
琴声起时,满座皆静。阿娇奏的是一曲《幽兰》,清越悠扬,暗含孤芳自赏之意。
刘陵凝神细听,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曲毕,她轻声道:“姐姐此曲,让陵儿想起一句诗: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阿娇心中一震。这是《淮南子》中的句子,刘陵在此引用,是在暗示什么?
宴散后,刘彻悄悄拉住阿娇:“姐姐可知刘陵为何指名要听《幽兰》?”
“为何?”
“因为这是左贤王最爱的曲子。”刘彻低声道,“她这是在向匈奴示好。”
阿娇蹙眉:“你如何得知?”
“彘儿自有消息来源。”孩子微微一笑,“姐姐现在可信彘儿了?”
阿娇看着他,忽然问:“刘陵远嫁,对谁最有利?”
“自然是对推荐她的人。”刘彻答得坦然,“彘儿在宫中势单力薄,需要助力。”
“所以你与刘陵...”
“各取所需。”刘彻截住她的话,“她得名分,彘儿得淮南王这个人情。”
如此直白的承认,反倒让阿娇不知如何接话。
刘彻忽然正色:“但彘儿对姐姐,绝无利用之心。”
“哦?”
“因为彘儿知道,真心才能换真心。”他仰头看她,眼神清澈如初,“姐姐是彘儿在这深宫中,唯一不想算计的人。”
阿娇怔住了。这一刻的刘彻,又变回了那个四岁的孩子。
是演技太过精湛,还是确有几分真心?
她分不清。
五月端阳,平安公主的车驾在万众瞩目中离开长安。送亲的队伍绵延数里,旌旗招展。
阿娇站在城楼上,望着渐行渐远的车队。
云袖低声道:“翁主,张公子有信来。”
信很短,只有一句话:“匈奴内乱将起,平安公主恐难平安。”
阿娇将信纸揉成一团。
她忽然明白,在这场和亲大戏中,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每句话都藏着机锋。
包括那个口口声声说不会算计她的刘彻。
风起,吹动她腰间柳枝。
阿娇望向未央宫的方向,目光渐冷。
既然人人都戴着面具,那她也该好好演这出戏了。
毕竟,这一世的陈阿娇,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痴情女子。
她是归来复仇的凤凰,必将在这未央宫中,燃起燎原之火。
http://www.abcsee.cc/46000/1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