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扶桑晓色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船队在海上航行了七日,风浪渐渐大了起来。这日寅时,值守的军士忽然敲响警锣,众人出舱一看,只见东北方乌云压顶,狂风卷起巨浪如墙般推来。

  “降帆!下副桅!”张沐赤脚站在舵楼,雨水打得他睁不开眼。阿娇被侍女扶着登上舵楼,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是龙吸水?”她望着远处海天相接处那道垂下的水柱,声音沉稳。

  “这风浪来得古怪。”张沐用麻绳将自己与舵轮绑在一起,“古书上说海外有归墟,莫非咱们误入了这等险境?”

  正说着,一个巨浪打来,船身猛地倾斜,海水裹着碎木涌进船舱。阿娇紧抓缆绳,忽指西南:“看那边水色!”

  老船工顺着一看,浑浊的眼睛顿时亮了:“是暖流!快转舵!”

  三十名桨手齐声呼喝,在风浪中硬生生将船头扳转。驶入那片水色微蓝的海域后,风浪果然渐缓。待天色微明,云层破开,朝阳金光洒在一片陌生的海岸线上——那里有绵延的沙滩,远处是覆盖着积雪的高山。

  “古书上说,东方有扶桑国,生着参天巨木。”阿娇轻抚栏杆,望着岸上那些高耸入云的树木,“莫非就是这里……”

  登陆时,他们遇见了脸上涂着黑彩、身穿鹿皮的土人。通译连说带比划,才知这是“纳瓦霍”部落的战士。首领先是举着石矛戒备,待见到船队带来的青铜农具和丝绸后,才允许他们在河边扎营。

  当晚,阿娇在营火旁召集各船司舵。她命随行官员展开新绘的海图,用朱笔在海岸线上点了三处:“在这里建烽火台,按长城规制。每三十里设一个驿站,配快马六匹。”

  “长公主,”老船工犹豫道,“这里离长安实在太远……”

  “当年秦始皇北逐匈奴,南征百越,设的郡县哪个不远?”阿娇取出一枚新铸的“永镇东疆”铜钱放入火中,钱文在火光中闪烁,“要让后人记得来路,先要让他们记得归处。”

  次日清晨,三艘倭国战船突然出现在海湾入口,船头飘扬的乌旗格外刺眼。这次他们不再偷袭,而是派来使者,递上一卷用汉字写的国书:

  “扶桑是神赐之地,请汉船立即离开。”

  张沐正要呵斥,阿娇按住他,对使者温言道:“请转告贵国天皇:当年徐福率童男童女东渡,在此传授耕织之法。论先后,谁才是客?”

  她转身吩咐侍从:“取先帝所赐《王会图》来。”图卷展开,绘着万国来朝的景象。“若论宗藩,贵国该执弟子礼。”

  使者脸色大变。他没想到汉室对海外诸国渊源如此熟悉,更没想到这位深宫长公主竟知道倭国祖源传说。

  待使者悻悻离去,阿娇立即升帐点将:“陈校尉带弩手守北岸高地。王司马带二百人沿河设伏。其余人准备火攻。”

  她走到沙滩蹲下,用金簪画出海湾地形:“倭船吃水浅,必趁涨潮来袭。等他们过半,用火船截断退路。”簪尖在潮汐线上重重一点,“当年赤壁之战,周瑜就是这样破曹的。”

  果然,酉时涨潮,倭船倾巢而出。谁知船队刚入海湾,上游突然漂下十艘燃满鱼油的小船。风助火势,瞬间封住退路。岸上汉军齐声呐喊,弩箭如雨点般落下。

  一场恶战持续到月上中天。当最后一面乌旗倒入海中,张沐带着缴获的倭国海图来到阿娇帐前。却见长公主还未卸甲,正就着油灯修补白天被浪打坏的司南。

  “倭人这套海图,”她把司南放在新绘的图纸上,“比我们想的要精细。”

  张沐展开倭图,倒吸一口凉气——上面不仅标着沿途岛屿、暗礁,还画着一条通往更东方大陆的航线。在航线尽头,写着几个倭文:

  “金矿之山”

  阿娇仔细看着海图,忽然手指一点:“明天去这里。”

  “殿下?这里标着暗礁……”

  “你看这海湾形如弯月,两侧必有深水航道。”她抬头望向帐外,海上明月正升,“倭人既标出此地,定是重要据点。我们要在倭国援军到来前,拿下这个港口。”

  次日船队启航时,阿娇命人在旗舰桅杆升起新制的旌旗——玄色为底,上用金线绣着北斗七星。晨光中,七颗金星与天空的北斗遥相呼应,照亮着一个正在探索世界的古老帝国。
  http://www.abcsee.cc/46000/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