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林深无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腊月里的长白山,冷得能把唾沫冻成冰碴子。我裹紧狗皮帽子,把脸往棉袄领子里缩了缩,还是觉得风像小刀子似的,往骨头缝里钻。身边的张老三扛着猎枪,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雾,没几秒就散了。

  “狗剩,你说咱这趟能摸着紫貂不?” 张老三的嗓门大,在寂静的林子里炸开来,惊得头顶的雪 “簌簌” 往下掉。我刚想回话,走在最前面的老魏突然停住脚,回头瞪了他一眼。

  “别咋呼!” 老魏的声音压得低,带着股子林子里练出来的沉劲儿,“长白山老林里的东西,耳朵比狗还尖,你这一喊,啥兽都惊跑了。”

  老魏是咱屯里最老的猎人,今年六十出头,脸上的皱纹比林子里的老树皮还深,左手少了根小指 —— 二十年前跟熊瞎子斗的时候咬掉的。他这辈子大半时间在山里过,哪块林子有啥兽,哪条沟子能避寒,门儿清。我十九岁跟着他学打猎,算起来也有三年了,可每次进深山,还是得听他的。

  张老三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把嗓门压低:“魏叔,我这不是急嘛。你看这腊月都快过一半了,家里的粮缸见底,再不弄点值钱的,开春都没米下锅。”

  这话没说错。咱靠山屯在长白山脚下,冬天除了打猎没啥营生。往年打些狍子、野猪,卖点肉钱还能混过去,可今年雪下得邪乎,连狍子的影都少见。前阵子听屯里的老王头说,他在深山里见着过紫貂的爪印 —— 紫貂那玩意儿金贵,一张皮能卖小一千,要是能逮着一只,一家子开春的嚼谷就都有了。

  “急也没用,” 老魏蹲下来,用猎刀拨开地上的雪,指给我们看,“这雪壳子厚,走的时候脚抬高点,别陷进去。前面有个废弃的地戗子,咱先歇脚,等晌午头太阳足点再往深了走。”

  地戗子是猎人在山里搭的临时窝棚,木头当架,泥巴糊墙,里面有个小土炕。我们踩着没膝的雪,深一脚浅一脚走了约莫半个钟头,终于在一片背风的柞树林里找着了那处地戗子。门是破的,用根绳子拴着,一推就 “吱呀” 响,跟哭似的。

  进去一看,里面积了层薄雪,土炕早就凉透了。老魏掏出火柴,点了堆柴火,火光照亮了棚子,也稍微驱散了点寒气。我从背包里掏出冻馒头,放在火边烤,馒头表面很快结了层硬壳,香味慢慢飘出来。

  “这老林,今冬邪性。” 老魏盯着火苗,突然开口,“刚才一路走来,连只飞龙都没见着,太静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飞龙是长白山里常见的鸟,平时就算冬天,也能听见它们扑棱翅膀的声。可今天从进山到现在,除了风吹树的 “呜呜” 声,啥活物的动静都没有,连雪压断枯枝的 “咔嚓” 声,都透着股子慌。

  张老三啃了口烤馒头,含糊不清地说:“静才好啊,说明紫貂没受惊。”

  老魏没接话,只是皱着眉,用猎刀拨了拨柴火。火苗窜了窜,映得他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我看着棚子外的雪,心里突然有点发毛 —— 这长白山的深山,就像个张着嘴的黑窟窿,等着把人吸进去。

  歇够了,我们接着往山里走。雪越下越大,一开始是小雪花,后来变成了鹅毛大雪,漫天飞舞,把树影都遮得模模糊糊。老魏走在前面,时不时停下来看地上的痕迹,走得越来越慢。

  “魏叔,咋了?” 我问。

  老魏没回头,指着地上一处雪印:“你们看,这不是兽印,也不是人脚。”

  我和张老三凑过去看。那印子比人的拳头大,五个趾头分得很开,趾甲尖得像钩子,陷在雪壳子里,边缘模糊,不像是常见的狼、熊的印子。更怪的是,印子是断断续续的,像是走路的人突然消失了似的。

  “啥玩意儿的印子?” 张老三蹲下来,用手指比了比,“咋这么怪?”

  老魏摇了摇头:“不知道。老辈人说,这深山里有不少说不清的东西,别瞎碰,咱赶紧走,找着紫貂就回撤。”

  我心里的慌劲儿又上来了,跟在老魏后面,脚步放得更轻。风刮过树梢,“呜呜” 的声像有人在哭,听得人后脖梗子发紧。

  走了一下午,太阳慢慢往西边沉,雪稍微小了点,可林子里更冷了。老魏说前面有个山坳,紫貂
  http://www.abcsee.cc/46033/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