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汤圆里的甜
推荐阅读: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女神的上门贵婿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叶凡神医小说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不败战神
贾二虎温茹玉
超能黄金瞳
陈轩邪医传承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王老汉家的厨房像个被白雾裹住的蒸笼,木柴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火光映得老汉脸颊发红。大铁锅里的水早就沸得欢腾,白胖的汤圆在沸水中翻来滚去,有的沉在锅底打个转,有的浮到水面,圆滚滚的身子裹着糖霜似的热气,咕嘟咕嘟吐着泡,把锅盖都顶得咚咚响。“当心烫着!”王老汉掀开锅盖时,热汽“腾”地涌出来,他赶紧侧过脸,用围裙擦了擦眼角的水汽,又用长柄勺搅了搅锅里的汤圆,“这芝麻馅的得多煮两分钟,不然芯子不熟;荠菜馅的是咸口,煮浮起来就能捞了。”
灶台上摆着三个青花大碗,碗边还沾着去年贴春联时蹭的红漆。王老汉用漏勺把汤圆往碗里盛,芝麻馅的装一碗,花生馅的装一碗,咸口荠菜馅的单独放,又从橱柜里摸出个小陶罐,往甜馅的碗里撒了把白糖,“我家老婆子生前总说,甜汤圆就得再撒层糖,日子才够甜。”
“来咯——”他端着三大碗汤圆走出厨房,围裙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面粉,是早上和面时蹭的。堂屋的八仙桌早就擦得锃亮,上面摆着醋瓶和小碟咸菜,供吃咸汤圆的人调味。
父亲眼疾手快地抢了个大碗,往里面拨了满满一碗,芝麻馅的占了大半,又颤巍巍地用勺子往林辰和苏晴碗里各夹了两个,自己才埋头呼噜呼噜吃起来。他牙口不好,汤圆在嘴里慢慢抿着,芝麻馅顺着嘴角流出来,沾了好几粒芝麻粒也没察觉,只顾着点头,像是在夸这汤圆比去年的更糯。
苏晴拿起勺子,轻轻戳了戳碗里的花生馅汤圆,表皮软乎乎的,稍微用力就凹下去一块。她小心地咬开个小口,滚烫的馅料“滋”地流出来,烫得她赶紧吸着气,却舍不得吐掉——甜香混着花生碎的脆,像把一整个春天的暖都包在了里面。她抬起头,正撞见林辰拿着纸巾要帮父亲擦嘴角,动作自然得像做了千百遍,父亲还不乐意地摆了摆手,又被林辰按住脑袋强行擦干净。
苏晴忍不住笑了,低头用勺子舀起汤圆慢慢吹凉,手腕上的铜钱手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和瓷碗碰撞出细碎的叮当声,像在跟着屋里的热闹打节拍。
“小林啊,”王老汉蹲在门槛上抽着烟袋,烟杆在鞋底磕了磕,“开春社区要搞个便民集市,就在街口那片空地上,说是给咱们老百姓搭个摊,不用交租金。”他吸了口烟,烟雾从鼻孔里慢慢飘出来,“你们年轻人脑子活,要不要牵头弄弄?卖点手作啥的,能赚点零花钱。”
林辰正帮父亲把汤圆掰成小块,闻言愣了一下,手里的勺子停在半空。他看向苏晴,眼里带着点询问——之前两人闲聊时,苏晴说过自己跟着奶奶学过编织,家里堆着不少编了一半的竹筐。
苏晴果然眼睛一亮,手里的勺子“当”地碰到碗沿,她赶紧捂住嘴,又兴奋地说:“我会做手工皂!薄荷味、玫瑰味的都试过,还能调颜色;编织筐也能做,小的能装首饰,大的能买菜,我妈以前教过我,说编得好能换油盐钱呢。”她越说越起劲,脸颊泛起红,“就是不知道有人买没……”
“怎么没人买?”林辰立刻接话,把掰好的汤圆推到父亲面前,“我可以负责宣传啊。之前学过点视频剪辑,拍点你做手工皂的过程,再讲讲编织筐的花样,发在社区群里,肯定有人看。”他想起去年帮社区剪的重阳节活动视频,转发量还挺高,“实在不行,咱们印点小传单,去菜市场门口发一发。”
父亲在一旁听得认真,嘴里的汤圆还没咽下去,就用力点头,又伸出手,先指了指自己,再指了指蹲在门槛上的王老汉,最后在桌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摊子,意思是“我们负责搬东西、看摊子”。王老汉被他比划得乐了,烟袋杆在手里转了个圈:“你这老爷子,倒会抢活干!行,到时候我把三轮车开来,拉货、搭架子都归我,保证把摊子支得稳稳当当。”
“那我再琢磨点新花样?”苏晴拿起手机,翻出相册里存的图片,“上次看到有人用碎布头做布偶,我针线活还行,要不试试?”图片里的小兔子布偶歪着头,眼睛用黑纽扣缝的,看着有点憨,却透着股可爱。
林辰凑过去看,笑着说:“这个好!小朋友肯定喜欢,到时候摆个‘童趣角’。”他又转头问王老汉,“大爷,您家老婆子以前不是擅长做酱菜吗?去年送我的那瓶萝卜干,我拌面条吃了整整一个月,要是能多做些,肯定抢手。”
王老汉眼睛一亮,把烟袋往腰里一别:“这主意好!她那手艺可是祖传的,当年在镇上赶集,摊前总排着队。就是……”他往灶房的方向看了一眼,声音低了些,“她走了三年,我怕记不全步骤,得翻她的老本子瞅瞅。”
“没事,”林辰递给他一个花生馅汤圆,“您慢慢试,实在记不清,咱们就少做点,权当试个水。”
父亲突然放下碗,往屋外走,回来时手里攥着个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几副竹制的小风筝骨架,竹篾削得又细又匀。他指着骨架,又指了指苏晴,意思是“让她编点彩绳缠上去,做成花风筝,小孩子准喜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爸,您这手艺藏得够深啊!”林辰惊讶地拿起一副骨架,竹篾轻得几乎没重量,却弯而不折,“这得练多少年才能弄这么匀?”父亲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又往林辰碗里塞了个汤圆,像是在说“那是”。
苏晴拿起骨架,指尖在竹篾上轻轻滑过:“我可以用彩绳编些小花缠上去,再缀点铃铛,飞起来肯定好听。”她想象着风筝在集市上空飘着,铃铛叮铃铃响,忍不住笑出了声。
王老汉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笑得皱纹堆成了花:“这不就成了!人多力量大,保准能成!”他起身往厨房走,“我再去煮一锅,得让你们吃饱了才有力气琢磨。”
灶膛里的火还旺着,汤圆的甜香混着木柴的烟火气在院子里弥漫。苏晴低头用手机记着要点,屏幕上列了长长一串:手工皂材料采购清单、编织筐尺寸规格、布偶配色方案……林辰凑过去,在“布偶”后面加了“钥匙扣”三个字:“做小点的,能挂在包上,更方便带。”
父亲在一旁没插嘴,只是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摊位的样子。他先画了个大圆圈当桌子,在旁边画了个小三角,标上“皂”,又画了个长方形,写上“筐”,最后在角落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人,手里举着风筝,大概是在示意风筝要挂在显眼处。画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什么,往圆圈旁边补了个小方块,里面点了三个点——是王老汉的酱菜坛子。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们身上,把每个人的影子都晒得暖烘烘的。苏晴手腕上的铜钱手链轻轻晃动,和林辰翻动纸张的沙沙声、父亲用树枝划地的窸窣声、王老汉在厨房搅动汤圆的勺子声,凑成了一段热热闹闹的调子。
林辰看着父亲趴在地上认真补画酱菜坛子的样子,又看了看身边眼里闪着光的苏晴,突然觉得,所谓的希望,从来都不是凭空冒出来的——是王老汉愿意把灶房让出来煮汤圆,是苏晴接得住一句“你试试”,是父亲笨手笨脚却坚持要画完摊位图,是每个人都捧着一点自己的热乎劲儿,凑成了一整个春天的甜。
锅里的汤圆又浮了起来,白胖的身子在沸水里打着转,像无数个圆滚滚的希望,在热气里慢慢胀大。王老汉的吆喝声从厨房传出来:“第二锅好咯——甜的咸的都有,不够再添!”
http://www.abcsee.cc/46115/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