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进城定居的契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夏去秋来,北京的天空变得高远而湛蓝。林向阳的“引导者”生涯因为【初级模拟推演】的获得而进入了新的阶段,他如同一个拥有了精密雷达的船长,在人际关系的海洋中航行得更加从容自信。而就在他潜心打磨自己的“技艺”时,一个更大的、关乎整个家庭未来的变化,悄然降临。
父亲林大山,凭借在军管会物资部门的踏实肯干、以及对改良煤炉(功劳虽归于集体,但作为主要推动者之一,组织上是记着的)等“小发明”的贡献,受到了上级的进一步关注和赏识。加上他本身是老党员,历史清白,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扫盲班毕业),在新中国百废待兴、亟需大量建设干部的时刻,他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
一纸调令,落在了林大山的办公桌上——他被正式调任到新成立的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局(注:此处为虚构部门,便于剧情展开),担任一名科级干部。虽然级别不高,但意味着他从一个临时性的军管机构,进入到了正式的市政府序列,工作更加稳定,前途也更加明朗。
消息传回林家屯,整个家庭都沸腾了!
这意味着,他们林家,真正在城里扎下根了!不再是借调,不再是临时安置,而是有了正式的、体面的工作和组织关系!
喜悦过后,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摆在了面前——住房。
之前林大山和林向阳住的那间军管会家属院的东厢房,是临时分配,条件简陋,而且面积太小,根本无法容纳即将从农村迁来的李秀兰、林向军和林向红。
组织上考虑到林大山的实际情况和贡献,给出了几个住房选择方案。有的是在新建的干部楼里分配一个两居室,虽然面积不大,但设施相对较新,邻居也多是机关干部,环境单纯。有的是在稍远些的区域,提供一个独门独户的小院,虽然旧些,但空间宽敞,更符合农村来的李秀兰的生活习惯。
林大山拿着几个备选地址回到家里(指城里那间小屋),和李秀兰、林向阳一起商量。
“我觉得干部楼挺好,”林大山倾向于第一个选择,“邻居都是同志,互相有个照应,离我单位也近。就是面积小点,可能有点挤。”
李秀兰看着干部楼的地址,有些向往,又有些怯生生的。她对城里那种单元楼的生活感到陌生和一丝畏惧。
林向阳则拿着另一个地址,目光微微闪烁。那个地址上写着的街道名称,离南锣鼓巷只有两条胡同的距离!那是一个据说原主人南下、被政府接收后重新分配的小院,虽然只有三间北房和一个小小院落,但独门独户,颇为清净。
他的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跳动。
离南锣鼓巷只有两条胡同!这意味着,他与那个“舞台”的物理距离将被无限拉近!观察、接触、甚至……“引导”,都将变得无比方便!
他几乎立刻就在心中启动了【初级模拟推演】。
**目标:选择离南锣鼓巷近的小院作为新家。**
**输入信息:父亲工作需要稳定邻居环境(干部楼更优);母亲习惯农村院落生活(小院更适);自身“观察引导”需求(小院更利);妹妹年龄小需要活动空间(小院更佳);哥哥未来去向未定(暂不考虑)。**
**推演开始……**
轻微的疲惫感袭来,脑海中迅速浮现几条路径:
【路径一:坚持选择小院。父亲可能略有疑虑,但母亲会支持,最终成功。概率:70%】
(结果:家庭居住舒适度提升,自身行动便利性大增,利于长期观察引导。潜在风险:邻居成分可能复杂,需更加谨慎。)
【路径二:选择干部楼。父亲满意,母亲需适应,自身行动受限。概率:25%】
(结果:家庭生活更“正规”,邻居关系简单安全。弊端:远离目标区域,观察引导难度增加。)
【路径三:暂不决定,继续等待。概率:5%】
(结果:可能错过此次分配机会,家庭团聚延迟。)
推演结果清晰无比!选择小院,利大于弊!成功率也很高!
林向阳收敛心神,抬起头,看向父母,用一种符合他年龄的、带着点憧憬的语气说道:
“爹,娘,我觉得……这个小院挺好的。”
林大山和李秀兰都看向他。
“干部楼听着是好,可咱家人口多,向红还小,
http://www.abcsee.cc/46227/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