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省城风云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省城,苏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那栋庄严肃穆的大楼,在李鸣风眼中,此刻更像是一座壁垒森严的堡垒。空气中弥漫着文件、茶水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感。他和郑卫国已经在这里“蹲守”了两天,只为争取将“北洼子”棚改项目挤进省级城市更新试点项目库,拿到那笔至关重要的专项资金。然而,进展远比预想的艰难。负责审核的固定资产投资处副处长张明,一个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中年男人,态度客气而疏离。他翻看着榆林县提交的厚厚一摞申报材料,眉头微蹙:
“郑县长,李书记,你们县里这份申报材料,准备得很用心,情况也说得比较清楚。‘北洼子’的问题确实很典型,也很紧迫。”
郑卫国心中一喜,刚想接话,张明话锋一转:“但是,难点也在这里。你们这个项目,产权问题太复杂了!合法有证房、历史遗留无证房、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甚至还有违章建筑……各种性质混杂在一起。省里对试点项目的要求,首要的就是产权清晰、操作规范、风险可控!你们这‘一团乱麻’,怎么保证改造过程中不出问题?怎么保证补偿安置的公平性?万一引发群体性事件,谁来负责?”
他放下材料,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语气带着公事公办的程式化:“而且,你们提出的‘捆绑开发’模式,想法是好的,但涉及到土地性质变更、规划调整、利益平衡,操作起来非常敏感复杂。没有成熟的经验和强有力的监管,很容易出纰漏,甚至滋生腐败。省里对试点项目的选择,是非常慎重的,宁缺毋滥啊。”
“张处长!”李鸣风忍不住开口,语气诚恳而急切,“产权问题的复杂性,恰恰是‘北洼子’棚户区历史形成的痛点!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省里政策支持和指导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因为怕难、怕风险就绕着走,那这几百户居民就永远看不到希望!王德顺老两口的悲剧就可能重演!我们申报试点,就是希望能在省里的指导和规范下,探索出一条解决这类复杂产权棚户区改造的新路!这本身不就是试点的意义吗?”
张明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李鸣风年轻而充满激情的脸上停留片刻,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随即又恢复了平静:“李书记,你的心情我理解。但规则就是规则。省里的顾虑也是基于以往的经验教训。这样吧,”他合上文件夹,“材料我们先收下,会认真研究。但你们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同时想想其他办法,比如市里的配套能不能再加大一些?或者看看有没有其他融资渠道?”
从张明办公室出来,郑卫国的脸色有些阴沉。他明白,张明的“研究研究”,基本等同于委婉的拒绝。产权复杂这个理由,成了横在“北洼子”与省级资金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妈的,官僚!”回到临时下榻的招待所,郑卫国忍不住骂了一句,“张口闭口风险可控!老百姓住在危房里天天提心吊胆就不是风险了?!”
李鸣风相对冷静,但眉头也紧锁着。他理解省厅的谨慎,但更清楚“北洼子”等不起。资金缺口像巨大的黑洞,仅靠县财政和市里可能的有限配套,杯水车薪。捆绑开发需要启动资金撬动,没有省级支持,吸引力大打折扣。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李鸣风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省城号码。
“喂,李鸣风同志吗?我是周明华。”
周明华?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李鸣风心中一震,开发区奠基时,这位周处长可是代表周部长亲自到场并宣读了贺信的!
“周处长您好!我是李鸣风!”
“呵呵,鸣风同志,听说你和郑县长在省发改委跑‘北洼子’棚改资金?进展不太顺利?”周明华的声音温和中带着关切。
李鸣风心中惊讶于周明华消息的灵通,同时也涌起一丝希望,他简明扼要地汇报了在省发改委遇到的阻力,重点强调了产权复杂这个核心难点和项目的紧迫性。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周明华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高屋建瓴的提点:“鸣风啊,省厅有省厅的规则和顾虑,这很正常。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解决复杂问题,有时候需要跳出问题本身,去寻找更高层面的‘抓手’。”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北洼子’的问题,仅仅把它定位为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确实容易陷入产权泥潭。但是,如果把它放到苏北省探索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现代化相结合*、破解历史遗留难题新路径这个高度来看呢?如果能把它包装成一个具有全省示范意义的‘试验田’和‘突破口’呢?”
李鸣风眼睛猛地一亮!周明华的话,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
“周处长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周明华语气沉稳,“光靠发改委一个口子,力量有限,视野也可能受局限。你们可以试着,把‘北洼子’项目,同时向省住建厅、省自然资源厅、甚至省委政研室或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进行汇报!突出它在破解历史遗留产权难题、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探索多元化资金筹措方面的探索价值!把它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改革试点项目,而不仅仅是一个要钱的工程!”
“另外,”周明华补充道,“省委领导近期对城市治理精细化、解决民生痛点非常关注。你们汇报时,一定要突出‘北洼子’问题的典型性、紧迫性,以及你们敢于啃硬骨头的担当!数据要详实,案例要鲜活,方案要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记住,打动领导,既要靠事实,也要靠高度和情怀!”
“明白了!太感谢周处长了!”李鸣风心中豁然开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周明华的点拨,不仅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一套更高明的“解题思路”!
与此同时,榆林县,“北洼子”的秘密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陈芳的压力巨大。一方面,要顶着“钉子户”的敌视和可能存在的威胁,继续艰难的确权工作;另一方面,对杨宏远和“钉子户”之间关系的调查,必须隐秘而高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条关键线索浮出水面:工作组一位成员通过私人关系,从县农商行一位信得过的老同学那里,获取了王大奎和刘麻子(另一个态度强硬的“钉子户”)近半年的银行流水。
当陈芳拿到那几页密密麻麻的交易记录时,她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王大奎和刘麻子的账户,在最近三个月内,分别收到了多笔来自不同个人账户的小额汇款,金额从几千到一万不等,总计都接近十万!汇款时间,与他们开始在“北洼子”串联、放出高价风声的时间高度吻合!
更关键的是,其中一个频繁向两人汇款的账户,开户名是一个叫“孙小军”的人。陈芳立刻动用关系进行侧面核查,结果令人震惊:这个“孙小军”,是宏远地产一个项目经理杨波的远房表弟!而杨波,正是杨宏远的心腹干将,专门负责处理一些“不方便”出面的事务!
虽然没有直接指向杨宏远本人的证据,但这条资金链,已经清晰地勾勒出宏远地产通过“白手套”孙小军,向王大奎、刘麻子等“钉子户”输送利益,指使他们阻挠改造、抬高补偿预期的犯罪事实!
陈芳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和愤怒,立刻将所有流水记录复印,并请那位银行的老同学出具了一份关于这些异常流水记录的说明,小心翼翼地封存好。这是指向杨宏远的第一把实质性利剑!
她立刻拨通了李鸣风的电话,声音因紧张和兴奋而微微发颤:
“李书记!有重大突破!我们拿到了王大奎、刘麻子收受宏远地产关联人员资金贿赂的关键证据!资金链清晰!”
电话那头,正在省城招待所伏案修改汇报材料的李鸣风,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爆射:“好!陈芳,干得漂亮!证据保管好!等我回来!另外,继续深挖,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钉子户’涉及,以及杨宏远是否还有其他更隐蔽的手段!注意安全!”
然而,就在李鸣风和陈芳都看到曙光的时候,一个更坏的消息从后方传来。
刘长河打来电话,语气惊慌:“李书记!不好了!县农商行刚刚通知我们街道,‘北洼子’棚改项目申请的两千万前期过渡安置贷款,被……被暂时冻结了!说是风险审查没通过!”
“什么?!”李鸣风心头一沉,“理由呢?之前不是谈得好好的吗?”
“银行那边……支支吾吾,只说接到上级通知,认为‘北洼子’项目产权风险过大,社会稳定风险评级过高,不符合放贷条件……”刘长河的声音带着哭腔,“没有这笔钱,安置过渡房建设、特困户救助、危房应急排险……全都动不了啊!这可怎么办?”
李鸣风握着手机,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几乎可以肯定,这背后,一定有杨宏远的黑手!宏远地产在本地金融系统深耕多年,关系盘根错节。冻结贷款,这是釜底抽薪!想从根本上掐断“北洼子”改造的资金链,逼迫项目停滞甚至流产!
前有省厅资金申报遇阻,后有本地贷款被冻结!杨宏远这一手,既狠又准!
郑卫国也听到了消息,脸色铁青:“欺人太甚!这是要逼死‘北洼子’的老百姓啊!鸣风,省城这边,按周处长的思路,我们分头行动,我去跑住建厅和政研室!你去自然资源厅!必须尽快打开突破口!榆林那边,我让常务副县长亲自去农商行交涉!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
李鸣风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此刻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杨宏远越是疯狂反扑,越证明他害怕了!害怕“北洼子”改造成功,害怕他见不得光的勾当暴露!
“郑县长,我们分头行动!”李鸣风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冷静,“省城这边,我们按计划,用新思路去撬动更高层面的支持!榆林那边,陈芳已经拿到了关键证据!等我们拿到省里的尚方宝剑,就是跟杨宏远彻底清算的时候!他冻结得了贷款,冻结不了民心!更冻结不了我们推进改造的决心!”
他拿起桌上重新梳理、升华了立意和价值的汇报材料,封面标题被他用红笔重重加粗:《关于将榆林县“北洼子”棚户区改造项目纳入省级城市更新与基层治理综合改革试点的请示》
副标题:破解历史遗留产权困局,探索民生痛点治理新路
省城的天空依旧灰蒙蒙的,但李鸣风的心中,却燃起了更加炽烈的火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乎资金,关乎政策,更关乎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他整理了一下衣领,拿起材料,大步流星地走出房间,走向省自然资源厅那栋同样威严的大楼。新的战场,就在前方。
http://www.abcsee.cc/46283/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