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西域诸国心各异,运朝外交施手段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罗盘的指针终于静止。李文指尖轻轻拂过青铜表面,那道微不可察的震感已经消失,像是沙地深处的一粒石子沉入暗流,再无痕迹。他没有立刻收手,而是将掌心贴在案角,闭眼片刻。耳根藤的感应仍在持续,三十里外首驿周边的岩层稳定,未见异常震动。地下无人通行,也没有新开凿的空腔回响。
他睁开眼,抬手把罗盘收回袖中。
帐帘掀开,赤奴大步进来,靴底带着干沙的碎响。他身后是李守诚,脚步稍缓,手里提着一卷刚送来的边情简报。
“伊吾那边又扣了咱们一辆粮车。”赤奴直接开口,“说是过境要收税,不给就不放人。”
李守诚将简报放在案上,语气平稳:“不止伊吾。昨夜斥候回报,龟兹和焉耆的使者在边界碰了头,密谈半个时辰才散。他们没走官道,绕的是荒谷小径。”
李文点头,示意二人落座。亲卫端来热茶,退出帐外。
他翻开简报,目光扫过几行字迹,随即合上。“匈奴残部虽灭,但他们的影子还在。不是藏在山里,就是钻进了人心。”他顿了顿,“有些人怕我们太强,有些人恨我们来得太早,还有些人,只想看看风往哪边吹。”
赤奴冷笑:“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风是怎么刮的。我带一百龙驹骑兵,绕着龟兹城跑三圈,看他们敢不敢抬头。”
“你这一跑,的确能吓住胆小的。”李文看着他,“可楼兰的水渠谁来修?且末的商路谁来保?我们打退一群马贼容易,但若让整个西域把我们当成新的匈奴,那才是真正的败局。”
李守诚接过话:“所以你打算用使团?”
“不是‘打算’,是必须。”李文从袖中取出一张新绘的地图,铺在案上,“楼兰缺水,且末缺防,这两个国最弱,也最容易动摇。谁能先给他们一条活路,谁就能拿到西进的第一把钥匙。”
他手指点向楼兰位置:“这次去的不只是人,还有五株耐旱芦苇精灵。它们能在三天内扎出净水系统,让整座城喝上清流。这不是礼物,是合作的开始。”
赤奴皱眉:“可这些精灵培育不易,给了他们,咱们自己的屯田点怎么办?”
“种得越多,它们越强。”李文淡淡道,“而且,只有让别人亲眼看见它们的作用,才会真正信服——运朝带来的不是征服,是改变。”
李守诚沉默片刻:“但光有好处,未必能让所有人低头。有些国主眼里只看得见刀兵。”
“所以我们也要让他们看见后果。”李文转向赤奴,“你刚才说要骑龙驹绕城?不必等到将来。现在就可以做。”
赤奴一愣:“你是说……”
“命你率百骑,即日起巡边。”李文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路线定为玉门—阳关—龟兹边境线,来回三日。不入境,不交战,只走官道,列阵而行。”
赤奴咧嘴笑了:“明白了。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兵随时能到他们门口。”
“不仅如此。”李文又对李守诚道,“暂停向鄯善出口铁心柳种子,所有相关文书压下七日。等他们主动问起,再谈条件。”
李守诚缓缓点头:“以断供促谈判,比强行施压更有效。”
“外交不是非黑即白。”李文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有人想靠我们活,就给他水和粮;有人想挡我们的路,就让他知道路可以被埋;至于那些摇摆不定的——让他们亲眼看看,亲善者得利,敌对者吃亏。”
帐内一时安静。
赤奴忽然问道:“那伊吾呢?他们可是实实在在扣了人。”
“已经处理了。”李文坐下,拿起笔,在一份令状上写下几个字,“关闭通往伊吾的两条次要商道,所有往来货物改道南线。另外,通知驼峰商队,本月不再采购伊吾产的盐砖。”
李守诚微微挑眉:“这等于掐住了他们的财路。”
“没错。”李文将令状递出,“但他们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要让他们明白,挑衅运朝,代价不是一场仗,而是长久的孤立。”
赤奴站起身,拍了拍腰刀:“那我这就去点兵,明日一早出发巡边。”
“不必等明日。”李文看了眼天色,“现在就走。黄昏时分进入龟兹视线范围,天黑前撤回阳关补给点。记住,军容要整,旗帜要亮,马蹄声要稳。”
赤奴应了一声,转身大步离去。
李守诚没动。“你不怕激怒他们?龟兹要是集结兵力应对,局面可能失控。”
“他们不会。”李文摇头,“龟兹现在内部不稳,焉耆又不肯全力支持,他们不敢开战。最多派斥候出来看看。而我们展示力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他停顿片刻,低声道:“真正要防的,不是明面上的对抗,而是暗中的串联。呼衍枭虽然败了,但他过去在西域经营多年,总有残余势力藏在国与国之间。如果不能从根上切断这种联系,今天平一个伊吾,明天还会有另一个。”
李守诚点头:“我会加强屯民登记,凡外来者,一律查验三日行踪。”
“还不够。”李文取出一枚冰露珠,放在案上,“这是雪莲精灵今晨凝成的。我要你派人把它送到楼兰使团手中,作为信物之一。同时告诉他们——运朝愿与诸国共享此技,但前提是,彼此坦诚相待。”
李守诚接过露珠,感受到一股清凉渗入手心。“他们会怀疑这是控制手段。”
“那就让他们查。”李文平静地说,“我们可以公开培育过程,允许他们派人监督。真正有底气的人,不怕被人看穿底牌。”
李守诚终于露出一丝笑意:“你这是要把软肋变成盾牌。”
“不是软肋。”李文纠正道,“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他们可以模仿植物精灵,但模仿不了我们的组织,更模仿不了我们让百姓吃饱饭的决心。”
两人正说着,帐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书记官快步进来,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函:“楼兰使者刚刚送来回信!”
李文接过,拆开阅览。
片刻后,他嘴角微扬。
“他们答应了。不仅接受使团,还愿意开放南部荒地,供我们试种铁心柳。”
李守诚轻叹:“看来那一枚露珠,比千军万马还管用。”
“因为那不只是水。”李文将信纸折好,放入袖中,“那是希望。而人,总会向有希望的地方走。”
他站起身,走向帐门。远处沙原上,第一支使团已整装待发,火把在暮色中连成一线,像流动的星河缓缓西行。
与此同时,另一侧官道上,赤奴率领的百骑龙驹也已启程。银灰色的马身披着晚霞,蹄声整齐划一,踏在硬土上发出闷雷般的回响。
李文站在帐前,望着两支队伍分别远去的方向。
他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较量,此刻才真正开始。
数日后,伊吾三部连夜派人送还粮车,并附赠良马二十匹,称愿重开商路;鄯善使者清晨抵达武威郡,请求续签通商协议,并主动提出愿为运朝提供驻军营地。
李文坐在议政堂内,批阅完最后一份使团名录,将青铜罗盘轻轻收回袖中。
窗外风停,星图隐没。
他起身踱至帐门,望向西方沙原。
火把依旧在移动,越来越远,却始终未熄。
http://www.abcsee.cc/46297/64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