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霜凝匠心,共筑晨光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初冬的寒意比往年来得更急些,一夜霜风过后,青州市老城区的梧桐树落尽了最后一片黄叶,光秃秃的枝桠伸向灰蒙蒙的天空,像一幅简约的素描。陈阳早上推开店门时,指尖触到冰冷的门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哈出的白气在空气中瞬间消散,留下一丝短暂的暖意。店里还没来得及生煤球炉,寒气顺着门缝钻进来,让整个空间都透着清冷。陈阳搓了搓手,转身去搬煤球,刚弯腰,就听到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带着轻快的节奏,像冬日里难得的暖阳。
“早啊。”傅星的声音温和,带着一丝晨起的清亮,他肩上扛着一个鼓鼓的帆布包,走进店里时,带进来一阵寒风,却也瞬间驱散了陈阳心头的些许凉意。
陈阳直起身,看着他笑了笑:“这么早?不多睡会儿?”傅星出差回来才休息了两天,每天还是雷打不动地早起,要么去单位打卡,要么就来他店里帮忙,比他这个店主还上心。
傅星把帆布包放在墙角,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目光扫过空荡荡的维修台,笑着说:“在家也没事,过来看看。昨晚跟你说的那台进口收录机,今天应该能送到吧?”
陈阳点点头,拿起桌上的搪瓷缸,给傅星倒了杯热水:“嗯,刚才路过邮局的时候,工作人员说上午就送过来。就是有点麻烦,全是外文说明书,我昨晚翻了半宿,也没看懂多少。”
那是前两天一位顾客送来的进口收录机,说是托朋友从广州带回来的,不小心摔了一下就没声音了,找了好几家维修店都不敢接,最后才送到陈阳这里。陈阳看着那台精致的收录机,心里既有些犯怵,又忍不住想挑战一下,傅星听说后,主动提出帮忙,说他出差时跟一位老工程师学过类似的进口设备维修技巧。
傅星接过搪瓷缸,双手捧着暖了暖,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让他想起昨晚在出租屋里,两人围着煤球炉,一起翻看外文说明书的场景。陈阳趴在桌上,眉头皱得紧紧的,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用铅笔圈出来,偶尔抬头问他,眼神里带着一丝求助,像极了高中时解不出数学题的模样。
“别担心,”傅星喝了口热水,语气笃定,“我带了图纸过来,昨晚在单位加班整理的,应该能用上。”他指了指墙角的帆布包,眼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像是藏了宝贝的孩子。
陈阳心里一暖,看着傅星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这个冬天好像也没那么冷了。他转身去生煤球炉,炉膛里的煤球慢慢燃起,橘红色的火焰跳动着,渐渐把热量传递开来,让店里的温度一点点升高,也让两颗心靠得更近。
上午九点多,邮局的工作人员果然送来了那台进口收录机,包装得很严实,外面裹着厚厚的泡沫塑料,拆开后,露出银灰色的机身,线条流畅,比市面上常见的国产收录机精致得多,只是机身侧面有一道明显的磕碰痕迹,想必就是故障的根源。
陈阳把收录机小心翼翼地放在维修台上,傅星已经拿出了他整理的图纸,铺在旁边的桌子上。图纸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线路图,还有傅星用红笔标注的重点,旁边附着详细的中文注解,比外文说明书清晰多了。
“你看这里,”傅星指着图纸上的一个节点,轻声说道,“进口设备的线路比国产的复杂,尤其是这个功率放大器,一旦受到撞击,很容易出现虚焊的情况。我们先拆开看看,重点检查这个部位。”
陈阳点点头,拿出工具箱里的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拆开收录机的外壳。里面的线路密密麻麻,像一张复杂的网,看得人眼花缭乱。傅星凑了过来,两人并肩站在维修台前,脑袋靠得很近,呼吸间的热气交织在一起,带着淡淡的煤烟味,却异常温馨。
傅星的目光专注地落在线路板上,手指轻轻指着某个部位,声音压得很低,生怕惊扰了什么:“你看,这里的焊点果然松动了,还有旁边的电容,也有点变形。”他的指尖修长,带着薄茧,触碰线路板时动作轻柔,像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宝。
陈阳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松动的焊点,心里不由得佩服傅星的细心。他拿起电烙铁,预热后小心翼翼地补焊,傅星则在一旁递工具,偶尔提醒他注意温度,两人配合得默契十足,仿佛演练过无数次一样。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身上,给两人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维修台上的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图纸上的墨痕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像他们之间那份深藏的情谊,低调而坚定。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煤球炉上的铝制饭盒里,米饭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那是陈阳早上出门时特意煮的,还炒了两个小菜,放在饭盒里保温,原本想早点吃饭,结果一忙起来就忘了时间。
傅星最先闻到了香味,抬起头,笑着说:“光顾着修机器,都忘了时间,肚子都饿了。”
陈阳也笑了,放下手里的电烙铁,说道:“那先吃饭吧,吃完饭再接着弄。”他把饭盒端下来,打开盖子,里面是香喷喷的白米饭,还有一盘青椒炒蛋和一盘炒青菜,都是傅星
http://www.abcsee.cc/46342/11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