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引起了一个人注意
推荐阅读: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女神的上门贵婿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重生96:权力之巅
董事长和秘书的邂逅
我的战神女婿
四合院:盖世无双何雨柱
钟德兴于欣然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暮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正一点点漫过集团总部的落地窗。苏念安站在走廊尽头,指尖无意识地划过玻璃上凝结的水汽,视线落在楼下逐渐亮起的车灯流上。三天前,风险控制体系在华东片区的最后一轮验收报告刚送进总裁办,现在整个集团的业务线都在传——那个在风控部坐了五年冷板凳的女部长,居然啃下了这块硬骨头。“苏部,最后一份整改回执签完了。”实习生小陈抱着文件夹跑过来,声音里还带着没压下去的雀跃,“财务部的张姐说,这次季度审计至少能少掉一半的麻烦。”
苏念安接过文件夹,指尖触到纸页边缘的毛边。这套体系推了整整八个月,从最初各部门的阳奉阴违,到中间数据模型三次推倒重来,再到上个月华南片区突发的供应链危机被体系提前预警,她几乎是踩着质疑声往前走的。此刻文件夹里的签名墨迹未干,却像是给这场持久战盖了个滚烫的戳。
“放我桌上吧,”她转过身,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敲出清脆的响,“明天把各片区的执行数据汇总成图表,重点标一下成本节约率。”
小陈应着跑开了,走廊里只剩下她的脚步声。路过总裁办外的秘书台时,林秘书突然抬起头,朝她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苏部,刚才陆总还问起你呢。”
苏念安脚步顿了顿。陆则衍这个名字,在集团里像块投入湖面的冰,永远带着生人勿近的冷意。作为分管战略投资的副总裁,他常年驻扎在香港分公司,一年到头回总部的次数屈指可数。风控部这种偏后端的部门,按理说和他八竿子打不着。
“陆总问什么?”她维持着职业化的微笑,指尖却悄悄攥紧了文件夹的边角。
“也没什么,”林秘书转着手里的钢笔,“就随口问了句风控体系的推广情况,还让我把你们之前提交的三期评估报告送一份到他办公室。”
苏念安心里泛起一丝疑惑。那三份报告里,她埋了不少“暗线”——比如故意放大了某些业务线的风险敞口,又在数据模型里留了几个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漏洞。这些是她为了争取后续资源埋下的伏笔,按理说只有真正懂风控的人才能看出来。陆则衍是做投资出身的,怎么会突然盯上这些细节?
“知道了,”她点点头,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室,“麻烦林秘书了。”
推开办公室门的瞬间,晚风从半开的窗子里灌进来,吹得桌上的文件簌簌作响。她走到窗边关上窗,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对面那间紧闭的办公室。百叶窗拉得严丝合缝,只能隐约看到里面亮着的灯,像只蛰伏在暗处的眼睛。
第二天上午的例会,苏念安刚展示完数据图表,市场部的刘总监就按捺不住了:“苏部,这套体系是好用,但是不是太较真了?上周我们谈的那个新能源项目,就因为风控评分差了0.3分被卡着,差点被竞品抢走。”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附和声。苏念安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她调出项目评估表,指尖点在屏幕上的红色预警区:“刘总监,您看这里。这个项目的核心技术专利有三个处于无效宣告状态,我们的体系自动关联了知识产权局的公示信息。如果真签了合同,后续的侵权纠纷可能让我们损失十倍的投入。”
屏幕上的专利截图清晰得刺眼,刘总监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陆则衍站在门口,深色西装上还沾着些微的风尘。他身后跟着的助理快步走到主位旁,低声说了句“刚下飞机”,他却摆了摆手,目光径直落在苏念安身上。
“继续。”他开口,声音里带着长途飞行后的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念安定了定神,接着往下讲。她能感觉到那道目光始终落在自己身上,像探照灯一样,不仅扫过她的汇报内容,似乎还在穿透她刻意维持的镇定。讲到成本节约部分时,她提到了通过体系优化,将海外项目的尽职调查周期从45天压缩到28天,陆则衍突然打断她:“数据模型用的是蒙特卡洛模拟?”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这个专业术语从他嘴里说出来,让不少人露出了茫然的表情。苏念安却心头一震——这正是她在第三期报告里留的那个“漏洞”。蒙特卡洛模拟虽然能提高预测精度,但计算量极大,她故意没提需要增加服务器算力的事,等着后续申请预算时再摊牌。
“是,”她迎着他的目光,语气平静,“不过目前的算力只能支持国内项目,海外业务还需要扩容。”
陆则衍微微颔首,没再追问。会议结束后,他让助理把各部门负责人都叫走了,唯独留下苏念安。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空调的冷气顺着裤管往上爬,苏念安攥着笔的手微微出汗。
“这套体系,你花了不少心思。”他靠在椅背上,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但有个问题——风险阈值设置得太保守了。”
苏念安愣住了。她做过无数次压力测试,阈值已经是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反复权衡的结果。
“比如上周那个新能源项目,”他忽然笑了笑,那抹笑意却没到眼底,“你只看到了专利风险,没注意到对方的技术团队里,有三个是从特斯拉离职的核心工程师。他们手里的非专利技术,比那三个无效专利值钱得多。”
他调出手机里的一份简历截图,递到苏念安面前。屏幕上的名字陌生又熟悉,正是她在做背景调查时刻意忽略的“边缘人物”。原来她以为的天衣无缝,早就被人看穿了破绽。
“风险控制不是筑墙,”他收回手机,语气平淡,“是要在墙上开扇门,知道什么时候该关,什么时候该开。”
苏念安捏着笔的指节泛白。她一直以为,自己做的是把风险挡在门外的事,却没想过真正的高手,是能在风险里找到机会。
“陆总教训的是。”她低下头,声音有些发涩。
“不是教训,”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下周一之前,把算力扩容的方案给我。另外,准备一下,下周跟我去趟新加坡。”
苏念安猛地抬头。新加坡分公司正在推进一个东南亚基建项目,因为涉及多国法规,风控难度极大,她之前提交过三次方案都被打了回来。
“那个项目……”
“你的体系,或许能派上用场。”他打断她,走到门口时又停下,“对了,把专利数据库和人才库做个交叉关联模型。有时候,人比文件更重要。”
门被带上,留下苏念安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长长的光斑,她看着那份被陆则衍批注过的评估报告,突然发现他在页边空白处画了个小小的箭头,正好指向她藏着的那个“漏洞”。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安几乎泡在了数据堆里。她按照陆则衍的提示,把专利信息和员工背景做了关联分析,果然发现了几个被忽略的技术关联点。扩容方案改到第三版时,陆则衍的助理突然发来条消息,说陆总让她晚上九点去他办公室一趟。
晚上的总部大楼像座空城,只有零星几个办公室还亮着灯。苏念安抱着笔记本走到总裁办楼层,看到陆则衍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出键盘敲击的声音。她敲了敲门,听到“进”的声音后才推门进去。
陆则衍正对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他脱了西装外套,白衬衫的袖子挽到小臂,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腕。屏幕上是新加坡项目的风险图谱,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参数,其中几个红色节点被圈了出来,旁边用红色字体写着“可转化”。
“坐。”他头也没抬,指了指桌前的椅子。
苏念安放下笔记本,刚坐下就看到桌角放着一杯热咖啡,杯壁上还凝着水珠。她愣了愣,陆则衍这才转过身,把一份文件推到她面前:“看看这个。”
那是新加坡项目的最新尽调报告,其中关于当地环保法规的部分,被人用荧光笔标了出来。苏念安越看越心惊——报告里提到的几项限制条款,和她的体系预警的风险点完全吻合,但对方还附上了一份当地环保组织的合作协议,只要参与他们的红树林保护项目,就能获得法规豁免。
“这是……”
“风险和机遇,来来都是绑在一起的。”陆则衍端起自己的咖啡,抿了一口,“你的体系能发现风险,但还缺了把风险变成机会的能力。”
苏念安看着他在报告上做的批注,突然明白过来。她一直把风控当成防守,而陆则衍却把它变成了进攻的武器。就像这次的风险控制体系推广,她以为成功的标志是消除了多少麻烦,却没想过,真正的成功,是让这套体系成为业务扩张的底气。
“我明白了。”她拿起笔,在自己的方案上迅速修改起来。
陆则衍没再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她。办公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苏念安改完最后一个数据抬头时,发现他正盯着自己的笔记本屏幕,上面是她做的关联模型演示界面。
“这个模型不错,”他忽然开口,“但算法可以再优化一下,用贝叶斯网络可能比现在的回归分析更精准。”
苏念安愣了一下。贝叶斯网络的计算复杂度更高,但预测精度确实更好,只是她之前担心算力不够,没敢用。
“可是算力……”
“已经申请了临时扩容,”他打断她,语气平淡,“下周在新加坡就能用上。”
苏念安心里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她一直觉得陆则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决策者,却没想过他会注意到这么细节的技术问题,甚至提前为她铺路。
“谢谢陆总。”
陆则衍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夜色中的城市像片灯海,他望着远处的金融中心,忽然说:“三年前,我在伦敦做一个并购案,因为忽略了对方的一项专利纠纷,差点让公司损失三十亿。”
苏念安愣住了。她从没听过陆则衍提自己的过去。
“那时候我也觉得,风控就是把所有风险都挡在外面,”他转过身,月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轮廓,“后来才知道,真正的风控,是知道哪些风险值得冒。”
他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种审视,又像是在透过她看别的什么。苏念安的心跳莫名快了几拍,她低下头,假装整理文件,却听到他说:“你的体系很好,但太像教科书了。有时候,得加点‘人情世故’进去。”
那天晚上的谈话,像颗石子投进了苏念安心里。她开始试着在数据之外,去关注那些“人”的因素——比如某个合作方负责人的行事风格,某个监管官员的关注重点,这些看似和风控无关的信息,却往往能决定一个项目的成败。
去新加坡的飞机上,陆则衍一直在看文件。苏念安靠着舷窗,看着云层在机翼下流动,想起出发前小陈偷偷跟她说的话:“苏部,你知道吗?陆总上次在香港分公司的会上,把你的体系夸了半个小时,说这是集团近几年最有价值的内部改革。”
她当时只笑了笑,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八个月的委屈和疲惫,在那一刻突然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新加坡的谈判比想象中更艰难。当地合作方对这套新体系充满怀疑,几次会议都不欢而散。第三天下午,对方的法务总监突然抛出一个刁钻的问题:“如果按照你们的体系,这个项目的风险评级是‘高风险’,那你们为什么还要做?”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苏念安看了陆则衍一眼,看到他微微点头,便深吸一口气,调出早已准备好的动态模型:“因为我们的体系不仅会评级,还会给出转化方案。您看这里,”她指着模型里的一个节点,“这个环保风险虽然评级高,但通过和当地环保组织合作,不仅能消除风险,还能获得税收优惠,预计能降低15%的成本。”
她边说边操作模型,展示风险如何一步步转化为收益。对方的表情从怀疑变成惊讶,最后法务总监忍不住鼓起了掌:“苏小姐,这真是我见过最灵活的风控体系。”
谈判结束后,陆则衍在走廊叫住了她:“晚上有个酒会,穿得正式点。”
酒会上,衣香鬓影,觥筹交错。苏念安穿着借来的礼服,站在角落里有些局促。陆则衍被一群人围着,却时不时朝她这边看过来。有个当地商会的会长过来敬酒,看到苏念安,笑着对陆则衍说:“陆总,这位苏小姐真是好本事,把风控做成了生意经。”
陆则衍举起酒杯,目光落在苏念安脸上,嘴角难得地勾起一抹弧度:“她不止有本事。”
那一刻,苏念安突然明白了。陆则衍注意到的,从来不止是那个冷冰冰的体系,还有她藏在数据背后的,想要证明自己的野心和不肯认输的韧劲。就像她在他那看似冷漠的外表下,看到了对风险的敏锐,和对机会的果决。
回程的飞机上,苏念安靠在椅背上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她感觉身上被盖上了一条毯子。睁开眼时,看到陆则衍正看着窗外,侧脸在晨光中显得柔和了许多。
“醒了?”他转过头,递给她一杯温水,“刚收到消息,总部已经批准了体系在全集团推广。”
苏念安接过水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她想起八个月前,自己第一次在会上提出这个想法时,台下的哄笑声;想起那些熬夜改方案的夜晚,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的灯;想起陆则衍在会议室里,第一次叫她“继续”时的眼神。
“谢谢你,陆总。”她轻声说。
陆则衍看着她,忽然说:“叫我则衍吧。”
苏念安回到办公室时,夕阳正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她把奖杯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转身时瞥见那盆绿萝又抽出了新芽,嫩得像一汪春水。手机在桌面上震动了一下,是陆则衍发来的消息:“明早九点,带新加坡项目的风险转化报告来。”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指尖在屏幕上敲出“收到”,发送的瞬间忽然想起他在酒会上说的那句“她不止有本事”。当时宴会厅的水晶灯晃得人眼晕,可他的声音像沉在水底的石头,清晰得能数出每个字的棱角。
第二天早上,苏念安在电梯里遇见了法务部的周总监。对方盯着她手里的文件袋笑:“听说陆总把东南亚的新项目全交给你把关了?苏部这是要平步青云啊。”
她笑了笑没接话。电梯门打开时,正撞见陆则衍从安全通道走出来,衬衫领口微敞着,袖口沾着点灰。“刚去看了下机房,”他像是解释自己的狼狈,目光扫过她手里的文件袋,“算力扩容的服务器已经装好了。”
苏念安愣了愣。她只提过需要扩容,从没说过具体时间,他却连机房的进度都盯着。走进办公室时,她注意到他桌上摆着份拆开的三明治,包装袋上印着街角那家24小时便利店的logo——看来他又是凌晨就到公司了。
报告讨论到一半,陆则衍突然起身拉开窗帘。阳光涌进来,把他落在文件上的影子钉在原地。“这个项目要和欧洲财团合作,”他指着报告里的风险点,“他们的合规标准比国内严三倍,你得把体系里的反洗钱模块再强化一下。”
苏念安低头做记录,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响。他忽然俯身过来,指着她写的某个公式:“这里的权重算反了,应该把关联交易的风险系数提高15%。”
温热的呼吸扫过她的耳廓,带着淡淡的咖啡香。苏念安的笔顿了顿,余光里能看见他喉结滚动了一下,赶紧低下头假装修正公式,耳根却不受控制地发烫。
“下午三点,欧洲那边有个视频会,”他直起身时,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你也参加。”
视频会议开得并不顺利。对方的风控负责人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操着带浓重口音的英语,三句话不离“合规红线”。当他质疑体系能否应对东欧市场的政治风险时,苏念安刚要开口,陆则衍突然用流利的法语和他攀谈起来。
她惊讶地看着他。没人知道陆则衍精通法语,就像没人知道他会在深夜研究她的风险模型。老头的态度明显缓和了,最后笑着说:“陆先生的团队很专业,尤其是这位苏小姐,她的动态模型让我想起了华尔街最顶尖的风控系统。”
会议结束后,苏念安忍不住问:“您什么时候学的法语?”
“在伦敦做项目时被逼的,”他收拾着文件,语气轻描淡写,“那边的监管机构只认法语文件。”
苏念安想起他说过的伦敦并购案,突然明白那些被她视为“教科书”的经验,都是他踩着坑一点点攒出来的。她拿起自己的笔记本:“那我下午就去改反洗钱模块。”
“不用急,”他叫住她,指了指窗外,“楼下新开了家粤菜馆,去尝尝?”
餐厅里人不多,靠窗的位置能看见街对面的写字楼。陆则衍点了份艇仔粥,看着她把虾饺里的姜末一个个挑出来,忽然说:“你好像不吃姜?”
她手一顿:“嗯,从小就不
http://www.abcsee.cc/46539/4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