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鼎盛志威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骤然而至的巨大胜利和麾下膨胀到惊人的兵力,让周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信心,甚至是眩晕。咸阳的繁华似乎已触手可及,不世之功就在眼前。部将们也群情激昂,不断请战。
赵戈的信使还在路上拼命赶路时,探马来报:章邯亲率大军出咸阳,迎头杀来!
章邯,这位秦王朝最后的支柱,展现了其名将的冷酷与高效。
他麾下的刑徒军和戍卫京师的精锐,或许单兵素质并非顶尖,但装备精良,令行禁止,绝非周文手下那数十万号令不齐,大部分连像样武器都没有的乌合之众可比。
两军在戏水西岸一片开阔地遭遇。
周文试图凭借兵力优势包抄,但命令传达下去,各部队反应迟缓,协调失灵。
章邯则抓住战机,以精锐中军为尖刀,直插周文指挥中枢!
“放箭!长矛阵,向前!骑兵两翼迂回!”
秦军的号令清晰准确,阵型变换机械式敏捷。
义军这边,前军听到鼓声想前进,后军却因被秦军骑兵骚扰而陷入混乱,左翼看到右翼动摇,以为败局已定,竟开始溃逃……
兵败如山倒。
经验不足的周文,面对这种局面,指挥彻底失灵。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庞大的军队像雪崩一样瓦解,士兵们互相践踏,争相逃命,毫无还手之力。秦军如同虎入羊群,肆意砍杀。
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短短数日,数十万大军土崩瓦解,死伤超过七万,被俘逃散者更是不计其数!
就在周文自己也即将被秦军铁骑合围,绝望地准备以身殉国之时,赵戈派出的传令兵终于拼死冲入乱军之中,将命令带到了他面前。
“……切忌浪战!……稳扎营盘……等待接应……”
看着绢布上赵戈的字迹,周文如遭雷击,悔恨的泪水混着血水淌下。
他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
“撤!快撤!”
周文收拢起还能指挥的残部——不足万人,多是最早跟随他的老底子骑兵,凭借着机动性,拼死杀出重围。
章邯并未全力追击,他的目标是确保咸阳安全,清剿戏水附近的残敌更为重要。
周文一路东撤,羞愧与悲愤交加。
数十万大军葬送在他手中,张楚政权最精锐的一支机动力量和直取咸阳的最佳机会,因他的冒进而灰飞烟灭。
他无颜退回陈郡。
就在这时,他再次接到赵戈通过其他渠道传来的第二道命令:
“若事不可为,不必强回陈郡,可转向颍川方向,伺机收复颍川诸县,以为牵制,戴罪立功!”
这道命令好似溺水时抓到的稻草。周文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带领残部,转向东南,朝着颍川郡方向猛扑过去。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拿下颍川!必须拿下颍川!否则百死莫赎!
这支刚刚经历惨败,憋着一股邪火的哀兵,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如同一把尖刀,刺向兵力空虚的颍川秦军守备部队。
烽火,在另一个方向再次点燃。胜利的代价沉重得让人窒息,但战争的轮盘,仍在疯狂地转动着。
一个月的光阴,在整军的号子与征战的烽烟中倏忽而逝。
陈郡,这座一度被悲恸与危机笼罩的都城,仿佛经历了一场蜕皮重生的剧痛,终于焕发出截然不同铁血而蓬勃的生机。
校场上,操练的呼喝声整齐划一,步伐落地沉闷有力,不再是往日散乱的喧嚣。
军容整肃,令行禁止,赵戈推行的新式操典与严明军纪,已初见成效。
兵士们眼中少了些农民的茫然,多了些职业军人的锐利与服从。
捷报犹如这个季节丰沛的雨水,接连不断地传回:
“报——!宋留将军攻破南阳,斩秦守将,正广贴安民告示,募兵已逾两万!”
“报——!召平将军克广陵,江东震动!”
“报——!邓宗将军稳固九江,清剿豪强,粮道畅通!”
每一道捷报都引得城中军民欢呼雀跃,积压已久的阴霾被胜利的喜悦一扫而空。
而当周文率领残部,以哀兵之势一鼓作气攻破颍川的消息传回时,陈郡的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颍川光复!”
“周文将军雪耻了!”
“张楚必胜!”
欢呼声浪几乎要掀翻王宫的屋顶。
戏水惨败的阴霾虽未完全散去,但颍川的胜利极大地提振了士气,证明了张楚军并未被打断脊梁,仍有再战之力,复仇之志!
王宫大殿之内,一派鼎盛气象。
吴广端坐主位,虽左袖空荡,但眉宇间已重拾昔日假王的威仪,甚至更添了几分历经磨难后的沉凝。
赵戈坐于其侧,神色平静,目光却如深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殿内每一个人。
下方,济济一堂。除了吕臣,宋留(已从南阳快马赶回),召平(留副将守广陵,亲自回禀),周文(风尘仆仆,面带愧色却眼神坚定)等一众历经战火洗礼的将领,还多了不少新面孔——或是地方投诚的秦吏,或是慕名来投的士人谋臣。
人才难得,在赵戈的建议下,吴广对前来投靠者皆量才录用,使得原本略显粗犷的武人政权,平添了几分文韬气息。
“今日召集诸位,”吴广开口,声音洪亮,压下了殿内轻微的嘈杂,
“一为庆功!诸位将军浴血奋战,收复失地,壮我军威,功不可没!所有功绩,皆已记录在册,不日便将论功行赏!”
众将面露喜色,齐声道:“谢吴王!愿为张楚效死!”
吴广抬手虚按,继续道:
“庆功之后,更需议战!暴秦未灭,章邯王离仍拥重兵于外,项梁刘季等辈亦虎视于旁。我张楚虽复元气,然绝非高枕无忧之时!今日,便请诸位畅所欲言,议一议我大军下一步,该指向何方?又该如何应对四方虎狼?”
经历了陈胜后期独断专行带来的恶果,以及自身被困荥阳的教训,吴广变得格外谨慎。
他刻意塑造出集思广益的氛围,尤其是每一次重大决策,必要求赵戈在场,并首先询问他的意见。
http://www.abcsee.cc/46614/1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