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神犁现世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茶水刚见底,曹操和郭嘉便起身告辞,连顿饭都不吃,搞得林阳反倒有些不习惯了。“这便走了?不多坐会儿?”
“不了不了,军中还有急务!”
林阳把人送出大门,看着两人拐过墙角,这才转身回去,嘴里嘀咕着:
“什么急务,比吃饭还重要……”
他摇摇头,继续去指挥下人倒腾他那点宝贝存粮去了。
......
马车在雨后泥泞的街上晃得厉害,车轮碾过水坑,溅起一片片泥浆。
曹操和郭嘉坐在晃动的马车里,身上的蓑衣早就还给了车夫。
车外料峭的春寒,丝毫压不住两人此时心里的火热。
“奉孝。”
“主公。”
“煮油成膏,草木为引……”曹操不停地咂摸着这几个字,脸上笑开了花,“澹之此法当真玄妙!”
“我等只知那草木灰混上油脂,可制成澡豆,用以去污。却从未想过,调换一下配比,竟能让那寻常的牛油猪油,变成不输于桐油的防水之物!”
“大道至简,大道至简啊!”
“澹之之师,真乃仙人。”郭嘉也是感慨万千。
这防水的油布,说起来制作并不复杂,可林阳嘴里那“十份油,一份灰”的比例,说得斩钉截铁!
一听就是千锤百炼过的成熟方子,绝不可能是林阳自己瞎琢磨出来的。
那除了恩师传授,还能有谁?
能把这些寻常之物研究到如此地步,不是神仙,又是什么?
“奉孝,”曹操沉吟道,“我意已定,此事便交由你来办!”
“从府库之中,调拨油蜡与蜃灰,再去新安营调运足量的草木灰。按澹之所言之法,立刻开始试制油布!”
“所有工匠,皆用我军中可靠的匠作老卒。务必最短的时日,便造出油布!”
“是!主公!”郭嘉应声领命。
他知道,主公这是要将这低廉的油布,当成战略物资来储备了。
大战在即,阴雨天也少不了,有了油布,那粮道运输又能多上几分保障。
“还有!”曹操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那存粮之法,亦不可轻视!我记得,东征刘备之前,为防不测,曾在谯县囤积了一批粮草,如今想来,怕是也受了这春雨潮气的影响。”
谯县,是曹操的故乡,也是他曹氏夏侯氏宗族的大本营。
那里的守将,自然也都是亲信。
“回去后,你立刻再传我一令!”曹操一点都不犹豫,“从府库中,调拨五百石油蜡,即刻起运,送往谯县!”
“五百石?”郭嘉闻言一愣。
倒不是心疼这五百石,只是谯县的存粮数量,用得着这么多油蜡吗?
如今这边试制油布也急等着用料,这一来一回,时间可就耽搁了。
“主公,谯县存粮虽重,但亦不至……”
“奉孝,此事无妨。”曹操摇了摇头,打断了他,“我所思虑,非五百石油蜡!”
“谯县乃我故乡,宗族所在,守将更是我之心腹。将油蜡送去,一来可保那批粮草无虞,以备不时之需。二来,”曹操呵呵一笑,“也可借此,将这存粮之法,先行试用。待看到成效,我再向全军推广,岂非更有说服力?”
郭嘉缓缓点头:“主公深谋远虑,在下拜服!”
曹操坦然受了他这一拜,靠在车壁上,闭上了眼睛。
马车继续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进,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
许都城郊,一处戒备森严的官营工坊内。
刘晔已经几乎七天都没有合眼了。
他的眼眶深陷,布满了血丝,嘴唇干裂起皮,身上的衣服也沾满了木屑和油污,看上去狼狈不堪。
可他的那双眼睛,却亮得吓人,像是那黑暗中看到猎物的野猫,死死地盯着面前那个刚刚组装成型的古怪玩意儿。
那东西,看轮廓像是一架犁,可细看之下,却又处处透着不同寻常。
它的主梁不再是笔直的一根,而是带着一道优美而坚韧的弧线。
犁头小巧而锋利,犁辕和犁头之间,连接着好几个从未见过的木制构件,有机巧的转轴,有带着孔洞的圆盘,还有一根小小的木楔。
这,便是由他和枣渊亲手组装而成的曲辕犁。
“子扬,歇息一会儿吧,如此,岂不是要熬废身子。”一旁的枣渊递过来一个水囊,声音里满是担忧。
他同样也是几天没怎么睡好,但比起已经快入魔的刘晔,状态总算还强些。
两个人组装完之后,枣渊就抽空去打了个盹儿,刘晔则是一个人做着最后的检查。
这一睡醒,拿了水囊,就过来,看刘晔竟是一动不动的盯着新犁。
听到他的声音,刘晔一转头,愣了一下,接过水囊,却连喝都忘了喝。
“元谋,你看!成了!”
他拨了拨“犁评”,一转头,声音颤抖。
“终于成了!”
“不同工匠所产之构件,完全可以组在一起!”
“分毫不差啊!”
“分毫不差!”
枣渊闻言一愣,脸上顿时浮上喜色。
“哈哈哈!成了,终于成了!我们成了!”
七天前,当他们从荀令君手中,接过那卷画着曲辕犁图纸的绢帛时,两人的心情,激动中带着忐忑。
忐忑中又带着震撼!
无与伦比的震撼!
尤其是刘晔,他当场就抱着那图纸,如获至宝,翻来覆去地看,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妙啊”“神器”之类的话语。
而枣渊,则更多的是从一个农事官员的角度,看出了此物的巨大价值。
一牛即可耕作?
可随意调节深浅?
转向轻便省力?
这上面的任何一条,都足以在农耕领域,掀起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
两人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便领了司空将令,开始着手督造。
他们严格按照林阳当初的指点,将整个造犁的过程,拆分得七零八落。
“拆分,定规,总装。”
这六个字,成了两人这七天来,说得最多的话。
时间紧迫,紧迫到他们没办法先做个完整的样品出来。
于是,刘晔枣渊将那复杂的图纸,直接拆解成十几个独立的构件。
刘晔亲自操刀,带着不同的工匠,雕刻出多个“样板”。
每一个样板,都代表着一个构件的标准形态,尺寸、弧度、卯榫的位置,都精确到了毫厘。
紧接着,上百名从城中和新安营征调来的木匠、铁匠,被分成了十几个小组。
每个组,只负责生产一种构件。
他们领到的,只有一块木头或铁料,还有一个冷冰冰的“样板”。
他们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复制。
用手里的工具,将那块原料,变得和样板一模一样。
起初,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还颇有微词。
他们习惯了从头到尾,凭着自己的手艺和经验,去打造一件完整的器物。
但司空的将令如山,加上赏钱,由不得他们不从。
一个个独立的构件,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然后被送到这座戒备森严的工坊。
在这里,由刘晔和枣渊,亲自带着几十个最心腹的亲卫,进行最后的“总装”。
他们将那些来自不同工匠之手的构件,按照图纸,一一拼接。
令人惊奇的是,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木头和铁片,在他们的手中,果真能完美地契合在一起。
张三做的榫头,正好能插进李四凿的孔眼,严丝合缝。
王五打的铁箍,正好能套住赵六削的木轴,不松不紧。
当最后一根“犁建”被楔入“犁评”的孔洞中时,这架由多人分别打造,最后却完美契合组建的曲辕犁,终于诞生了。
自己能做出来,不算什么。
让不同的人做出来的零件,能完美地组装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神迹!
这意味着,这东西,真的可以量产!
这意味着,今年的春耕,有救了!
刘晔拿起水囊“咕咚咕咚”喝干,随手一扔,扯着枣渊的胳膊就往外跑。
“来人,将此物抬走!”
“元谋,走!我等去田中一试!”
http://www.abcsee.cc/46620/1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