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分而治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澹之但讲无妨!”荀彧连忙追问。

  “令君,许都如今有多少兵力留守?”林阳没答,反而是反问了一句。

  荀彧虽然满脑子疑惑,但也不瞒着林阳:

  “司空率军二十万奔赴徐州,其余各地皆需布防,延津、白马等地皆派重兵驻守,仲德带千余人去守鄄(Juan)城,故许都留兵不足一万。”

  不管曹老板带了多少兵,夹着多少虚张声势的水分,但城里还有兵就好办。

  林阳一拍手:“足矣!第二步,便是‘分而治之’,可解此两难!”

  “分而治之?”荀彧低吟,“如何分法?”

  林阳看他似乎听进去了,便继续往下说:

  “可调三千士卒,开赴城外。以百人为一队,摆开阵势,将流民分割。告诉他们,切勿惊慌,此举是为防止细作祸乱,更是为及时发粮。”

  “如今城外哨卡的盘查,不堪重负,便是因为人口过于集中。现将流民分成十多区域,便可在每个区里,各设一个临时登记之处,至于缺人之事,我稍后再讲。”

  “首先,如令君所言,甄别之事较难。因此,我等要做的,不是去‘甄别’,而是去‘登记’。”

  “甄别与登记,又有何不同?”荀彧问道。

  “区别很大。”林阳笑道,

  “甄别,是我等去查,耗时耗力。而登记,是让他们自己来报。令君安排人等设立临时登记处后,昭告所有流民,凡愿听从安排将来愿入许都者,皆需前来登记造册,领取凭证。”

  “不来登记者,一概视为细作流寇,官府将不再提供任何吃食,甚至会派兵驱离。”

  “如此一来,求生之欲会驱使他们自主前来。”

  “其次,这登记,也需有法。”林阳用手指蘸了蘸茶水,在桌上画了几个简陋的框框。

  “我等可将流民,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凡一家人,便登为一户。登记之时,只需问明户主姓名、原籍、家有几口,男女老幼各几人。然后,为每一户,发放一个独一无二的木牌,也可用竹简代之。”

  “这便是他们在此处的‘户籍’。上面只需刻上一个编号,比如‘甲字一号’、‘乙字三号’。然后,我等再准备一本总的册子,将编号与户主信息一一对应。如此,账目便清晰了。”

  “此后,待时局稳定,将其编入屯田,或入城内,皆有记录。”

  荀彧看着桌上那几个水渍画出的框,脑子飞速运转。

  以户为单位,编号管理。

  这法子,倒是与朝廷的户籍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简化了许多。

  临时处理来说,的确挺合适。

  “至于令君所言的缺人,如吏员不足,”林阳话锋一转,“这上万流民之中,难道就没有识字之人?就没一个当过里正、亭长之人?”

  荀彧的思路一下就畅通了!

  是啊!

  怎么就没想到!

  这些流民,并非都是目不识丁的愚夫愚妇。

  其中必然有各种各样的人才。

  如果把这些人用起来,简单的管理自然是行得通的!

  “所以,以民管民!”

  林阳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等只需从流民中,挑选出百余名可靠之人,授予他们‘队长’之职。‘队长’之下再设‘小队长’一职。队长负责管理十名小队长,小队长则负责十人的登记与管理。我等只需管好这百十个队长,便等于暂时管住了这上万人!”

  “为了让他们尽心办事,可许诺他们,每日的吃食,比寻常流民高上一等。若管得好,将来安置屯田,亦可多分几亩薄田。有此等好处,何愁他们不尽心竭力?”

  化被动为主动,让他们自己来登记。

  化繁为简,以户为单位,编号管理。

  化整为零,以民管民,层层分包。

  林阳是觉得自己说的够清楚了。

  看着荀彧眼神越来越亮,林阳也知道这位荀令君也已经理解的八九不离十了。

  “妙极!”荀彧抚掌赞叹,不过思绪也转的很快,趁热打铁,“那计功之难,又当如何破解?”

  管理人的问题解决了,管理账的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这关系到整个“以工代赈”体系的公平与稳定,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林阳笑了笑,将桌上的水渍抹去,重新蘸了茶水,接着开始比划。

  “令君,这计功之法,其实更为简单。”

  “我等,只需再造一种新东西,不叫钱,也不叫粮。我称之为——‘工分’。”

  说完之后,林阳想了片刻,又赶忙摇摇手。

  “罢了,还是叫‘积分’更合适。”

  工分?

  积分?

  当这俩全新的古怪的词汇从林阳口中吐出时,荀彧再次愣住了。

  “澹之,何为积分?”荀彧赶紧问。

  “所谓积分,顾名思义,便是‘劳工积攒的分数’之简称。”林阳耐心地解释道。

  荀彧稍微思索,就开始点头。

  林阳是觉得跟荀彧这种顶级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虽然是古人,但很多概念一点就透,不需要费太多口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等可提前制定好规矩,将流民们所做的不同活计,都明码标价,换算成不同的‘积分’。”

  林阳用手指蘸着茶水,开始在桌上演示起来。

  “譬如,一个青壮,去城墙上搬运一筐土石,计为一分。疏通一尺沟渠,计为两分。开垦一分荒地,计为五分。”

  “一个妇人,纺一两纱,计为一分。缝补一件军服,计为三分。”

  “我等将这些积分标准,如告示般用大字写出,张贴在所有流民聚居之处,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此,标准便统一了。”

  “当然,该如何定,令君可按需安排。”

  荀彧听着,不住地点头。

  这个法子,确实将评判标准给量化了,避免了官吏随口断定、赏罚不明的弊病。

  “标准有了,那又如何记录?”荀彧追问,“总不能让每个流民都背着个算筹,自己记自己干了多少活吧?那岂不更乱?”

  “这便是我方才所言,‘以民管民’的用处了。”林阳笑道,“我等不是选出了队长与小队长吗?这记录流民所得积分的差事,便交给他们。”

  “比如城墙需运送土石,令君安排吏员,计好土石筐数即可。”

  “至于哪个流民运了几筐,便由其所管的小队长记录,及时与吏员对上总数。”

  “劳作完毕,由各小队长为自己手下的十户人上报积分,与吏员记录数目一致即可。”

  荀彧连连点头。

  吏员只管好总数,让流民头目自己去记账分配,这又是一个化繁为简,减轻自身压力的妙招!

  “那记录之后,这积分,又有何用?”

  分账是没问题了,但是积分该怎么花?

  荀彧想到这个,赶紧接着问。

  林阳知道关键问题来了,轻轻一笑,又把桌子抹了个干净。

  “令君,且听我说!”
  http://www.abcsee.cc/46620/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