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何雨柱语气诚恳。^
单看谭映雄处理刘东那件事的手段,就足以证明他的本事不小。
^
“最近听说有个案子,有领导在找人,动静不小,你们街道办可有参与?”
^何雨柱故作随意地问。
^
他早就在盘算如何帮谭映雄立功,思来想去,最终选定了这个法子。
^
有位姓周的领导,抗战时将一对儿女托付给一户人家照料,可那户人家转手便将孩子卖给了人贩子,事后却谎称逃难时不慎走失,地点就在京城附近。
^
何雨柱记得,这位大领导每隔几年都会来寻一次,连他们铜锣鼓巷四合院都翻了好几遍。
^
那户人家本就是骗子,自然毫无线索。
^
然而,事情在八十年代有了转机。
^当年走丢的孩子身上有块胎记,随着收音机普及,那位领导动用了全国广播寻人,最终在天津乡间寻到了男孩。
^结果还抓到了人贩子,可惜女孩已经离世,据说是在婆家受尽折磨而死。
^
事情曝光后,群情激愤,那户收养老妇被众人活活……
何雨柱对这户人家记忆犹新,甚至连孩子被卖到天津的模糊地点都有印象,只是一直未能细想。
^近日喝了空间井水,他头脑愈发清明,才逐渐拼凑出更多细节。
^
谭映雄听他提起此事,意兴阑珊。
^
这案子他们街道办查过多次,皆无结果。
^
“过去十几年了,哪还查得出来?前面几次还算认真,现在基本都是应付差事。”
^谭映雄叹了口气。
^
每次无功而返,免不了挨训,而这次若再失败,背锅的恐怕就是他。
^令人头疼的差事,想想便觉窝火。
^
“映雄,这事未必没希望。
^当年我路过那一带,似乎听见贩卖孩子的动静,最近又经过那儿,发现正是收养领导孩子的那户人家。
^你若顺着这条线索查,说不定真能破案升官。”
^
何雨柱本以为谭映雄会半信半疑地试试,却低估了他对仕途的热切。
^
“师兄!此话当真?这么多年过去,你确定没记错?”
^谭映雄一把攥住他的胳膊,眼中燃起灼灼火光。
^
“必须亲自确认这户人家,我才敢下定论。
^你以街道办调查的名义上门,到时候带上我。”
^何雨柱交代道。
^
“现在就出发!”
^谭映雄抓着他的胳膊就要往外走。
^
“后厨还等着开灶...”
^何雨柱为难地看了眼案板。
^
“配菜让马华处理!你配的料包沾鞋底都香!”
^谭映雄抄起菜刀塞进他手里。
^
半小时后,两人站在斑驳的木门前。
^
“郑大娘,我们是来核实1952年走失儿童案的。”
^谭映雄刚掏出证件,门缝里就炸开尖锐的骂声:
“年年翻旧账!那年头满街兵痞子,孩子被拍花子拐了能赖我?!”
^裹着蓝布头巾的老妇挥舞着扫把,唾沫星子溅在门框上。
^
五分钟后,两人在巷口槐树下停住脚步。
^
“她在掩饰。”
^何雨柱指尖碾碎一片槐叶,“当年就是她经手把孩子卖到天津郊外,村名我得再想想。”
^
谭映雄脖子上的青筋突突直跳:“师兄!这事要成了,我......”
^
“证据呢?”
^何雨柱按住他肩膀,“先回厂里,别惊了蛇。”
^
民族饭店后厨,何雨柱掂勺时,四合院正飘着豆香。
^
“爸,尝尝新摘的绿豆。”
^谭映茹捧着的粗瓷碗突然晃出波纹——何大清接碗的手莫名一颤。
^
“这豆子...”
^他含在舌底细细咀嚼,“留半斤给我。”
^
墙角麻袋旁,何大清捏起颗滚圆的豆子对着光:“山里那三分自留地,该换茬了。”
^
在乡下偷偷种地,年底这节骨眼上可不行。
^谭映茹面带忧色:“万一被抓到,会不会出事?”
^
“放心,这地方隐蔽得很,没人能发现。
^再说我跟 ** 种的都是些调料,又不是粮食,即便有人知道,也没人在意。”
^
“那就好。”
^
正说着,何雨水从外面回来。
^
何大清一瞧见女儿,便想起自己攒的钱全在她手里,心里盘算着讨些回来。
^有了钱,他就能接济村里那个俏寡妇了。
^
何雨水刚踏进门,见着父亲本是欢喜,可他那热切的眼神让她心里咯噔一下。
^
等谭映茹收了绿豆汤碗离开,屋里只剩父女俩时,何大清开口了:“雨水,上回你从这儿拿的钱……还剩吗?”
^
“没了。”
^何雨水脱口而出,快得何大清都没反应过来。
^
“一点都没剩?那小黄鱼呢?能不能先给爸应应急?”
^何大清语气软了几分。
^
“小黄鱼也被哥哥拿走了,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何雨水说着,手心微微冒汗。
^她其实藏了些,但头回撒谎,心怦怦直跳。
^
幸好谭映茹在厨房喊她:“何雨水,来洗碗!”
^
“来啦!”
^她如蒙大赦,一溜烟跑了。
^
夜里。
^
何雨柱到家见着何大清,并不意外。
^谭辉写信的事他早知情,师徒俩早料到这信一送,何大清准会回京。
^
“白寡妇公审完了,白一虎明天枪决,白小梅判三年。”
^
这消息还是何雨柱特意去派出所问的。
^对白一虎的下场,他毫不同情。
^上辈子白家兄弟把何大清扫地出门,与棒梗一路货色——吸 ** 的血,再一脚踹开。
^正因受过棒梗的 ** ,这辈子他恨透了这类白眼狼。
^
何大清本想找白小梅问个明白,可人都进去了,只好作罢。
^
“易中海呢?啥时候能放出来?”
^他憋着火,揍不了白家人,总得拿易中海撒气。
^
“说不准。
^他这案子可大可小,要是能立功,兴许关几年就出来。
^不过……”
^何雨柱顿了顿,“也可能挨枪子儿。”
^
何大清一肚子气没处撒,结果仇家全蹲了号子。
^
这让他憋闷不已,仿佛蓄势已久的重拳砸在了棉花上。
^
事已至此,人也进去了,只能明日去白一虎的枪决现场瞧瞧,好歹能解解心头郁气。
^
柱子,手头宽裕不?借点...哎哎...柱子你别走啊!就借点路费...
同一时刻,秦淮茹的老家。
^
自打回了村,秦淮茹压根没去派出所销案,刚踏进家门就被锁了起来。
^
秦家人立刻通知方大福来接人,借口编得漂亮,说秦淮茹是舍不得闺女,进城接孩子去了。
^
只要方大福不介意秦淮茹带女儿过门,随时都能来接亲。
^
方大福天生没有生育能力,对带个闺女这事儿倒不介意。
^虽说方家不少人说闲话,担心城里待过的秦淮茹在乡下待不长,可架不住方大福铁了心要娶,还特意请瞎子合了八字。
^要不是算日子耽搁了,秦淮茹早被塞进方家洞房了。
^
妈!求你放我回城,我厂里还有工作,往后每月都给你寄钱...秦淮茹拍着门板哀求赵小妹。
^
省省力气吧,全村人都盯着呢。
^就算我答应,你问问院外那些叔伯兄弟答不答应?赵小妹指着屋檐下蹲着的几个男人,都是秦家的族亲。
^
你们这是包办婚姻!妇联饶不了你们!见软的不行,秦淮茹搬出了 ** 锏。
^
彩礼是你亲手接的,媒人能作证,谁管得着?赵小妹把饭盆往桌上一墩,四面都有人守着,老老实实当新娘子吧!
听着院墙外此起彼伏的谈笑声,秦淮茹瘫坐在炕上。
^这回真是把自己作进了死胡同。
^
想到今后要顶着日头挑粪施肥,眼泪止不住往下淌。
^她死也不要再碰锄头!
天刚蒙蒙亮,方大福就来领人了。
^
秦淮茹异常温顺地跟着走——在秦家逃不掉,到了方家可未必。
^她盘算着用些手段总能脱身。
^
这心思早被赵小妹看透。
^趁着方大福套驴车的功夫,赵小妹塞去一捆麻绳:人交给你了,这绳头她认得,就说是我让你捆的。
^记住,半文钱都不能经她手,也别让她见旧相识。”
能不能拴住这匹野马,就看你的本事了。”
方大福将麻绳往腰间一掖,目光扫过秦家众人:事儿已经办到这个份上,总该相信我们不是图你们那点钱了吧?秦淮茹和娘家的纠葛,他早已摸得门儿清。
^
秦淮安的房子照旧还给你们,往后咱们还是一家人。”
方大福对着秦家人扯出个淡淡的笑。
^赵小妹拍着大腿直嚷:好好好,真是个打着灯笼难找的好女婿!
院门外,秦淮茹尚不知母亲和方大福合计着怎么拿捏她,心里正盘算着怎么糊弄方大福脱身。
^可带小当一起走却是个难题——若把孩子撇下独自回京城,贾张氏那关肯定过不去。
^
方大福领着接亲队伍过来时,秦淮茹还在出神。
^横竖都是二婚,又有先前那些龃龉,两人连仪式都省了,径直进了方家院子。
^结婚证的事,按乡下老例,往后补办也不迟。
^
刚进屋秦淮茹就软着声气试探:大福,我在京城还有份工,想回去把工作转手再回来......说着眨巴着眼望着方大福。
^不料对方突然抽出腰间麻绳,惊得她汗毛倒竖。
^
媳妇儿别怨我,方大福手上不停,你娘早料准你要跑。
^这回要再让你溜了,我和族里老少的脸往哪搁?说话间已把人按在椅子上捆结实。
http://www.abcsee.cc/46645/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