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刘工让传话员通知石匠师傅们暂时避开。

  他仰头观察良久,又迅速后退几步。

  对照整座雕塑的比例,审视那颗修改后的纽扣。

  随后他快步走回来,紧紧握住闫奇的手,激动地说:

  “真的有变化,真的有变化啊!”

  “现在看,那颗纽扣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了。”

  “从整体比例来看,这颗纽扣也比之前合适了很多。”

  “真是奇怪,明明是严格按照比例尺雕刻的,为什么效果却不达标呢?”

  闫奇解释道:

  “这是因为人的视觉神经系统存在一定的偏差。”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近大远小这个概念。”

  “是真的物体变大或缩小了吗?不是,是眼睛产生的‘误差’,让物体看起来发生了变化。”

  “在这里,也是因为人眼误差的结果,才让我们觉得那颗纽扣的尺寸看起来不太合适。”

  “再加上我之前所说的,阳刻的雕刻手法并不适用于雕像的每一个部位。”

  “大体轮廓固然可以用阳刻,但在细微之处,尤其是不显眼的地方,本应隐藏的角度却被突显出来,自然就显得突兀了。”

  刘工向闫奇竖起大拇指,赞叹道:

  “闫大师果然厉害,这么精准地解决了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闫奇微笑着摆了摆手:

  “这仅仅是开始,后面还有步骤要完成。”

  刘工露出困惑的表情,追问道:

  “难道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从远处观察已经相当完美了。”

  闫奇解释道:

  “稍后你就会注意到,这枚纽扣会变得更加不起眼。”

  说罢,他提高声量指示:

  “各位师傅,请用刻刀在刚才打磨的弧面上,顺着顺时针方向雕刻螺旋纹路。

  务必使用最细的刻刀,纹路要浅,范围不要超过横放一根手指的宽度。

  具体尺度还请各位师傅灵活掌握。

  现在开始操作,务必保持专注,任何失误都会导致这枚纽扣乃至整座雕像前功尽弃。”

  在刘工的特别要求下,闫奇的指示被完整传达给工匠们。

  经历过先前教训的石匠们再不敢怠慢,特别是刘工最后的警告格外严厉:

  “谁要是擅作主张毁了这枚纽扣,就准备去坐牢吧!”

  工匠们深知这位不修边幅的刘工在工程界的威望,因此工作起来格外谨慎。

  他们反复测算,缓慢而细致地雕刻着螺旋纹路,

  确保上下左右的纹路能够自然衔接。

  最终完成的纹路深度,仅相当于指甲的薄度。

  在刘工的严格监督下,工匠们按照闫奇的指导,

  成功在石像纽扣外围刻上了螺旋纹路。

  虽然纹路几不可辨,但站在石像下方的刘工却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此刻即便不退远观察,也能明显感觉到纽扣不再突兀。

  “闫大师,这究竟是什么原理?

  从这个距离根本看不清那些纹路,

  为什么刻上之后纽扣就变得如此自然协调?”

  闫奇耐心解答:

  “还记得我之前说的视觉误差吗?

  之前调整弧度和现在雕刻纹路,都是基于这个原理。”

  他接着举例说明:

  “刘工应该见过海蚌或河蚌吧?”

  “小时候太调皮了,天热了就总爱往水边钻。”

  “那会儿也捡了不少河蚌回来。”

  “让它们吐干净沙子,就能下锅炒了吃了。”

  “虽然比不上那些海味,但小时候能解解馋,也算是难得的美味了。”

  闫奇笑着点头:

  “那就好说了。”

  “不管是海里的还是河里的蚌,壳都会随着时间慢慢长大。”

  “就像树的年轮,一圈一圈的。”

  “不过你有没有注意到——”

  “如果不特别去观察那些纹路,你可能会觉得蚌壳的表面特别光滑圆润。”

  刘工眼睛一亮,顺势接道:

  “这难道就是视觉上的误差?”

  “可为什么明明有纹路,看起来却那么光滑呢?”

  闫奇本来想把视觉误差的原理仔细讲一遍。

  但想了想,还是决定不深入。

  有些东西讲得太复杂,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只要让刘工明白,为什么纽扣刻了纹路就显得圆润就够了。

  “刘工,这其实主要是平面视角和立体视角的差别。”

  “你想想,蚌壳的纹路是不是让表面有了立体感?”

  “这颗纽扣也是一样,螺旋的纹路让平面的纽扣看起来立体了。”

  “原先的弧度就显得更饱满。”

  “这种视觉误差,能让平面图案看起来像立体的。”

  如今利用视觉误差画出立体图,已经不少见了。

  就是让人在视觉上产生立体的错觉。

  刘工听完,连连拍手称妙:

  “妙,真是妙啊!”

  “不愧是闫大师,出手就见真章。”

  “大师,我代表整个工程队感谢您!”

  闫奇笑着摆摆手:

  “客气话就免了,要谢不如来点实在的。”

  他心里还指望中午能蹭顿好饭。

  也不枉他费这番口舌。

  谁知刘工直接开口:

  “为了感谢大师救场,今天的工钱给您翻倍,就当是奖金了。”

  闫奇一愣,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奖金?我可没说要这个啊……

  不过,工钱翻倍……

  那可就是二百块了。

  在红星轧钢厂,一个月工资加奖金,也不过这个数。

  就这么一眨眼的工夫,闫奇连手都没动,二百块钱竟然轻松到手了?

  不管闫奇信不信,收工的时候,他确实揣了一沓钞票进兜里。

  这年头的钱面值小,二百块实实在在就是一沓。

  中午那顿饭也格外丰盛。

  虽说是在荒郊野外的工地,可刘工一带头,开个小灶再简单不过。

  工程队的厨师手艺不错,炒了三个小炒,虽不如饭堂里那么精致,可比工人们吃的大锅菜要讲究多了。

  闫奇吃得有点不好意思,总觉得自己占了便宜。

  刘工平时大概也不常开小灶,三个菜他吃得飞快。

  这位领导真不容易,事事都亲临一线,连吃饭也不搞特殊。

  那个年代的人,精神面貌实在令人敬佩。

  当然,有人精神崇高,也有人道德败坏,比如四合院里那群“禽兽”

  刘工对闫奇的“实力”

  赞不绝口,吃饭时不断问这问那,多是工程相关的问题。

  闫奇就挑自己知道的,简单答了几句。

  结果这一答,刘工看他的眼神更加灼热,甚至让闫奇有点发怵。

  “闫大师,以您的天赋,待在我们这工程上实在屈才了。”

  “正好我认识一位燕京的老师傅,他是做京宫园林修复的,回头介绍你们认识。”

  闫奇心里一动,问道:“工钱怎么样?”

  刘工笑着回答:“保您想不到,总之比这儿强。”

  “而且那可是个大工程,能长年累月地干。”

  “有这能力,我真建议您去试试。”

  闫奇立马就心动了。

  赚钱嘛,在哪不是赚?何况钱更多,干嘛不去?

  下午,吃饱喝足的闫奇总觉得占了人家太多便宜,怕这钱拿得不踏实,就亲自上手干了起来。

  早上他修改雕像纽扣那事,已经让不少石匠心服口服。

  都是行内人,大家心里清楚,那个细节问题困扰他们不是一天两天了。

  闫奇一来,没怎么动手就轻松解决,这本事,谁不服?

  下午,闫奇亲自上阵,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什么叫绝活。

  收工后,闫奇心满意足地把工钱揣好,坐上专车返回燕京。

  刘工本想留他住下,但他放心不下家里的闺女,便直接回了四合院。

  一进院子,吵闹声又传了过来——得,又是一场闹剧。

  闫奇下了国产轿车,和穿绿军装的司机约好明天同一时间来接,随后走向闹哄哄的院子。

  才进大门,就看见一群人围在他家门口议论纷纷。

  走近一听,满院的人正七嘴八舌地对冉老师说着:

  “冉老师,这姓闫的真不是个东西!”

  “没错,他根本配不上你。”

  “选人得慎重啊,闫奇可不是什么好人选。”

  “昨天和贾张氏婆媳吵了几句,就把人送进巡捕房了。

  这样的人,心肠能好到哪去?”

  “就是,这人还钻钱眼里了。

  不知从哪托关系找了个大老板,一天挣一百块的工作,他也配?”

  “我看啊,准是靠走关系、耍手段才占的便宜。”

  “冉老师,这种投机取巧、认钱不认人的,会对你好吗?”

  “哼,难怪他一个乡下人,能带着四个丫头来燕京落脚。”

  “八成是把老婆扔了,自己进城托关系,才弄到这独门独院。”

  “说得对!你们想想,姓闫的会医术、会泥瓦工、木工,连石匠活儿都能干。”

  “这么全能的人,能安分过日子吗?要不怎么不带老婆,只带丫头进城?”

  “是啊,一口气生四个丫头,没点底气的穷人家谁敢这么生?”

  “冉老师,这种人太势利了,平时对邻居什么态度,你也看得出来。”

  “他把贾张氏婆媳送进去也就罢了,贾家那三个孩子饿成那样,他都不管。”

  “明明是他害得院里最可怜的一家人成这样,现在却铁石心肠不管孩子。

  这种人,能给你好日子过吗?”

  “冉老师,你得慎重啊!看看我们院的傻柱,人多老实、热情善良,要不你考虑考虑他?”

  接着,就听见傻柱大言不惭地接过了话。

  “那个……我是红星轧钢厂的七级厨师长。”

  “平时天天和好吃的打交道,跟着我,你肯定吃喝不愁。”

  “我也会对你好的,冉老师,你多考虑一下。”

  幸好闫奇这时候回来了,把那些闲言碎语都听在耳里。

  不然,他都不知道这些人背地里怎么编排他。
  http://www.abcsee.cc/46698/2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