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新厨房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翌日清晨。

  季知棠早早来到铺子查看进度。季森和老钟依旧是从后门进出,但搬抬大件木料、砖石时,不可避免地需要穿过铺面,扬起灰尘,速度也受了些影响。她微微蹙眉,这样下去,既影响工期,又怕灰尘沾染了食材。

  正思忖间,两个熟悉的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棠表妹!”

  “棠表姐!”

  正是二舅胡豆的大儿子,表哥胡禄和大舅胡瓜的二儿子,表弟胡寿。胡禄十六岁年纪,胡禄机灵,眼睛滴溜溜转;胡寿十二岁,但继承了胡瓜的壮实,憨厚中透着股力气。

  “禄表哥!寿表弟!你们怎么来了?”季知棠惊喜道。

  胡禄笑嘻嘻地说:“我爹和二叔听说你家铺子要大修,怕你家小叔人手不够,特意让我们兄弟俩过来搭把手!力气活,搬搬抬抬的,尽管吩咐!” 胡寿也用力点头,拍了拍结实的胸膛。

  季知棠心头一热,胡家这份情谊,真是雪中送炭!她忙道:“太好了!正缺人手呢!工钱…”

  “哎!提什么工钱!”胡禄立刻摆手打断,笑容狡黠,“表妹,我们可是听说了,你做的饭,比城里大酒楼都香!管我们兄弟俩几顿饱饭,就当工钱了!成不?”

  季知棠看着他们期待的眼神,忍不住笑了:“成!管够!管好!”

  胡禄和胡寿的加入,如同给工程注入了强心剂。胡寿力气大,一人能扛两人份的砖石木料,大大减轻了季森和老钟搬运的负担。

  胡禄则机灵勤快,递工具、和泥灰、打下手,眼里有活,手脚麻利。老钟负责最精细的定位、砌筑、找平,季森统筹全局,四人配合默契,工程进度肉眼可见地快了起来。

  季知棠也信守承诺,在伙食上毫不吝啬。中午借用江慧家的灶,变着花样犒劳这几位功臣。红烧鱼块、酱爆鸡丁、蒜蓉时蔬、莲藕排骨汤……鸡鸭鱼肉轮番上阵,分量十足,味道更是没得挑。

  连一向沉闷的老钟,扒饭的速度都明显快了几分,偶尔还会对某道菜微微颔首,表示赞许。

  短短十日。

  当最后一块青砖在灶台沿口砌平,老钟用抹子细细压光收口;当最后一块厚实的松木板在备餐台上钉牢,胡禄用砂纸打磨掉毛刺;当那几个带盖的锡罐和陶瓮稳稳当当摆上靠墙的木架……焕然一新的厨房和后院,如同被施了魔法般,呈现在季家人眼前。

  季知棠仔细清点了材料费和工钱。季森和老钟各做了十日,工钱都是二两银子。胡禄和胡寿干了十日力气活,季知棠执意各给了五百文的大红包。加上各类砖石木料、铁件、锡罐陶瓮等材料费,拢共花费八两四钱银子。

  比预算的十两,足足省下了一两六钱!

  季知棠将工钱和红包一一递到四人手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小叔,钟师傅,禄表哥,寿表弟,这些天辛苦你们了!这点心意,务必收下!”

  季森连忙摆手道:“棠姐儿,这工钱本就是我该得的,这额外的红包就不必了,你一个姑娘家操持这些也不容易。”老钟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季姑娘,我们做这活本就是分内之事,这红包受之有愧。”

  胡禄和胡寿听季森和老钟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胡寿挠挠头道:“表妹,我们也没干啥大事,这红包太贵重了。”胡禄也拍着胸脯说:“表妹,要不这红包你收回去,以后有啥力气活,尽管招呼,我们肯定不含糊!”

  季知棠笑着摇摇头,真诚地说:“小叔,钟师傅,禄表哥,寿表弟,你们就别推辞了。这些日子你们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若是没有你们,这活哪能干得这么顺利。这红包就当是我对你们的一点感谢,一定要收下。”

  季森和老钟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银子,都有些动容。胡禄和胡寿摸着那厚实的红包,更是喜笑颜开。胡禄拍着胸脯:“表妹,以后有啥力气活,尽管招呼!”

  “歇业三日,新店开张,敬请期待!”

  一张用季知舟端正小楷写就的告示,贴在了“季家卤肉卷”紧闭的门板上。

  告示前,刚下工的赵大力瞪着牛眼,嗓门洪亮:“嘿!季小娘子!可算要搬进去了!早该如此!省得老天爷一掉眼泪,我老赵就断了粮!” 他拍着肚皮,一副“深受其害”的委屈模样。

  季知棠正在铺子里做最后的清洁,闻声笑着打开一条门缝:“赵大哥放心!新店开张,保管有惊喜!到时候请您来尝尝新添的吃食,给您留最好的位置!”

  “新吃食?”赵大力眼睛瞬间亮了,如同探照灯,“成!一言为定!开业那天,我老赵第一个到!” 他心满意足地晃着膀子走了,仿佛已经预定了头彩。

  送走这位忠实拥趸,季知棠看着焕然一新的铺面,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干劲。

  翌日,天蒙蒙亮。

  季家小院里,最后一点家当被装上雇来的牛车。被褥、衣物、锅碗瓢盆,还有季知舟视若珍宝的书箱。何氏锁上那间承载了太多艰辛与温情的旧屋院门,眼中虽有眷恋,更多的却是对未来的希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牛车吱呀呀驶向桃源镇。当“季家铺子”崭新的门板被彻底推开时,清晨的阳光毫无阻碍地涌入,照亮了这片脱胎换骨的空间。

  季知舟是第一次完整地看到新铺子的全貌,饶是他性子沉稳,眼中也忍不住流露出惊叹。

  前厅: 昔日布庄的痕迹已荡然无存。青石板地面被冲刷得光可鉴人,反射着清亮的光。空间敞亮开阔,临街的窗户糊着新纸,透进柔和的光线。最显眼的,是靠里侧墙角摆放的一副宽大的长条桌,配上四条结实的长凳,能轻松容纳七八人同时就餐。

  周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四张方桌,每张方桌配着四条短凳,桌椅皆是新打的松木,散发着淡淡的、令人安心的木料清香。

  大厅尽头靠后墙处,便是厨房的“门面”——传菜口。墙面上凿出一个方方正正的洞口,宽一尺二寸,高八寸,如同一个精致的画框。

  洞口内外两侧都钉着厚实光滑的木板作为台面。内侧台面与窗口上沿齐平,显然是厨房内递出餐食的地方;外侧台面稍矮些,更便于外面的人取用。此刻这里空着,但季知棠仿佛已经看到热腾腾的卤肉卷和卤味从这里源源不断地传递出来。

  传菜口右侧,是一扇轻便的帘子,通向厨房。季知棠推开帘子。

  厨房: 十五六平方的空间,被规划得紧凑而高效,每一寸都物尽其用。最抓人眼球的,是紧邻传菜口右侧那座敦实的三眼大灶台!

  青砖砌就,泥灰抹缝,灶口开在外侧,三个圆圆的灶眼上此刻空着,但可以想象日后架上铁锅,柴火熊熊时火力全开的景象。灶台背后,倚墙立着一张又宽又长、厚实平整的大木案台,足够两人并肩操作,切菜配菜,互不干扰。

  靠里侧的墙壁,则被几层结实的木架充分利用。上层几个带盖的锡罐擦得锃亮,分门别类存放着八角、桂皮、花椒等香料;中层是几个半人高的陶瓮,瓮身上贴着醒目的红纸,分别写着“米”、“面”、“豆”;下层堆放着几个竹编大篓,里面已经放了些新鲜的菘菜、萝卜。

  水缸稳稳地卡在墙角,旁边甚至还有一个专门放柴火的角落。整个厨房虽小,却井然有序,干净利落。

  钟师傅的巧思在细节处闪光:在靠近屋顶的房梁上,悬挂着几根带滑轮的细木杆,杆上吊着竹篮。季知棠轻轻拉动一根垂下的细绳,一个竹篮便稳稳降下,里面装着晒干的香菇和笋干。“妙啊!”季知棠由衷赞叹,不用时升起,丝毫不占下方宝贵的空间。

  推开厨房后门,便是后院。

  青石板铺就的小径蜿蜒向前,将不大的院子分成几个区域。院子深处,一扇糊着新纸的木窗朝南开着,门前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是留给何氏和季知蘅的房间。

  紧挨着后门的一间小屋,窗户朝东,清晨第一缕阳光便能洒入,书桌靠窗摆放,正是为季知舟准备的清静书房。

  另一间与书房大小相仿的小屋,窗户朝南,正午阳光充足,则是季知棠的闺房。

  院子中央,那口老井的石台被冲洗得发白,旁边一棵不算高大的柿子树舒展着枝叶,投下斑驳的凉荫,为这方寸小院平添了几分生机与烟火气。

  何氏、季知蘅、季知舟站在院中,看着眼前这曾经破败、如今却焕然一新、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家,心中百感交集。从寄人篱下、债台高筑,到如今拥有了自己的铺面和安身之所,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梦幻。
  http://www.abcsee.cc/46792/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