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寒风暖衣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朱棣的将令,如同一阵烈风,从永平府席卷回北平。

  燕王府护卫指挥使不敢有片刻耽搁,带着燕王的手令日夜兼程,奔回了北平。

  然后,他做了一件让整座北平城都为之震动的事。

  燕王府,那座平日里戒备森严、代表着北方最高权力的府邸,中门大开。

  一箱箱贴着封条的黑漆木箱,被卫士们从幽深的府库中抬了出来,沉重的箱底在石板路上拖出刺耳的摩擦声。

  箱盖撬开,珠光宝气瞬间刺痛了围观者的眼。

  前朝皇帝御赐的九龙玉如意、名家手笔的绝版字画、通体碧绿的夜明珠。

  甚至还有几件朱棣平日里最爱把玩的皮裘,那是从漠北弄来的上等黑貂皮,乌黑油亮,不沾片雪。

  此刻,这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珍宝,像是寻常货物般被堆在王府前的广场上。

  王府总管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对着闻讯赶来的北平富商们,用尽气力高声宣布:

  “奉燕王殿下令!王府所有珍藏,今日尽数变卖!”

  “所得银钱,不入王府一分一毫,全用于为前线将士购置粮草冬衣!”

  消息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燕王殿下,竟要变卖家产去养活军队?

  这可是闻所未闻。

  那些消息灵通的商贾巨富立刻嗅出了其中的味道。

  燕王这是被朝廷逼到了绝路。

  他们既想趁机将那些皇家珍宝收入囊中,又怕因此得罪了南京那位。

  就在众人交头接耳、犹豫不决之时,一个身影排众而出。

  是北平城最大的粮商,姓张,人称张百万。

  他走到总管面前,深深一揖及地。

  “王爷为国征战,毁家纾难,我等北平子民岂能袖手旁观!”

  “小人愿将粮仓中所有存粮,共计五万石,全部捐献给王爷!”

  他顿了顿,声音掷地有声。

  “分文不取!”

  所有人都呆住了。

  五万石粮食,那几乎是张百万大半的家当。

  他就这么眼都不眨地捐了?

  有了张百万带头,其余的富商权贵也坐不住了。

  他们知道,这是向燕王表忠心的最好时机。

  今日出一点血,将来燕王若是得势,回报的便是泼天富贵。

  “我捐一万匹棉布!”

  “我出银五千两!”

  “城西刘家,愿出大豆三千石!”

  一时间,捐钱的、捐粮的、捐布的,络绎不绝。

  一场变卖会,硬生生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大会。

  朱棣在北平经营多年,根基深厚。

  他这一登高呼号,整个北方的资源都开始向他一人倾斜。

  ……

  秋风裹挟着寒意,一天比一天刺骨。

  永平府大营里的气氛,也一天比一天压抑。

  粮食越来越少。

  士兵们每日的饭食,从干饭变成了稀粥。

  是那种清得能照见人影,碗底只有几粒米在打转的稀粥。

  人一饿,心里就容易长草。

  “搞什么名堂?每天累得像狗,就给咱们喝这个?”

  “听说了吗?朝廷根本就没拨粮下来,咱们成没人要的野种了!”

  “再这么下去,没等见着蓝玉,咱们就先饿死在这了。”

  类似的抱怨,开始在军营各个角落里悄悄蔓延。

  丘福对此心急如焚。

  他好不容易才把手下那帮刺头练服帖了,可现在,刚刚凝聚起来的士气眼看就要被饥饿冲散。

  他几次想去找朱棣,却都被亲兵拦在了帅帐外。

  朱棣有令,任何人不许再提粮草之事。

  这一天傍晚。

  刚刚结束操练的士兵们正有气无力地围在一起,喝着那清汤寡水。

  突然,营门外传来了一阵沉重的车轮轰鸣声。

  “开饭了!弟兄们!吃肉了!”

  一个粗犷的嗓门由远及近,撕破了营地的死寂。

  士兵们纷纷探出头去。

  只见一辆又一辆装满了粮食的大车,正源源不断地驶入营中。

  车队后面,还跟着上百头肥壮的猪羊。

  伙头军们手起刀落,很快,空气中便飘起了久违的肉香。

  整个军营,瞬间活了过来。

  “有肉吃!有肉吃了!”

  “快!拿碗来!”

  士兵们扔掉手里的粥碗,疯了一样朝着伙房的方向涌去。

  那一天,十几万大军吃上了自溃败以来最丰盛的一顿饱饭。

  白花花的大米饭管够,炖得烂糊的猪肉管饱。

  许多士兵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眼泪混着油水往下淌。

  朱棣就站在高高的望楼上。

  他看着下面那片欢腾的景象,脸上却没有半分笑意。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天气转凉了,寒冬将至。

  这些多来自南方的士兵根本扛不住北方的严寒,若是没有冬衣,一场大雪就能让这十几万大军垮掉一半。

  他在等第二批物资。

  又是半个月过去。

  终于,在第一场寒流到来之前,数百辆满载棉花和布匹的大车抵达了永平府。

  朱棣立刻下令。

  全军上下,无论官兵,全部放下操练,拿起针线。

  自己动手,缝制冬衣!

  于是,永平府大营里出现了一幕千古奇观。

  十几万五大三粗的糙汉子,一个个笨手拙脚地摆弄着手里的针线。

  营地里,被针扎到手的咒骂声此起彼伏。

  缝出来的棉衣也是千奇百怪,有的袖子一边长一边短,有的领子歪到了肩膀上。

  但没有人笑话谁。

  他们知道,这是自己的救命衣。

  又过了几天,第一批赶制出来的粗布棉衣发了下来。

  虽然做工粗糙,针脚歪扭,像一件件臃肿的布口袋。

  但当士兵们穿在身上时,却感觉到了一股实实在在的暖意。

  那棉花填充得厚实,那布料虽粗,却能挡住刺骨的寒风。

  朱棣亲自来到了校场上。

  北地寒风凛冽,他只穿了一件单薄的王袍,亲自将一件件缝制好的棉衣发放到士兵手中。

  他走到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年轻士兵面前。

  那个士兵激动得手足无措,嘴唇都在发抖。

  朱棣笑了笑,亲手帮他把那件丑陋的棉衣穿上,又仔细帮他系好了领口的布扣。

  “穿上吧。”朱棣的声音很温和,“丑是丑了点,但暖和。”

  他又拍了拍那个士兵的肩膀。

  “朝廷有朝廷的难处,他们顾不上咱们。”

  “没关系。”

  朱棣提高了声音,确保周围所有的人都能听到。

  “本王就是砸锅卖铁,也绝不让任何一个跟着我朱棣的弟兄,挨饿受冻!”

  这句话,像一股热流,瞬间烫过在场每一个士兵的心口。

  那个年轻的士兵,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他看着眼前这位与他们同甘共苦的亲王,嘴唇哆嗦了半天,猛地跪倒在地。

  “殿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哭腔,“我……我们不是人!”

  “您为我们变卖家产,我们还在背后说您的风凉话!我们该死!”

  说着,他竟抬手狠狠抽了自己一个耳光。

  “啪”的一声脆响,让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紧接着,他身后的士兵“扑通”“扑通”地跪下了一大片。

  他们都想起了前些日子私下里的那些牢骚。

  此刻,脸上火辣辣的,只剩下无尽的羞愧。

  “愿为燕王效死!”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喊了出来。

  “愿为燕王效死!”

  “愿为燕王效死!”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瞬间响彻整个校场,汇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

  他们喊的,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大明威武”。

  而是“为燕王效死”。

  高台之上,一直侍立在旁的姚广孝,看着眼前这一幕,捻着胡须,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http://www.abcsee.cc/46978/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