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科教兴邦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狼牙堡的议事厅内,炭火噼啪,茶香袅袅。诸葛亮新官上任,并未急于提出惊世骇俗的奇谋,反而将一份书写工整的条陈,呈到了杨帆面前。条陈的标题颇为新颖——《论教化与格物之于立邦根基疏》。杨帆展开细看,条陈开篇并未谈论军事战略,而是直指根本:“国之将兴,必贵师而重傅;邦之欲强,必使民智而器利。今狼牙堡地不过一县,民不过数万,甲兵虽锐,然根基尚浅。若欲图长远,与群雄逐鹿,非仅恃兵戈之利,更需人才之继,技艺之新。”
他继续往下看,诸葛亮的核心主张是:兴办“官学”,系统培养人才。
“……当于堡内及各乡,择地设立官学,蒙童八岁即可入学。初授识字、算数、书写,明事理,知廉耻。待其根基稍固,则需分而教之:有志于玄道者,可授基础吐纳、蛮牛锻体等法门,虽未必人人成材,然广撒网之下,必有遗珠,可为我军修士之后备;有心于匠作者,则授以度量、几何、材料辨识,乃至引导其观摩铁冶、木工,激发巧思,或可出良匠,改进军械农具,事半功倍;即便资质平庸者,通文识数,亦可为吏员、账房,充实地方……”
条陈中还详细规划了师资来源(可征召投效文人、军中受伤退役的识字符官)、经费筹措(由堡内财政专项拨付,鼓励富户捐资助学)、以及激励措施(学业优异者,可减免其家赋税,或直接擢用为吏)。
杨帆看完,久久不语。他来自现代,深知教育和科技的力量,只是此前一直挣扎于生存边缘,无暇他顾。如今诸葛亮此举,可谓深合他心,且想得更为周全、系统。这不仅仅是办几个学堂,而是为狼牙堡的未来,铺设一条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血脉!
“孔明此议,高瞻远瞩,乃百年大计!”杨帆放下条陈,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只是……此举耗费颇巨,且见效缓慢,恐军中或民间,会有非议,认为不如多打造几副铠甲,多招募一些兵卒来得实在。”
诸葛亮羽扇轻摇(他已自行制作了一柄),从容应道:“主公明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短期来看,确不如增兵利械效果显着。然,一支军队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刀锋之利,更在于士卒是否明理知义,军官是否通晓谋略。一件器械的改进,可能源于某个匠人灵光一闪,而系统的格物之学,却能催生无数灵光。”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坚定:“更何况,此举能收天下寒士与庶民之心。使百姓知,在狼牙堡,其子孙后代,亦有通文习武、改变命运之机!此民心所向,无形之力,远胜十万甲兵!至于耗费……亮可设计一套简易课本,并亲自培训首批师资,力求节俭。且,教育本身,亦是一种投资。今日投入一钱培养一童,他日其或可为堡创造十钱、百钱之价值。”
贾诩在一旁默默听着,此时也缓缓开口:“文和以为,孔明之策,利在长远。乱世争霸,如同弈棋,不能只看眼前一步。培养人才,如同蓄养死士,不过此‘死士’所效忠者,乃我狼牙堡之理念与秩序。可先行试点,于堡内及一两个条件较好的乡设立官学,观其成效,再行推广。亦可借此,甄别、笼络境内有潜力的少年,使其自幼便沐浴主公恩德。”
张玄亦是抚掌赞同:“主公,此乃固本培元之良策!教化之行,可使《狼牙律》更易深入人心,使民知法守礼,减少纷争。亮愿全力协助孔明,筹措此事。”
见核心谋臣皆赞同,杨帆不再犹豫,当即拍板:“好!即日起,由孔明总领‘教化格物’之事,张玄先生协理,贾诩先生从旁参赞!所需钱粮,单独列支,优先保障!首先在狼牙堡内及东乡、南乡,设立三所官学,先行试点!”
政令一出,在狼牙堡内部确实引起了一些波澜。一些思想保守的将领如周丕,私下嘟囔:“让娃娃们去耍笔杆子,能顶啥用?不如跟着俺练斧头实在!”但出于对杨帆和诸葛亮的信任,他们并未公开反对。
而更多的中下层民众,尤其是那些饱经战乱、深知读书不易的贫苦百姓,则对此举充满了感激与期待。
政令执行的效率极高。狼牙堡内,一座废弃的仓库被迅速清理改造,挂上了“狼牙堡第一官学”的牌匾。诸葛亮亲自编写了蒙学教材,内容深入浅出,不仅有三字经式的启蒙语录,还有简单的算术应用题,甚至穿插了一些狼牙军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故事,潜移默化地进行忠诚教育。
他从投效的文人中挑选了数名品性端正、耐心细致者,亲自培训,传授教学方法。同时,也邀请了杨林麾下的一位老工匠,定期去学堂给孩子们展示一些有趣的器械原理,激发他们对“格物”的兴趣。
开学那天,场面颇为感人。许多衣衫褴褛的父母,牵着同样面黄肌瘦的孩子,早早地等在了学堂门外。他们眼中闪烁着希冀的光芒,仿佛看到的不是一所学堂,而是子孙后代摆脱贫困与卑微的希望。
一个瘦小的男孩紧紧攥着母亲粗糙的手,怯生生地问:“娘,俺……俺真的可以进去念书,不花钱?”
他母亲含着泪,用力点头:“嗯!堡主大人和诸葛先生是活菩萨!娃儿,你要好好念,给爹娘争气,将来……将来也像诸葛先生那样有出息!”
类似的对话,在许多家庭中发生。
杨帆和诸葛亮站在不远处,看着那些涌入学堂的孩童,看着他们好奇而渴望的眼神,心中都充满了成就感。
“孔明,你看这些孩子,”杨帆轻声道,“他们之中,未来或许会出现治世能臣,或许会出现沙场名将,或许会出现巧夺天工的匠师……今日我们种下的,是希望的种子。”
诸葛亮颔首,目光悠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主公,今日之学子,便是明日支撑我狼牙堡屹立于玄荒之巅的栋梁。此乃真正的不朽功业。”
朗朗的读书声,第一次从这所新兴的官学中传出,与军营的操练声、工坊的敲打声、市集的喧闹声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成狼牙堡走向强盛的序曲。
科教兴邦,虽道阻且长,但第一步,已然迈出。这潜移默化的力量,终将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推动狼牙堡前行的磅礴江河。
http://www.abcsee.cc/47015/2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