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直播之历史名人录 >第32章 “诗界隐士”、仅凭一首诗出圈的神秘逆袭者???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2章 “诗界隐士”、仅凭一首诗出圈的神秘逆袭者???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七玥照例点开评论区:

  “《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大拇指.jpg

  “这首诗的意境是真美,有哲理,有深度,有文化,有力量。”

  “《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直接封神。”

  “看来这是一个被埋没的诗词大家啊,可惜了他应该还有别的事被遗失了。”

  ………

  又有小作文了,七玥来了点兴致:

  “家人们谁懂啊!

  在初唐那个“神仙打架”的诗歌圈,有个超级神秘的诗人叫张若虚。

  这哥们儿就像江湖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侠,《全唐诗》里就只留了他两首诗,简直是“诗界隐士”。

  他不像李白、杜甫那样高产得像“批发诗歌”,可就凭一首《春江花月夜》,直接在唐诗的舞台上“C位出道”,直接杀疯了!

  就好比人家只出了一招,就把其他诗人都给“打服”了。

  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热搜的时代,张若虚就这么悄咪咪地写了首诗,然后这首诗就像病毒一样在诗坛传播开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意境,简直是用文字给你画了一幅超美的月夜海景图,让人一读就仿佛坐着时光机穿越到了唐朝,跟着他一起在江边赏月。

  所以啊,张若虚就是诗界的“隐士”,用最少的作品,打出了最响亮的名声!”

  七玥看完后评价:“啧,啧啧,这届网友真的是会整活儿的~。

  ———

  啊,居然还有一个“活泼追星风”的小作文:

  “宝子们!今天必须给大家安利一位宝藏诗人——张若虚!

  他绝对是初唐诗人里的“限量款”。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他总共就留下两首诗,这数量,在诗坛简直就是“珍稀物种”。

  但你可别小瞧这两首诗,特别是那首《春江花月夜》,那就是张若虚的“王炸作品”。

  就好像一颗超级大的“诗界炸弹”,一爆炸就惊艳了整个初唐。

  诗里又是春江,又是明月的,感觉就像一场浪漫到不行的“宇宙级约会”。

  张若虚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师,用文字变出了一个如梦如幻的世界。

  他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量产,就专心打磨这两首诗,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玉石。

  我感觉自己就像他的超级粉丝,被他的才华狠狠拿捏住了!

  宝子们,赶紧去读读他的诗,一起掉进张若虚的“才华陷阱”吧!”

  特别是下面还附上了张若虚全首的《春江花月夜》,七玥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再次朗诵了一遍。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于是跟着七玥看完整篇《春江花月夜》的各朝各代的诗人词人们DNA动了。

  某诗人评价道: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着实不错!哲理深刻~”

  另一个诗人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果真大才!”

  还有一个词人念完后对其中几句爱不释手。

  这首诗在描绘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以及对游子思妇在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地思念之情的同情。

  语言优美,韵律婉转悠扬,极具艺术感染力。

  其他各朝各代的皇帝陛下们只觉得~嗯~怎么又是一个诗人啊,能不能讲一讲帝王将相啊?

  虽然他们承认这首诗确实很富有哲理,这个叫张若虚的,确实才华横溢,诗篇着实不错,但他们还是更想听帝王篇呀。

  秦朝

  秦始皇嬴政:

  “原来这就是后世的诗吗?

  确实对仗工整,意蕴悠长。”

  嗯~像猪猪陛下只会说:

  “我大汉的赋也不错呀,不过这个诗读起来,确实~嗯,字数一样,朗朗上口。

  司马相如,下次你也做一首诗来看看。”

  “唯,陛下!”

  司马相如能怎么说呢?只能应下呀。

  而最激动的莫过于大唐了,这又是他们大唐的人才啊。

  虽然不知道张若虚是哪个时期的,不过看到张旭、包融,那大概可以猜出是初唐的,就是不知道是哪位陛下在位了。

  而被提名的贺知章则是非常高兴,他也被天幕提名了呢。虽然只是陪衬~^o^

  而在评论区到有人夸“草圣张旭”的时候,张旭更开心了,又挥墨写了一幅草书。

  其他的比如包融之类的也是一脸的与有荣焉。

  朋友多就是好呀,你看这提到张若虚还提到了自己。

  今日之后,不仅张若虚本人,连带着其他几人也都出名了。

  后来的唐朝诗人们,每逢吟诗作对,总会叫上张若虚,贺知章几人。

  又有更多的人欣赏起了草圣张旭的草书。

  接下来的比如宋朝,明朝,清朝,那对于张若虚的这首诗还是大致有所了解的。

  对于张若虚这个人就像天幕说的那样,完全没有什么比较明确的记载。

  纷纷可惜的摇头叹息,不过品鉴诗词他们还是会的。

  纷纷发表了自己的不同见解,特别是宋朝的词人们。

  清朝则是存在感最低的。

  大家都不敢发表什么言论,毕竟这可是文字狱的时代。

  但小部分汉人们,大家还是会关起门自言自语,悄悄讨论品评一下天幕上提到的名人诗词们。
  http://www.abcsee.cc/47041/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