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橡胶运来:新机遇献给创新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大棚之中,柳雨嫣俯身查看野菜的生长情况,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蓬勃;试验田里,杂交麦子已长出半人高,沉甸甸的麦穗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朱允炆站在山巅,望着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满是豪情壮志。
“雨嫣,你看,”他指着山下,目光坚定,“咱们虽不能造出飞机火车,但也要在这里,创造出属于咱们的辉煌!让后世之人提起咱们,也能赞一声了不起!”
柳雨嫣走到朱允炆身旁,把头轻轻的靠在他宽大的肩膀上。
微风拂过她的发丝,眼中满是倾慕与坚定:“夫君,有你在,雨嫣相信我们一定能做到!”
朱允炆也用手指细捻着她的长发,温情十足。
好一对璧人,却是忙的无暇缠绵。
柳雨嫣挺起微红的脸颊睁大眼睛深情的望向朱允炆的脸,朱允炆知道,在现代这是待吻。
朱允炆微微一笑向四周看去,见没人注意,就俯身回应吻了柳雨嫣的红唇,好香!还带着一股特有的甜味。
柳雨嫣也是一惊,娇羞的:“讨厌!”。
然而,朱允炆深知,想要实现更大的抱负,红衣大炮的研制迫在眉睫。没工夫你侬我侬。
可大炮沉重,木质或铁质的轮子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橡胶轮……”朱允炆喃喃自语,“若有橡胶轮,不仅大炮能灵活移动,马车也能更加平稳舒适。
可橡胶树只生长在南方温暖之地,甚至远在西洋附近……”他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立刻命人传信郑和。
郑和收到消息时,正站在宝船的甲板上,望着辽阔的海面。
展开信件,他不禁抚掌大笑:“朱公子果然才智过人!橡胶做轮,如此妙想,我竟从未想过!”
他眼神中满是敬佩与期待,“来人!即刻调整航线,前往南洋、西洋一带,探寻橡胶树,务必带回足够的橡胶!”
在京城与五台山、海洋与陆地之间,一场关于权力、智慧与革新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
朱棣的阴谋、朱允炆的壮志、郑和的探寻,如同三条交错的丝线,编织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而橡胶轮的出现,或许将成为改变一切的关键,它不仅承载着红衣大炮的威力,更承载着朱允炆富国利民的梦想,以及一个时代的变革与希望……
郑和肩负着朱允炆的重托,率领船队在广阔的西洋海域乘风破浪。
凭借多年航海积累的人脉与经验,他很快便在南洋的热带雨林中找到了橡胶树。
当地土着向郑和展示如何从橡胶树上割取乳白色的汁液,那汁液如牛奶般浓稠,顺着树干缓缓流入容器。
随着时间推移,原本稀软的汁液逐渐凝固,形成一块块坚韧的橡胶。
郑和亲自监督采集过程,命人将橡胶块仔细装入特制的木桶与竹筐,妥善安置在船舱之中。
他深知这批橡胶对朱允炆的重要性,特意挑选了最为得力的下属,叮嘱道:“此乃关乎大业的关键物资,务必日夜兼程,安全送达五台山!”
同时,他快马加鞭向朱允炆送去书信:“橡胶已搜罗齐备,不日便至,望于山下接应!”
朱允炆收到消息时,正站在兵工厂内查看火绳枪的生产进度。
读完信件,他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喜悦光芒:“好!好!郑和果然不负所望!”
这一夜,他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用橡胶制成轮子后,红衣大炮灵活移动、马车平稳行驶的场景,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强大的军事力量与繁荣的民生景象。
月余后,朱允炆再次接到郑和的通知。
五台山的晨雾还未完全散去,他早早便带着一众随从来到五台山下等候。
远远望见二十余辆大车浩浩荡荡驶来,车上满载着沉甸甸的木桶与竹筐,朱允炆快步迎上前去,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二十余辆满载橡胶的大车便缓缓驶入了铁矿旁的库房。
朱允炆身着藏青色短打衣衫,束着一条粗布腰带,额前碎发被汗水浸湿,却依旧精神抖擞地指挥着众人搬运。
他眼神专注,时不时伸手摸摸木桶里的橡胶块,触感坚韧而富有弹性,仿佛已经触摸到了红衣大炮驰骋战场的未来。
待最后一块橡胶入库,朱允炆长舒一口气,
他热情地将车夫们请上山,在临时搭建的宽敞大棚内,摆下丰盛的“现代大餐”。
桌上不仅有鲜嫩多汁的蘑菇炖鸡、香气四溢的烤肉,还有用新收获的杂交麦子制作的各式面食。
车夫们围坐在一起,大快朵颐,推杯换盏间,欢声笑语回荡在山间。
待众人酒足饭饱,朱允炆站起身来,目光真诚地环视四周,朗声道:“各位兄弟,此次劳烦大家长途跋涉运送物资,允炆感激不尽!
实不相瞒,这批橡胶对咱等意义非凡,关乎着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业。
咱要聘请懂橡胶,会做橡胶制品的能工巧匠,工钱比寻常匠人更为丰厚,且包吃包住,衣食无忧。”
此言一出,四十位车夫面面相觑,神色各异。有人皱起眉头,面露难色:“大人,要不是俺家中尚有高堂妻儿,还有几亩薄田,实在难以割舍……俺就报名。”
也有人眼中露出思索的神情,显然在权衡利弊。
朱允炆见状,语气更加恳切:“咱明白各位的顾虑。
若家中有大量产业,生活安稳,不愿留下,咱绝不强求;但若是觉得家乡生计艰难,饱受欺凌,不妨留在此处。
咱向大家保证,在这五台山上,人人平等,无论男女,无论出身,都能凭借双手过上好日子。
只要肯努力,皆可在这里闯出一番天地!”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或许各位此前也听郑和提起过咱等所做之事。
咱们开垦荒地、种植奇蔬和杂交麦子、研制火器,为的就是让百姓吃饱穿暖,不再受战乱之苦。
今日与各位相遇,便是缘分。若愿意留下,咱们便是并肩奋斗的兄弟,共同成就一番前无古人的大业!”
http://www.abcsee.cc/47051/6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