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火锅与字号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翌日,邓安特意告了假,一大清早便钻进了“邓氏食肆”的后厨。

  “吴老丈,羊肉要切得越薄越好,这样入锅一涮即熟,口感才嫩。”

  邓安挽起袖子,亲自示范。

  吴老三如今对这位东家的“奇思妙想”早已见怪不怪,依言操起快刀,将冻得恰到好处的羊肉切得薄如蝉翼,片片透光。

  “老张,炭火要旺,但烟要小,这特制的陶炉通风口得把握好。”

  张清沉默点头,仔细调整着那几个邓安画图、找工匠烧制的简易小火锅陶炉。

  而新来的程咬金,则像个巨大的、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在不算宽敞的后厨里转来转去,摸摸这儿,碰碰那儿。

  “公子,这黑乎乎的玩意儿是啥?石头?”他指着邓安让吴老三准备的、用来增香的几块菌菇。

  “这叫野菌,提鲜的。”

  “嘿!这刀真快!俺老程以前砍人……呃,切磋武艺,要有这刀工,片肉……不是,片对手肯定利索!”

  他看着吴老三的刀工,啧啧称奇。

  当他看到邓安将一些茱萸、野葱、姜末和粗盐混合成蘸料时,更是瞪大了环眼:“老大,吃个肉还这么麻烦?直接啃不痛快吗?”

  邓安笑而不语,只是将一片薄羊肉在翻滚的乳白骨头汤里涮了涮,蘸了料塞进程咬金嘴里。

  程咬金咀嚼两下,豹眼瞬间瞪得溜圆,含糊不清地嗷嗷叫:“唔!香!真他娘的香!这……这吃法绝了!”

  一番忙碌,一切准备就绪。

  雅间中央的矮桌上,几个小陶炉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旁边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材。

  薄如纸的羊肉片、嫩绿的葵菜、清脆的萝卜片、还有邓安想办法弄来的少量鲜鱼切片和自制的鱼丸。几碟蘸料散发着辛香。

  这时,郑泰如约而至。他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深衣,神态从容。

  然而,他身后还跟着一人,竟是荀攸!

  邓安微微一愣,连忙迎上:“郑先生!公达先生?您怎么……”他并未邀请荀攸。

  荀攸面色平静,目光在布置奇特的雅间内扫过,尤其在那些小陶炉和生鲜食材上停留一瞬,淡淡道:“听闻安贤弟此处有新奇的吃食,攸不请自来,叨扰了。”

  他语气平淡,但肯来,本身就已表明了态度——经过七步十诗和后续观察,他对邓安的看法已悄然改变,从纯粹的审视隔离,变成了带着一丝好奇与探究的接近。

  邓安心念电转,立刻热情笑道:“公达先生能来,小子求之不得!快请入席!”

  四人进入雅间,邓安却并未让张清和程咬金退下侍立,反而招呼道:“老张,知节,这里没有外人,一起坐下吃吧,这火锅就是要人多才热闹。”

  郑泰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并未反对。

  荀攸则深深看了邓安一眼,对他这种不拘小节、善待部属的做法,似乎又高看了一眼。

  张清默默坐下,程咬金则咧开大嘴,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了邓安下首,眼巴巴地看着锅里翻滚的汤。

  邓安简单介绍了一下火锅的吃法,众人便学着尝试起来。

  起初郑泰和荀攸还有些拘谨,但很快,这种新奇、自在又美味的用餐方式便让他们放松下来。

  尤其是在这寒冬时节,围着热腾腾的锅子,氛围很快就热络起来。

  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酸枣会盟的讨董大军上。

  郑泰轻叹:“关东群雄并起,声势浩大,然各怀心思,号令不一。董仲颖虽暴虐,但手握强兵,占据地利,此战……胜负难料啊。”他语气中带着忧国忧民的沉重。

  荀攸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涮着一片羊肉,目光深邃,不知在想什么。

  邓安趁机,借着几分酒意,看向荀攸,语气真诚中带着一丝后怕。

  “公达先生,那日德阳殿外,小子手刃伍公……实非本愿。

  当时刀光剑影,我若不出手,死的可能就是我。事后……每每想起,心中亦难安。”

  他没有过多辩解,只是陈述了当时最真实的恐惧和事后的挣扎。

  荀攸抬起眼,看着邓安清澈而带着些许痛苦的眼神,缓缓道。

  “乱世之中,身不由己者众。安贤弟能心存不安,便是良知未泯。比起那些麻木不仁、甚至以杀戮为乐者,已是云泥之别。”他这话,算是某种程度上理解了邓安的处境。

  邓安心中稍宽,又顺势提及了自己与董白“偶遇”并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言语间透露着一种“借此立足,徐图后计”的无奈与算计。

  他没有说得太明,但郑泰和荀攸都是聪明人,自然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他并非真心投靠董卓,而是在利用一切机会艰难求生,甚至暗中布局。

  之所以敢和他们说,邓安这些天接触下来了,可以感受到郑泰对于局势是旁观者的立场,而荀攸更不用多说了。

  一时间,雅间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火锅咕嘟的声音。

  郑泰看向邓安的眼神多了几分了然与复杂,而荀攸,那古井无波的脸上,似乎也掠过一丝极淡的、类似“孺子可教”的意味。

  酒酣耳热,主要是程咬金在酣热,气氛融洽。

  荀攸忽然放下筷子,看向张清和程咬金,对邓安道:“安贤弟,你与张壮士,然似乎尚未有字?”

  邓安一愣,点头道:“确实未曾。”

  荀攸略一沉吟,道:“张壮士飞石绝技,百步穿杨,静若处子,动如雷霆。伯约二字如何?‘伯’表其长,‘约’喻其技精于约束,一击必中。”

  张清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抱拳沉声道:“谢荀先生赐字!清,字伯约!”

  荀攸微微颔首,目光随即转向邓安,那平静的眸子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度:“至于安贤弟你……”

  他顿了顿,似乎字句在舌尖斟酌。

  郑泰也放下茶杯,饶有兴致地看向荀攸,想听听这位以眼光毒辣着称的侄辈会给出怎样的评价。

  “你之经历,颇为特殊。”荀攸缓缓道。

  “身陷囹圄,却能于浊浪中觅得立锥之地;诗才惊世,偏又身处武人之列;年纪尚幼,却已深谙进退之道,心思缜密,常行惊人之举,却又每每能于险境中寻得一线生机。”

  他的话语不急不缓,却仿佛将邓安穿越以来的种种挣扎与选择都概括了出来。

  “你似一道难以捉摸的 ‘变数’ ,于这既定之局中,硬生生走出了第三条路。”

  荀攸看着邓安,目光深邃。

  “元者,始也,万物之本源,亦有‘善’、‘大’之意;逸者,超绝也,奔也,亦有安闲、隐逸之风。”

  “便取字 ‘元逸’ 吧。”荀攸最终定论,“望你勿忘本心之善,持守那份超绝之才,于此乱世中,既能安身立命,亦能……寻得真正的自在之道。”

  元逸!

  邓安,字元逸,心中一震。

  这个名字,既肯定了他过去的挣扎与展现的才华,虽然自己的才华也是盗用语文课本,但是那也是本事。

  又寄托了一份对他未来能挣脱束缚、获得真正“安逸”的期望,更妙的是,隐隐契合了他作为“穿越者”这个最大秘密的身份。

  本源之元,超绝之逸。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对着荀攸郑重一揖,语气真诚。

  “安,谢公达先生赐字!必不负‘元逸’之期许!”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在精神层面上,与荀攸、郑泰这些汉末顶级的智者,又近了一步。

  “元逸……好字。”郑泰抚须点头,眼中带着欣慰。他看得出,荀攸这个字是用心了的,并非敷衍。

  “哈哈!老大也有字了!元逸!邓元逸!听着就比俺老程的‘知节’有学问!”程咬金在一旁乐呵呵地起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荀攸看着邓安,嘴角似乎也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弧度。

  他为邓安取字,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正式的认可和投资。

  他隐隐觉得,这个少年“元逸”,或许真能在这纷乱的时局中,搅动一番风云。

  郑泰适时举杯,笑道:“来,为我们新得字的元逸、伯约,满饮此杯!”

  众人举杯相贺,雅间内其乐融融。

  然而,轻松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郑泰放下茶杯,神色转而凝重,他看向邓安,低声道:“元逸,今日前来,除了品尝你这新奇美食,另有一事需提醒你。”

  邓安心头一紧:“先生请讲。”

  “你与董仲颖之孙女交好之事,在宫中并非秘密。”郑泰语气严肃。

  “此虽是你的机缘,但亦是险境。董相国对他的孙女宠爱至极,视若珍宝。你与她过于亲近,固然能得便利,却也易招致无端猜忌,尤其是……来自相国身边某些人的忌惮。”

  他虽未明言,但邓安立刻明白了其中关窍——李儒!还有董卓麾下那些争宠的将领。

  毕竟这可是鼎鼎有名的毒士!

  “而且。”荀攸接口道,声音平静却带着力量。

  “关东烽烟已起,洛阳已成漩涡中心。你身处此位,日后难免被卷入更激烈的风波。与董之孙女的关系,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护身,用不好……便是催命符。望你慎之又慎。”

  邓安神色一凛,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道:“多谢先生、公达兄提醒,元逸铭记于心,定会小心行事。”

  他知道,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好在,此时此刻的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有了字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可,也有了身边这群或智谋深沉、或武艺高强、或忠心耿耿的伙伴。
  http://www.abcsee.cc/47080/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