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百年宏图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京通铁路的兴建,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皇帝的背书,工部、户部空前的配合效率,以及“以工代赈”带来的民生效益,使得这项工程以惊人的速度推进着。 赵德柱坐镇工程局,将西山试验段的经验发挥得淋漓尽致,伴随着号子声与夯土声,那条象征着新时代的钢铁脉络,一日日顽强地向着通州码头延伸。

  朝野上下,从最初的惊疑、观望,到如今的惊叹、追捧,舆论风气为之一新。

  西山格物学院的门槛,几乎被来自天南地北的投书和访客踏破,陆仁之名,如日中天。

  然而,在这片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况之下,身处风暴眼的陆仁,却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清醒。

  他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反而时常独自登上西山主峰,俯瞰脚下喧嚣的工地和更远处隐约可见的京城轮廓,眉宇间凝结着深沉的思虑。

  这一日,他将李振、沈默、以及已被视为左膀右臂的唐寅、王阳明等人召至格物学院顶楼那间可俯瞰全局的静室。 室内陈设简单,最显眼的便是墙上那张巨大的、标注着京通铁路进展的舆图,以及旁边一块新挂上去的、还空着大半的巨大木板。

  “诸位,”陆仁开门见山,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京通铁路进展顺利,陛下鼎力支持,各方协力,此乃我等之幸,亦是大明之幸。”

  众人脸上皆露出欣慰之色,沈默更是笑道:“大人所言极是,如今我西山格物,可谓名动天下,前景一片光明。”

  陆仁却缓缓摇头,目光扫过众人:“光明之下,暗影潜藏。我近日思之,深觉忧虑。我等如今之势,看似烈火烹油,实则根基未稳,隐患重重。”

  此言一出,室内轻松的气氛顿时一凝。李振疑惑道:“大人何出此言?眼下诸事顺遂,有何隐患?”

  陆仁走到那块空白的木板前,拿起炭笔:“其一,技术之隐患。蒸汽机、铁路,其核心原理、关键工艺,乃至日常维护,多系于西山少数核心工匠及我等几人。若我等稍有疏忽,或人才流失,则此庞然大物,顷刻便有停滞甚至倒退之危。知识未能广传,技艺未能标准化,此乃无根之木。”

  他在木板上写下“技术传承”四字,重重画了一个圈。

  “其二,人才之隐患。”陆仁继续道,“如今学院人满为患,然众人所学,多为应对眼前之急用,或囿于单一技艺。知识零散,不成体系。长此以往,只能培养匠人,难出大家。若无通晓数理根本、能举一反三、开拓创新之才,我辈格物之学,终将止步于此。”

  炭笔落下,“人才体系”四字跃然板上。

  “其三,方向之隐患。”陆仁的声音愈发凝重,“我等如今所做,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铁路为解决漕运,蒸汽机为驱动机械。然则,蒸汽机之后,当有何物?铁路成网之后,又当如何?若无一长远之规划,清晰之路径,则我等如同盲人摸象,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耗费巨大,却难窥大道全貌,更遑论……那星辰大海之志。”

  他最后一句声音不高,却让在座所有人心中一震,尤其是王阳明,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陆仁在木板上缓缓写下“长远规划”与“星辰大海”。

  唐寅若有所思:“陆师之意,是需为我格物之学,立下章程,定下纲目,使其如儒家经义般,有本可溯,有章可循?”

  “正是!”陆仁肯定道,“单点之突破,可逞一时之快;体系之建立,方是万世之基。

  我等不能只做修补匠,要做奠基人!要为大明,打造一套足以支撑其迈向强盛、乃至探索未知的‘格物体系’!”

  他随即宣布,将集中精力,编撰一部《格物致用发展纲要》,作为西山格物学院乃至未来大明格物事业的最高指导文件。

  这部纲要,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个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和发展蓝图。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仁几乎废寝忘食,将自己关在静室之中。

  他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结合大明现有的技术水平和认知能力,开始构建这个宏大的体系。

  数日后,静室的大门再次打开。

  陆仁召集核心成员,墙上那块空白木板上,已然绘制出一幅结构清晰的树状图——《格物致用知识体系总览》。

  体系分为三大层级:

  第一层:根基之学(必习)

  数理基础: 包含《新算学》(阿拉伯数字、代数初步、几何基础)、《逻辑推演》。

  陆仁强调:“此乃格物之语言与筋骨,不通此道,如盲人骑马。”

  第二层:核心之理(专研)

  力学: 物体运动、力、能量、简单机械。

  热学: 热现象、蒸汽原理、能量转换。

  光学: 光线传播、透镜成像、视觉原理。

  化学: 物质构成、元素概念、基本反应(如燃烧、酸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材料学: 物质属性、金属与非金属、性能测试与改良。

  陆仁解释道:“此五学,乃探究万物运行之根本规律,是格物之灵魂。需设专门研究所,深入钻研。”

  第三层:应用之技(分流)

  机械工程: 蒸汽机、传动机构设计。

  土木工程: 建筑、桥梁、铁路、水利。

  冶金工程: 炼铁、炼钢、合金制备。

  化工工程: 制碱、制酸、药物提纯、材料合成。

  “此乃将核心之理应用于实际之途径,是格物之手足。学员可根据兴趣与天赋,择一专精。”

  此外,陆仁还提出了“交叉学科”的概念,如“生物格物”(需显微镜)、“天文格物”(需望远镜)等,为未来留下了接口。

  这幅知识树状图,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将看似杂乱的格物之学,整理得井井有条。唐寅等人看得目眩神迷,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知识的全貌与关联。

  王阳明更是久久凝视,喃喃道:“格物……竟有如此堂奥……由器入道,脉络分明……”

  体系建立后,陆仁雷厉风行地开始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格物学院下,正式成立了数个专业研究所:

  理论算学所: 由沈默兼任主事,不仅负责教学,更开始向学员介绍“变量”、“函数”等更抽象的数学思想,引导他们思考无限分割与求和的问题。

  材料究理所: 李振亲自主抓,系统研究各种矿石、金属、燃料的特性,建立档案,并尝试不同的冶炼、热处理工艺,目标直指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新材料。

  动力机巧所: 集中最优秀的机械工匠和学员,专职改进蒸汽机,并开始根据陆仁提供的极其粗略的原理图(近乎概念描述),尝试理解“内燃之理”(提及可能的高效燃料)和“电生磁、磁生电”的奇妙现象。

  学员们被要求必须打好数理基础,然后根据考核和兴趣,进入不同的核心理学院学习,最后再分流到应用工程学院。学习方式也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验室和工坊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

  在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铺垫之后,在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陆仁将王阳明、李振、唐寅、沈默等最核心的五六人,再次召至静室。

  他郑重地取出一卷精心绘制的绢帛,在桌案上缓缓展开。

  这不是地图,而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大明格物百年发展构想图》。

  图的起点,是“蒸汽时代”的火车、轮船。接着,箭头指向“钢铁时代”,描绘了更大规模的铁路网、钢铁巨舰。然后是“飞天探空”的热气球、飞艇,旁边标注着“星辰大海”四个小字。图的最后部分,则是一片留白,只有一行字:“格物无穷,未来无限”。

  这幅图,超越了时代,近乎神话。

  李振、沈默看得目瞪口呆,呼吸急促。唐寅手中的茶杯微微颤抖。

  就连一向沉静的王阳明,也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怔在原地,目光死死盯着那“星辰大海”四个字,胸膛剧烈起伏。

  陆仁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仿佛来自遥远未来的回响:“此非戏言,亦非妄语。此乃我格物之学,穷极天地之理后,必将抵达之远方。铁路、蒸汽机,不过是蹒跚学步之始。我等今日所做一切——建立体系、培养人才、钻研根本——皆是为了积蓄力量,为了有朝一日,我华夏子孙,能真正驾驭风云,深入汪洋,乃至……触碰那片天空!”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前路漫漫,荆棘密布。然心有所向,行必能至。愿与诸君,共辟此路,为我大明,开万世之新天!”

  静室之内,鸦雀无声,唯有窗外秋风掠过松涛的呜咽。

  一种混合着震撼、使命感、乃至一丝恐惧的激荡情绪,在每个人心中疯狂滋长。

  他们明白,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造出更好的机器或修通一条路,而是在参与一项前所未有、恢弘壮阔的伟大事业。

  西山的灯火,在这个秋夜,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

  它照耀的,不再只是一片工坊和学院,而是一条通往不可知未来的、充满奇迹与挑战的漫长征途。

  体系的基石已然奠定,百年的宏图悄然展开。
  http://www.abcsee.cc/47099/1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