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工科大明 >第265章 捷报震寰宇 宏图绘新篇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65章 捷报震寰宇 宏图绘新篇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弘治十八年的夏秋之交。

  两封捷报,让整个京城都沸腾起来了。

  首先抵达天津卫的,是来自美洲的“定海号”快船。

  这艘经过格物院改造、船体更显修长流畅的通讯舰,船帆与明轮并用,在无数百姓和兵丁惊诧的目光中,以一种混合着传统与革新的姿态,劈波斩浪,径直驶入港口。

  船刚一靠岸,信使便手持插着代表最高级别捷报的红色翎羽信筒,在早已等候的驿卒护卫下,翻身上马,朝着北京城绝尘而去,留下一路烟尘与无数猜测。

  数日后,皇极殿内,弘治帝正与阁臣商议秋粮漕运事宜,虽龙体稍愈,眉宇间仍带着一丝病后的倦容。

  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难掩激动之色,几乎是踉跄着捧着一份火漆封缄的厚实文书快步上殿,声音带着罕见的颤抖,打破了殿内略显沉闷的气氛:

  “陛下!天大的喜讯!万里急报!征夷大将军马武、英国公张懋、总兵官张仑联名奏捷:我大明王师于美洲韦拉克鲁斯港外海域,依托格物新器之利,大破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英吉利四国联合舰队!计击沉、焚毁敌舰六十余艘,俘获二十余艘及船上物资无算!敌酋西班牙新任司令阿尔瓦罗·德·巴赞侯爵阵亡,法夷畏威请降,英夷逡巡观战不敢进!我‘定远’、‘镇远’、‘靖远’铁甲巨舰毫发无损,水师将士伤亡微乎其微!韦拉克鲁斯港及周边要地已尽入我手,大明龙旗,已牢牢插定新大陆东海岸!”

  宏亮的声音在殿内回荡,起初是一片死寂,官员们似乎需要时间消化这过于惊人的信息。

  四国联军!六十余艘敌舰!铁甲舰毫发无损!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带来的震撼是颠覆性的。

  旋即,如同滚雷掠过原野,巨大的欢呼声和抑制不住的惊叹声轰然爆发,几乎要掀翻皇极殿的琉璃瓦!即便是最保守、对开拓海外心存疑虑的官员,此刻也被这辉煌的、近乎神话的胜利冲击得心神摇曳,不得不重新审视那远在重洋之外的“蛮荒之地”和支撑这场胜利的“格物奇技”。

  弘治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因病而时常苍白的脸上,此刻涌上了激动的红晕,他接过那份沉甸甸的捷报,手指微微颤抖地翻阅着详细战报与附图,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而又狂喜的光芒。“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马武、张懋、张仑,真乃朕之肱骨,国之干城!还有陆卿所荐之格物利器,铁甲舰、线膛炮,居功至伟!此乃朕登基以来,前所未有之海上大捷!”他环视群臣,胸中积郁多年的海疆之忧,似乎在这一刻一扫而空。

  然而,这股狂喜的浪潮尚未平息,仿佛上天注定要让这个秋天成为大明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页,仅仅隔了两日,又一匹来自宣府的八百里加急,如同接力般冲入了京城,马蹄声踏碎了清晨的宁静!

  “北疆大捷!北疆大捷!督师王阳明于宣府以北乌鸦山,设奇阵,布疑兵,引鞑靼太师亦卜剌所率主力三万五千余众入彀,以地雷、火箭炮、新式火枪层层狙杀,终至合围!阵斩亦卜剌及其麾下酋首、悍将数十人,俘获部落贵族、精壮逾万,缴获驼马兵甲不计其数!鞑靼王庭精锐尽丧,倚为臂膀之火器队全军覆没!北疆百年之患,一朝荡平!自此,漠南之地,再无可与我大明争锋之敌!”

  如果说美洲的捷报是来自未知海洋的惊喜,开拓了帝国的外延,那么北疆的捷报就是扫清卧榻之侧心腹大患的定鼎之声,巩固了帝国的根基!

  亦卜剌主力覆灭,意味着困扰大明数十年的北方边患,将迎来根本性的扭转!自永乐皇帝之后,大明军队再次以如此辉煌的战绩,将兵锋直指草原腹地!

  皇极殿再次沸腾!这一次,欢呼声中更多了一种扬眉吐气、告慰祖宗的酣畅淋漓!多少代人了,从太祖、太宗北伐,到后来一次次被动防御,土木堡之变的阴影尤在,如今,大明终于在自己的巅峰时期,以无可争议的武力和谋略,彻底击垮了草原上最强大的敌人!

  “王伯安!真国士也!”弘治帝抚掌大笑,积年的病容似乎都在这一刻被胜利的光芒驱散。“乌鸦山一战,运筹帷幄,算无遗策,足可彪炳史册!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啊!”他甚至激动地咳嗽了几声,但脸上却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南北两场决定性的大捷,如同给帝国注入了一剂最强的兴奋剂。

  京城内外,万民空巷,鞭炮声从早响到晚,空气中弥漫着硫磺的辛辣与喜悦的气息。

  茶楼酒肆中,说书人连夜编出新段子,唾沫横飞地讲述着“马将军跨海诛夷酋”和“王督师设伏破鞑虏”的传奇,尽管细节谬误百出,却丝毫不影响听众如痴如醉。

  朝廷上下,无论是勋贵、文臣还是武将,都沉浸在一片欢欣鼓舞之中,帝国的威望和凝聚力,达到了空前的顶峰。连带着,西山格物院的名声也愈加响亮,那些曾经被斥为“奇技淫巧”的物事,如今在百姓口中已成了“镇国神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紧随捷报之后,来自美洲的第一批实质性的战利品和收获,也由一支规模不小的运输船队,缓缓驶入了天津卫。当那一箱箱贴着封条、沉重无比的白银和黄金被搬运上岸,在户部、内承运库官员的共同监督下开箱检验时,那耀眼的金属光泽,几乎晃花了所有人的眼。

  初步清点,仅此一批,就有成色极佳的银锭、银器超过六百万两,金锭、金饰超过三十万两!这还不包括大量未经冶炼的富银矿石、色泽奇特的铜块、以及诸如大块晶莹的天然水晶、色泽斑斓的孔雀石、还有几箱散发着奇异香气、木质坚硬的木材等珍稀物产。

  户部尚书周经捧着初步的清单,手都在发抖,他对着前来视察的阁老们激动地说:“前所未有,前所未有啊!仅是这一批,便足以抵我大明数年太仓岁入!若东洲之地矿藏皆如此丰饶……陛下,从此我大明府库,可称真正的金山银海矣!”

  这些真金白银和奇异物产带来的冲击,是实实在在的,它们让之前所有关于开拓海外“劳民伤财”的质疑,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朝野上下,第一次如此直观、如此深刻地认识到,那远在万里之外的“新大陆”,并非蛮荒不毛之地,而是蕴藏着足以令帝国脱胎换骨的巨大财富和潜力!

  在这举国欢腾、气象万新的氛围中,工部尚书、格物院实际掌舵人陆仁,在激动与欣慰之余,头脑却异常清醒和冷静。他没有沉溺于眼前的胜利和财富,而是站在悬挂着巨幅世界地图的乾清宫东暖阁内,向弘治帝和几位核心重臣,阐述了他思考已久的、更为宏大的战略构想。

  “陛下,诸位阁老,”陆仁手持一根打磨光滑的包铜细木杆,指向地图,声音沉稳而有力,“南北两场大捷,已为我大明扫清了称霸寰宇的主要障碍,北虏南夷,一时俱慑。然,打天下易,守天下难,治天下并能持之以久者,尤为不易。如今之势,犹如棋至中盘,需布局长远,方能将眼前之胜势,转化为万世不易之基业。臣以为,当以此千载难逢之机,构建一个以我大明为核心,连接本土、南洋、新大陆的‘环太平洋帝国体系’!”

  他顿了顿,看到皇帝目光炯炯,阁老们凝神倾听,便继续深入阐述,木杆在地图上划出一个巨大的弧形:

  “此体系,非为贪图虚名,乃是以绝对实力、共同利益和稳定秩序为纽带,将辽阔太平洋化为帝国之内湖,令四方财富、人才、物力汇聚中枢之实策。其要有三:”

  “其一,稳固根基,加速融合。”木杆重重落在美洲的位置。“新大陆之地,尤以墨西哥为例,沃野万里,矿藏丰饶,土着文明亦有可采之处。当务之急,非急于继续向南用兵,寻衅于秘鲁等地,而是彻底消化已占领之膏腴之地。臣建议:

  设省置县,确立王化:仿本土之制,于新大陆设立‘东洲行都指挥使司’及‘东洲承宣布政使司’,委派干练流官,与驻军协同,建立有效、直达底层的统治体系。推广汉文汉语,宣扬儒家教化,使其地其民,渐染华风。”

  大规模移民,实边固本:以政策鼓励,并辅以必要手段,大规模、有组织地迁徙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无地或少地之民,以及部分善于耕作、经营的江南、湖广民众,赴东洲屯垦。可效仿‘军屯’、‘商屯’旧制,给予土地、贷给种子农具、免赋税数年。同时,亦可优容招募南洋经验丰富之华商,参与港口建设、矿产开发与贸易。”

  格物先行,技术同化:加大格物院对东洲分院投入,增派更多精通矿冶、农学、水利、医道的学员与工匠,就地研究作物增产、矿脉深采、疫病防治,并择其聪慧之土着,传授先进农技、工技,以‘格物’之力,提升生产力,加速文明融合,将东洲真正变为我华夏子孙安居乐业之‘新九州’。”

  “其二,北定草原,永绝后患。”木杆移到广袤的漠南草原,指向王庭可能所在。“王督师已击溃亦卜剌主力,草原各部惶惶,正值千载难逢之机。臣建议:

  犁庭扫穴,肃清残敌:命王督师不必急于回师,当挟大胜之威,联合兀良哈等亲明部落,继续北上追亡逐北,兵锋直指鞑靼王庭所在!不求占领所有荒漠草原,但需彻底摧毁其残余的、有组织的军事反抗力量,务必擒获或迫使黄金家族嫡系投降,收其印信符节。”

  分而治之,以夷制夷:在军事震慑之余,启用‘棋子’。那位在西山格物院‘求学’已久、颇识时务的巴尔斯博罗特王子,正可派上用场。扶植其成为草原新的首领,但必须接受大明册封,令其部众内附,定期朝贡,并允许大明在其地驻军、通商、设立驿站。”

  移民实边,双向流动:在草原水草丰美之处,择地设立盟旗,驻军监视。同时,鼓励甚至引导部分归附的蒙古牧民,迁徙至地广人稀的东洲!那里有更广阔的草场,气候适宜畜牧,且远离大明边境核心区。此举既可缓解草原人口压力,减少叛乱可能,又能为东洲提供急需的畜牧经验和劳动力,更能促进民族融合,消弭千年隔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此乃‘以北民实东洲,以东洲之利养北疆之安’的长远之策。假以时日,草原与中原、与东洲,血脉相连,利益与共,方为真正意义上的长治久安。”

  “其三,贯通血脉,强化枢纽。”木杆在大明漫长的海岸线和内陆主要水陆通道上划过。“帝国疆域日益辽阔,东西纵横万里,南北悬隔重洋,交通、通讯、金融血脉必须畅通无阻,如臂使指。

  铁路提速,陆上飞驰:以东洲运回之巨额金银为底气,全力加速‘大明铁路总局’筹建与运作。集中力量,优先保障‘京津线’、‘京宣线’建设,攻克沿途险阻,待此两线贯通,则兵员、粮秣调运效率将倍增。随后规划南北干线,逐步向全国蔓延,构成帝国陆上骨干。”

  银行扩张,掌控金融:‘大明皇家银行’需尽快在东洲主要据点(如韦拉克鲁斯)、乃至南洋重要商埠(如马六甲、吕宋)设立分号,发行信誉卓着的银元券,建立安全、便捷的跨洋汇兑与信贷体系,使资金流转更为高效,牢牢掌控帝国经济命脉,吸引四方资本。”

  船队常态化,海路贯通:建立天津卫至韦拉克鲁斯港的定期航班,不仅运输兵员、移民、补给,更要鼓励、组织民间商船队随行,大力发展跨太平洋贸易。将东洲的金银、矿产、木材,本土的丝绸、瓷器、茶叶,南洋的香料、稻米,通过大明强大的海军护航和高效的商队,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内部循环市场。”

  陆仁的阐述,条理清晰,格局宏大,将军事征服、政治安抚、经济控制、文化融合、人口迁移融为一体,勾勒出一幅超越汉唐的帝国蓝图。他不仅看到了眼前的军事胜利,更规划了如何将胜利果实转化为帝国持久强盛、并能辐射影响全球的根基。

  弘治帝听得心潮澎湃,目光灼灼,仿佛看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在自己手中开启。

  刘健、谢迁等老成持重之臣,虽对如此激进的扩张和大规模移民政策仍心存疑虑,担心管理难度与潜在风险,但在如此煌煌武功、实实在在的巨大利益以及陆仁缜密的规划面前,也难以提出强有力的反对,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在此宏大框架下,完善细节,选拔得力官员,避免苛政扰民,确保新政能平稳推行。

  “陆卿之言,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弘治帝最终慨然道,声音中充满了决断与期待,“此‘环太平洋帝国体系’,高屋建瓴,实乃我大明万世不易之基!便依陆卿所奏,着内阁会同兵部、户部、工部、礼部详议章程,遴选贤能,克日推行!王阳明北定草原,马武经略东洲,陆卿统筹内外格物与新政,朕与诸卿,当共勉之,开创我大明前所未有之盛世,使我华夏文明,光耀于四海八荒!”

  圣意已决,帝国的车轮,在南北两场大捷的轰鸣声与金银入库的碰撞声中,向着陆仁所描绘的那片更加浩瀚、也更加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环太平洋帝国”宏图,轰然启动。

  一个由大明主导的、连接两大洋的新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http://www.abcsee.cc/47099/2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