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忽悠老丈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然,国格为上,社稷为重,孤虽心有不忍,亦难徇私枉顾。幸而——如今天佑大唐,亦佑郑氏!孤于北疆偶得新法,或可助郑氏将这‘断腿’重续,甚至……更胜往昔!”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郑家主:“故而,孤才忙不迭地让观音传信,诚邀诸位前来,便是要以此新法,与诸位至亲,共商家族未来之百年大计!”
威,已经示过。
现在,该展示那足以让人忘记旧伤痛的巨大利益了。
郑家众人闻言,心中瞬间盘算开来。
有法?
什么法?!
能让太子殿下如此郑重其事,甚至说出“更胜往昔”之语?
恐怕必然与那日所见、风驰电掣的火车,以及那些轰鸣作响、力大无穷的蒸汽机脱不开干系!
倘若郑家真能在这些代表着未来的行当里插上一脚……那前景,恐怕远比守着日渐萎缩的盐利要广阔得多!
郑观音虽然给家里去信提及太子有意补偿,但具体细节并未透露分毫。
她身为郑氏外嫁之女,深知一切自当以夫家利益为先,分寸拿捏得极好。
“不知太子殿下所言之法,具体为何?”
郑家众人眼神快速交流片刻,一位较为德高望重的族老抚须开口,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李建成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微微一笑,反问道:
“诸位昨日乘坐火车,观感如何?觉得我北疆这火车,与骡马舟车相比,又如何?”
“速度极快,亦是很稳当,载货量想必也远超车队。”
郑家主客观评价道,这是不争的事实。
“好!”
李建成抚掌:“据孤了解,郑氏一族,除盐业之外,于纸张、布匹、酒水、瓷器等行当,亦是根基深厚,生意遍布关东乃至江南。岳丈,诸位族老,请试想——”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充满了诱惑力。
“若是郑家这些货物的流通,日后都能搭上这火车,由钢铁巨龙驮运,那运送的效率能提升多少?路途上的损耗又能减少几何?这其中节省的成本,增加的流转速度,所能抢占的先机……这笔账,恐怕无需孤多言,诸位心中已然能算清了吧?”
他描绘的,是一个物流革命带来的巨大商业前景。
然而,郑家能屹立数百年,绝非易与之辈。
另一位族老适时出言,语气带着审慎与精明:“太子殿下所言,确有其理。然,若仅仅是在现有基础上节省些运费、减少些损耗,其利虽可观,但恐怕……远无法弥补我郑氏在盐业上的巨大亏空啊。况且,如今这所谓的火车铁路,放眼天下,也只有北疆这孤零零的一条线,于我郑家遍布大唐的生意而言,可谓是杯水车薪,并无多大的实际干系!”
这话说得在情在理,有关于家族核心利益,自然要说得明白透彻。
李建成心中了然,这群老狐狸惯是会演戏的行家,一个唱红脸肯定前景,一个唱白脸压价诉苦,配合得天衣无缝。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诸位所言甚是,虑及家族,理所应当。”
李建成非但没有不悦,反而露出了赞赏的神色,仿佛对方问到了点子上。
“然,诸位只见眼前这一条铁路,却未窥全豹。此铁路于国于民有利,绝非只铺建眼前这一条孤线!”
他声音提高,带着一种描绘蓝图的激情:
“不瞒诸位,北疆与朝堂已有详密谋划。待明年开春,冰消雪融,便将举国之力,铺设一条自长安直通北疆的钢铁干线!预计全力施为,半年之内,此路必通!意在彻底连通中枢与边疆,政令、军报、物资……”
他伸出三根手指,目光灼灼:“此路一旦贯通,自长安至北疆,快马加鞭月余之路程,至多三日,便可抵达!”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所有郑家族老都倒吸一口凉气!
三日对比半月余,这是颠覆性的变化!
但这还不够。
李建成的手臂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仿佛要将整个大唐版图囊括其中:
“此路,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此路通行之后,大唐原有十道,无论是繁华的河南河北,还是富庶的江南淮南,亦或是险峻的山南陇右,均会以此为主线,陆续铺设支线、干线!我们的目标,便是要用这纵横交错的钢铁脉络,连通整个大唐! 让货物其流,人畅其行!”
他描绘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以铁路为核心的大唐未来交通网。
那位提出质疑的族老,此刻也被这宏大的构想所震撼,但他很快抓住核心,追问道:
“殿下宏图,令人心折。可……殿下所言之宏伟目标,与助我郑氏一门弥补盐利亏空之法,可有何具体关联?”
意思很明确:蓝图很好,但怎么换成我郑家的真金白银?
李建成知道,抛出最终条件的时刻到了。
他收敛了激昂的神色,换上了一副推心置腹、甚至略带几分“家丑不可外扬”的坦诚表情:
“岳丈,诸位族老,皆是明眼人。想要实现这连通大唐的宏愿,时间、财力、人力,三者缺一不可。”
他微微一顿,语气变得沉重了些。
“想来诸位也大致知晓,我大唐连年征战,又经天灾,国库……实在算不上丰盈。若修建这万里铁路,只依靠国朝赋税慢慢投入,恐怕……”
他目光看向正在郑观音怀里玩耍的李承宗,苦笑一声:
“岳丈啊……恐怕这铁路修到您的外孙承宗一辈长大成人,也未必能修得完啊。”
他将最大的难题,也是最大的机遇,赤裸裸地摆在了郑家面前:
朝廷,没钱,至少没有独自快速完成这项伟业的钱。
而这里,正藏着郑家重回巅峰,甚至超越以往的钥匙。
郑家老几位闻言,眼前瞬间一亮!
国朝没钱,郑家有钱啊!
郑氏传承数百载,历经朝代更迭而不倒,所积累的财富究竟有多少,恐怕他们自家人都不完全清楚具体的数字。
那黄的白的光的,在地库里堆着,在地底下隐秘处埋着……而且凭借着遍布天下的产业,每个月依旧有大把大把的进账。
可这钱,除了购置田产、维系家族运转、以及一些常规的商业投资外,实在是没太多能带来颠覆性回报的地方可花……你说气不气人!
如今,一个可能带来数十倍、百倍回报,甚至能奠定家族未来数百年新根基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可随即,几位族老的眼神飞快地交流在一起,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顾虑:
这话……该由谁来说?
如果他们主动提出来出资,那性质就变了。
那就变成了郑氏有求于李唐皇家,是郑家拿着钱上门请求分一杯羹。
在接下来的利益分配、话语权争夺上,自然就会矮人一头,处于被动。
李建成端着茶盏,轻轻吹着浮沫,心中亦是同样的想法。
这件事,皇室必须占据绝对主动,是我给你们一个发财和延续辉煌的机会,而不是我求着你们借钱来办事。
这主导权的归属,关乎未来合作的基本格局,绝不能轻易开口相求。
场面,就这样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方才还言语交锋的客厅,此刻落针可闻。
只有李承宗偶尔发出的嬉闹声,以及众人细微的呼吸声。
空气仿佛凝固,双方都在进行着无声的较量,比拼着耐心和定力。
这是一场心理的博弈,谁先沉不住气,谁就可能失去先手。
就在这时,一个轻柔却清晰的声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一直安静坐在李建成身旁,逗弄着儿子的郑观音,仿佛不经意地抬起头,对着自己的父亲,用一种女儿向父亲诉说家常般的语气,轻声说道:
“阿耶,前些时日,女儿听殿下于梦中呓语,皆是为这铁路筹资之事忧心,辗转反侧,甚是辛劳。女儿看在眼里,亦是心疼不已。想着家中地库……唉,若是能解了殿下这燃眉之急,又能为郑氏谋一长远基业,岂非两全其美?”
她的话语带着恰到好处的担忧与期盼,目光纯净,仿佛全然不知此话在此时的份量。
妙啊!
郑观音这番话,看似是女儿对父亲的私语,充满了关切与孝心(心疼丈夫),却精准无比地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提供了一个最体面、最自然的台阶!
她点出了“殿下忧心”(示弱,给予郑家道德高位),提到了“家中地库”(点明郑家有实力),更说出了“两全其美”(定义了合作的性质是双赢,而非乞求)。
李建成适时地放下茶盏,发出一声恰到好处的、带着疲惫与无奈的轻叹,并未多言。
压力,瞬间全部转移到了郑家主和几位族老身上。
郑家主看着女儿那清澈中带着一丝恳求的眼神,又瞥了一眼默然叹息的太子,知道这已是对方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暗示”,也是最好的合作契机。
再端下去,就显得郑家不识抬举了。
他与其他族老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终于下定了决心。
郑家主清了清嗓子,脸上露出了郑重而诚恳的笑容,对着李建成拱手道:
“太子殿下为国事如此操劳,实乃大唐之福,亦让我等感佩。既然殿下有此宏图,又恰逢资金短缺,我郑氏一族,愿为大唐伟业,略尽绵薄之力!”
“好!”
李建成抚掌轻喝,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充满赞赏的笑容。
他等的就是郑家这个态度。
“有岳丈,有郑氏一族深明大义,愿倾力相助,我大唐伟业,势必如虎添翼,更上层楼!”
他先以一句漂亮话肯定了郑家的“义举”,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务实而具体:
“既然岳丈与诸位族老有此心意,那有些话,孤便需说在前头,以示坦诚,也免日后龃龉。”
“修建铁路,耗资巨万,非一家一户所能独揽。孤意,成立大唐铁路总局,专司全国铁路之修建与运营。此局,朝廷占股五成一,居于主导,确保国策畅通,此乃底线。”
他目光扫过郑家众人,见他们微微颔首,并无异议,便继续道:
“剩余四成九的股子,则面向天下有识之士募集。郑氏一族,既有此先见之明,又乃孤之姻亲,孤便予你们一个优先之权——这四成九里,郑家可先行认购其中一成!此一成股子,便是郑家此番‘绵薄之力’的凭证,亦是未来分享铁路红利之根基!”
一成!
听起来似乎不多,但考虑到未来整个大唐铁路网络的庞大体量,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的投资和难以想象的回报!
郑家众人心中迅速盘算,呼吸都不由得急促了几分。
郑家几位族老眼神快速交错,无声地交换着意见。一成的股份,对于整个大唐铁路网络而言,已然是泼天的富贵。
但他们深谙谈判之道,更明白这“优先认购权”和未来线路规划影响力的价值,绝不止于此。
方才那位唱白脸的族老再次开口,脸上堆起谦恭却又带着寸步不让的执着笑容,拱手道:
“殿下厚爱,郑氏感激不尽。只是……殿下明鉴,我郑氏一族,人口繁多,产业遍布,此次若能参与铁路大业,必是倾全族之力,调动所有能动用之浮财,甚至可能需变卖部分祖产,方能凑足这修建铁路的巨款。”
“所图者,不过是为家族谋一长远之基,佑护子孙。这一成股子……虽已是天恩,但分摊下来,怕是仍有些……力有未逮,难见大效啊。”
他话语一顿,观察了一下李建成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加码:
“老朽斗胆,可否请殿下再斟酌几分?若能予我郑氏两成股子,我郑氏必倾尽所有,绝无保留,助殿下早日成就这连通大唐的伟业!届时,郑氏与皇家,更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两成?”
李建成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神情,“这位族老……怕是有些过于贪心了啊。”
他身体微微后靠,目光扫过郑家主和其他族老,语气带着一种了然于胸的平静:
“诸位,须知这铁路总公司,朝廷占五成一,乃是定数。剩余四成九,并非郑氏一家之盘中美餐。关陇集团,山东士族,江南豪商……天下有实力、有眼光的,可不只郑氏一家。孤予郑氏一成,并予优先认购之权,已是念在姻亲之情,格外优容。”
他声音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这一成股子,看似不多,但诸位当放眼量之。待铁路网络遍布大唐十道,其每年所生之利,恐怕就远超郑氏如今全部盐业之利!更何况,还有那货物通衢之便,所带来的百业兴盛?这一成,便足够郑氏一门,再享数百年之富贵尊荣!”
他点明了关键:这一成股份的价值,不在于比例本身,而在于它所依附的“大唐铁路”这个前所未有的超级平台的未来体量。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式的财富计算方式。
李建成看着陷入沉思的郑家众人,给出了最后的定论,也抛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诱饵:
“况且,这一成,是独属于郑氏的。至于其他家……谁能入股,入股多少,何时入股……这其中,未必不需要一个在股东之中,有分量、又深知孤心意的‘自己人’,来帮着参详参详,协调一二啊。”
这话,几乎是明示了!
郑家不仅可以自己赚钱,还可以在未来皇家与其他资本的合作中,扮演“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这其中的隐性权力和利益,又岂是区区股份比例能衡量的?
郑家主与其他族老瞬间领会,再无犹豫。
郑家主立刻起身,郑重行礼:
“殿下高瞻远瞩,是老朽等着相了!一成便一成!郑氏,愿倾全族之力,认购这一成股子,为大唐铁路伟业,效犬马之劳!”
“好极!好极!”
李建成抚掌大笑,气氛瞬间变得无比热络。但他话锋一转,如同一个最高明的商人,开始引导客户看向下一个更具潜力的产品。
“不过,这大唐铁路总公司乃是关乎国策的日后大买卖,具体章程还需朝廷详细筹算,方可昭示天下,广募资金。但眼下,便有着一宗看得见、摸得着,更能让郑家这‘原始股’价值飞速飙升的好生意……”
郑家主心神一动,立刻领会:“殿下所言,可是指即将动工的,从长安直通北疆的这条标杆铁路?”
“正是此路!”
李建成目光炯炯,如同在展示一件稀世珍宝。
“诸位试想,此路乃是连通中枢与边疆的第一条钢铁大动脉,更是我大唐铁路伟业的开山之作、标杆之路!”
“它一旦建成通车,其带来的巨大效益和震撼效应,便是对大唐铁路总公司最好的宣传!到那时,根本无需朝廷多言,天下富商巨贾,想要参与进来的,定然如同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他刻意停顿,让郑家众人充分想象那幅场景,然后才抛出最核心的诱惑:
“诸位可以设想一下,如今在这‘大唐铁路总公司’的盘子里,定下的参与者,只有我们皇家与郑家两家!郑家手中持有的,可是最原始、最珍贵的股份!我们打个比方,倘若如今这总盘子份额价值是‘十’,待到此路通车,无数人挥舞着银票想要挤进来分一杯羹时,这盘子会变成多大?”
李建成伸出手指,逐级放大:“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到那时,郑家手中持有的这‘一’,还是当初那个‘一’吗?”
他这分明是在用后世资本市场“原始股增值”的概念来忽悠……不,是来启迪郑家了!
这就是在空手套白狼!
http://www.abcsee.cc/47246/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