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小组初成见成效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自打沈建国在众人面前提了“草药种植小组”的设想,这事儿就像在红星大队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好几户心思活络、又跟沈家关系不错的人家,都私下里来找苏念晚打听,跃跃欲试。

  苏念晚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先跟沈建国和张伯仔细商量了章程。最后定下来,第一批先找五户人家试点,都是像春花媳妇家、王婶子家这样人勤快、嘴又严实的。每户先在自留地划出半分地试种,由苏念晚统一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收获的药材,一部分留给自家备用,多余的可以由队里统一协调,用于便民服务点,或者仿照苏念晚的办法,去集市换些必需品,所得归各户自己。

  这安排既调动了积极性,又避免了可能的风险,几户人家都满意得很。

  这天下午,苏念晚就在自家院子里,给这五户的代表开了个小小的“技术培训会”。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用旧报纸包好的三样种子,又搬了块木板当黑板,用木炭条画着简单的示意图。

  “薄荷种子细小,撒播就行,覆土不能厚,见点潮气就能发芽……紫苏和柴胡要穴播,一个坑里放三四粒种子,间距这么宽……”她讲得仔细,尽量用最通俗的大白话。

  春花媳妇几个听得格外认真,不时发问:

  “晚晚,这啥时候浇水合适?”

  “长了虫子咋办?能打药不?”

  “听说草药都招蛇,真的假的?”

  苏念晚一一解答:“浇水最好是早晚,避开日头毒的时候。长了虫子,尽量用手捉,或者用烟叶水、草木灰水喷,尽量别用农药,不然影响药性。招蛇那是谣传,咱这几种草药没那回事,大家放心。”

  她态度耐心,讲解清晰,让这些原本心里还有些没底的婶子嫂子们踏实了不少。王婶子感慨道:“听晚晚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谱了!比伺候娇贵蔬菜也难不到哪儿去!”

  沈墨琛休假在家,默默地在旁边帮着烧水,给每个人碗里添上热水。他虽不插话,但那沉稳的存在感,无形中给苏念晚增添了不少威信。

  培训结束,苏念晚把种子分发给各户,又约定好过几天去各家地里看看出苗情况。大家拿着珍贵的种子,如同捧着希望,欢天喜地地走了。

  等人散了,沈墨琛才开口道:“讲得很好。”

  苏念晚正收拾着木板,闻言抬头,对上他带着赞许的目光,心里一甜,嘴上却谦虚:“就是把自己知道的说说,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种好。”

  “你尽力了,就行。”沈墨琛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

  几天后,苏念晚开始挨家走访。春花媳妇家的地整得最细,薄荷小芽已经冒了头,绿星星点的,煞是喜人。王婶子家稍慢点,但也松了土,下了种。其他几户也大多按着要求做了。苏念晚针对各家的情况,又提醒了些注意事项。

  也有那么一户,大概是没太上心,地整得粗糙,种子撒得深浅不一。苏念晚也没客气,直接指出来:“婶子,这样不行,出苗肯定不齐,有的可能都闷死在土里了。得重新弄一下。”

  那家媳妇脸上有些挂不住,但见苏念晚说得在理,又想到这是队里挂了号的事,只好讪讪地答应返工。

  一圈走下来,苏念晚心里大致有了底。只要前期管理跟上,这第一批试点,大部分应该都能成。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到了五月中。试点户的草药地都见了绿意,虽然比不上苏念晚那精心伺候的长势,但也算成了苗。苏念晚地里的薄荷已经可以采摘第一茬了,她掐了最鲜嫩的顶尖,给几户试点家都送了一点,让他们尝尝鲜,也看看成品的样子。

  这天,沈墨琛从单位回来,带回来一个消息。

  “关于岳父岳母的事,”他等晚上回了自己屋,才低声对苏念晚说,“南边战友又来信了。他们在鹭岛市打听了一圈,有人说大概六七年前,确实见过一对气质很好的夫妻,像是文化人,在打听一个姓顾的人家,但没多久就离开了,具体去了哪里,没人知道。”

  姓顾的人家?苏念晚心里一紧。这是原主记忆里完全没有的信息。她的父母,苏怀瑾和林婉,为什么会去南方找一个姓顾的人?这个“顾”家,又和自家有什么关系?

  线索依然模糊,但似乎又更具体了一点,指向了一个明确的姓氏。希望和迷雾同时交织在苏念晚心头。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看向沈墨琛:“谢谢你,墨琛。一直记挂着这事。”

  “应该的。”沈墨琛看着她,灯光下她的眉眼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顿了顿,补充道,“既然有了姓氏,范围又小了些。慢慢来,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他的话语总是这样简洁,却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苏念晚点了点头,是啊,急不来。眼下,她更重要的是把红星大队的日子过好,把自己的根基打牢。

  她转头看向窗外,月色下的草药园轮廓依稀可见,生机勃勃。她的生活,她的事业,她的家庭,都在这里。而遥远的南方,那个关于“顾”姓的谜团,将成为她努力向前的一个隐秘动力。
  http://www.abcsee.cc/47300/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