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月光鉴 >第113章 金殿对质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13章 金殿对质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袁弘被收押天牢,孙绍安亦被看管,殿试被迫中断。

  然而,风波并未平息,反而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朝堂。

  皇帝震怒,下令三司即日会审,而作为主审官之一的司徒岸,显然有备而来。

  三司会审并未拖延,就在殿试惊变的次日于大理寺正堂举行。

  皇帝虽未亲临,却派了贴身大太监前来听审,足见对此案的重视。

  堂下,除了主审的三位大臣,还有众多被传唤的相关官员、人证。

  堂外围满了关注此案的各级官吏,气氛凝重得如同结冰。

  袁弘已被除去官袍,身着囚衣,发髻散乱,但依旧强作镇定,嘶声喊着冤枉。

  当他看到司徒岸缓步走入正堂,在主审位坐下时,眼中更是迸射出怨毒的光芒。

  “司徒岸!是你!定是你构陷本官!”袁弘挣扎着指向司徒岸,面目扭曲。

  司徒岸并未动怒,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目光平静无波,仿佛在看一个跳梁小丑。

  他转向三位主审官,微微颔首:“三位大人,可以开始了。”

  审讯伊始,袁弘对孙绍安的指控全盘否认,咬定是孙绍安挟私报复,诬陷朝廷重臣。

  他甚至反咬一口,称司徒岸因推行新政与他不和,故而借此机会打击异己。

  面对袁弘的狡辩与反扑,司徒岸并未急于反驳,而是等到他声嘶力竭地表演完毕后,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沉稳,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冷静:

  “袁大人既然口口声声说冤枉,那本相便与你一一对质,让你心服口服。”

  他首先拿起那方从孙绍安处缴获的灰白色砚台碎块,以及从钱益谦处查获的完整砚台:“此乃‘无影墨’专用砚台,经匠作监大匠验证,其材质特殊,能与特制墨汁产生反应,使字迹暂时隐去。

  孙绍安与钱益谦素不相识,却能在不同考场使用同种手段,若非有人统一提供,作何解释?

  而据钱益谦供述,此物乃一‘周管事’所予。

  袁大人,你府上,可有一位手背带有蜈蚣疤痕的周姓管事?”

  袁弘脸色微变,强自镇定:“本官府中仆役众多,岂能一一记得?”

  “无妨。”

  司徒岸似乎早有所料,轻轻击掌。

  秦风立刻押着一名手上戴着镣铐、右手手背赫然有一道蜈蚣疤痕的中年男子上堂。

  此人面色灰败,正是那个为钱益谦提供无影墨的周管事!

  周管事见到袁弘,吓得噗通跪地,连连磕头:“老爷……小的……小的也是奉命行事啊!”

  袁弘瞳孔骤缩,厉声道:“你是何人?本官不认识你!休要胡乱攀咬!”

  司徒岸不给他喘息之机,继续道:“袁大人不认识他,那是否认识这个?”

  他取出了从兴隆当铺暗格中起获的那几封模仿周老翰林笔迹的密信,以及那本记录着代号的账册。

  “这些书信,虽刻意模仿周老翰林笔迹,但形似神非,起笔收锋处破绽明显。

  经翰林院多位资深翰林共同鉴定,确认为仿笔无疑。

  而其中内容,”司徒岸拿起一封信,朗声读道,“‘货物已按计划散出,市面反应热烈,鱼儿纷纷上钩’……

  袁大人,这‘货物’指的是什么?

  ‘鱼儿’又指的是谁?”

  他又拿起那本账册:“这上面记录的‘青松’、‘墨竹’、‘金蟾’等代号,其后对应银两数目,经查,与几位涉嫌购买试题的世家子弟所动用资金流向高度吻合!

  而负责与他们接洽的,正是你袁府的门人!

  袁大人,你作何解释?”

  袁弘额头冷汗涔涔,兀自强辩:“单凭几封不知来历的信件和一本莫名其妙的册子,就想定本官的罪?

  简直是笑话!

  这定是有人伪造证据,构陷本官!”

  “伪造?”

  司徒岸冷笑一声,眸光锐利如刀,“那本官再问你,你府中护卫首领,豢养死士,于前夜潜入丞相府,意图行刺六扇门总捕头凌无双,此事你可知情?!”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刺杀朝廷命官,还是在他司徒岸的府邸!

  这简直是无法无天!

  司徒岸不容他否认,直接让秦风将那名黑衣刺客的供词,以及从其身上搜出的、与袁府联络的凭证(一枚刻有暗记的腰牌)呈上。

  “此人已招认,受你指使,行刺凌大人,只因凌大人查案触及你的要害!

  人证物证俱在,袁弘,你还有何话说?!”

  铁证如山,一环扣一环!

  从舞弊手段的提供(无影墨、周管事),到试题的贩卖与资金往来(密信、账册、世家子弟证词),再到狗急跳墙的灭口行动(刺杀凌无双),一条完整的证据链,在司徒岸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揭露下,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袁弘面如死灰,身体晃了晃,几乎站立不住。

  他看着堂上那些冰冷的物证,听着周围官员们压抑的惊呼和议论,知道自己已然无力回天。

  司徒岸的准备,实在太充分了!

  他不仅查到了明面的舞弊,连他最隐秘的灭口行动都了如指掌!

  “是……是……”

  袁弘精神彻底崩溃,瘫软在地,涕泪横流,“是下官一时糊涂……鬼迷心窍……求陛下开恩!

  求丞相开恩啊!”

  他伏地痛哭,将如何利用职务之便窃取试题范围,如何勾结世家贩卖试题,如何利用周管事等人组织考场舞弊,以及为何要刺杀凌无双以图灭口等罪行,断断续续地供认了出来。

  然而,当三司官员追问其背后是否还有指使之人的时候,袁弘却死死咬定,所有事情皆是他一人所为,只为敛财和巩固权势,并无他人指使。

  这个结果,在司徒岸与凌无双的预料之中。

  袁弘不敢攀咬安王,或者说,他还有家眷等把柄握在安王手中,让他宁愿自己承担所有罪责。

  最终,三司根据袁弘的罪行——科举舞弊、贪墨巨额银两、刺杀朝廷命官,数罪并罚,判处其斩立决,抄没家产,族中子弟永不录用。

  孙绍安、钱益谦等参与舞弊的考生,亦被革去功名,流放边陲。

  一场震惊朝野的科举舞弊大案,似乎随着袁弘的认罪伏法而告一段落。

  金殿对质,司徒岸以其雷霆手段和缜密逻辑,赢得了彻底的胜利。

  然而,司徒岸与凌无双心中都清楚,袁弘不过是被推出来的替罪羔羊。

  那条隐藏在更深处的“大鱼”,因为袁弘的断尾求生,暂时得以隐匿。

  但经此一案,朝野震动,对方势力受损,其狐狸尾巴,终究会再次露出来。

  (第113章已完)
  http://www.abcsee.cc/47317/1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