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建设与守护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雨,淅淅沥沥,敲打着城市的玻璃窗,也敲打在凌希玥的心上。细密的雨丝如同她此刻的心境,洗刷去了沉积已久的阴霾,却也带来了一丝空落落的微凉。导师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正义虽然迟到了整整三年,但终究没有缺席。严克俭——那个名字像一根毒刺,曾深深扎在她记忆的最深处。他曾经是学术界不可一世的权威,却用最卑劣的手段构陷了她敬若父亲的导师。如今,这个名字已随着法槌落下的庄严宣告,伴随着镣铐的冰冷声响,彻底尘埃落定。

  当法院那扇厚重的木门在她身后缓缓关闭,宣判严克俭数罪并罚、锒铛入狱的那一刻,凌希玥感觉心中那块积压了整整一千多个日夜的巨石轰然碎裂。那股支撑着她在黑暗中独行、以冰冷代码为刃、以精密算法为盾的复仇执念,如同被瞬间戳破的高压气球,“嘶”地一声,便瘪了下去,消散在无形的空气里。然而,执念的潮水骤然退去,显露出来的并非预想中平静的沙滩,而是更深沉、更汹涌的思念。对导师的思念,如同挣脱了束缚的藤蔓,在她心中疯狂滋长,缠绕着每一寸神经,勒得她几乎喘不过气。午夜梦回,她总能清晰地看到导师温和而充满智慧的眼神,听到他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希玥,代码是冰冷的,但人心可以是温暖的。”

  她驱车来到导师生前的住所,那栋位于城市老街区的安静小楼。这里曾因严克俭的构陷而一度被贴上封条,被办案人员翻找得凌乱不堪,仿佛一头被惊扰的巨兽。如今,冤案昭雪,一切物归原主,书房也已被细心地恢复了原状。推开那扇熟悉的木门,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导师身上淡淡的墨香和旧书特有的、混合着纸张与时光的味道。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如往昔无数个下午,她与导师并肩坐在书桌前,讨论着复杂的算法与代码。书架上的书籍依旧按照导师生前的习惯排列,从经典的计算机理论到前沿的量子物理,甚至还有几本泛黄的古典诗词。桌上的笔筒、那盏用了多年的旧台灯,甚至窗台上那盆导师最爱的兰草,都摆放得一丝不苟,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随时会推门而入。

  凌希玥缓缓步入书房,指尖带着一丝微颤,轻轻拂过书架上冰冷的书脊。《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网络安全原理》……每一本书,都承载着她与导师共同探讨学术、熬夜破解难题的回忆。她的目光扫过一排排熟悉的书名,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停在了书架最深处,一个平日里很少触及的角落。那里,似乎比别处更显陈旧,积着一层薄薄的、不引人注意的灰尘,仿佛在刻意躲避着日常的视线。她心中莫名一动,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伸手拂去灰尘,触手处并非坚硬的木板,而是一块可以轻微活动的挡板,边缘有极细微的缝隙。

  她的心跳开始加速,一种混合着期待与忐忑的情绪在胸腔中蔓延。她小心地将挡板移开,后面竟然隐藏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木箱。木箱是用上好的胡桃木制成,表面光滑,边角却因岁月的摩挲而显得温润,带着一种沉静的光泽。箱子上了一把小巧的铜锁,锁身古朴,锁孔周围已是锈迹斑斑,显然有些年头了。凌希玥认得这把锁!导师曾玩笑般地将其钥匙称为“智慧之门的钥匙”,一直挂在他那串叮当作响的钥匙串上。而那串钥匙,在她毕业那天,导师郑重地作为礼物送给了她,其中就有这把毫不起眼、几乎被她遗忘的小铜钥匙。当时导师笑着说:“也许有一天,你会用它打开一扇新的门。”

  她从随身的钥匙包中翻出那把钥匙,冰凉的金属触感从指尖传来,带着一丝宿命般的温度。她深吸一口气,将钥匙轻轻插入锁孔,微微转动。“咔哒”一声轻响,清脆而悦耳,仿佛尘封已久的秘密终于被开启。铜锁应声而开,掉落在地毯上,发出一声闷响。

  箱子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绒布的边角已经有些褪色。凌希玥掀开绒布,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叠泛黄的研究手稿,纸张边缘微微卷曲,散发着旧纸张特有的干燥气息。手稿旁边,静静地躺着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边角被仔细地折起。手稿上的字迹,正是导师那遒劲有力、却又带着几分飘逸的笔迹,一如他的为人,严谨中不失洒脱。凌希玥拿起最上面的一叠,纸张已经有些脆化,稍一用力便可能撕裂。上面是导师关于“下一代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深度思考,许多观点即便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看来,依旧具有惊人的前瞻性和颠覆性。她快速翻阅着,每一页都凝聚着导师毕生的心血与智慧,字里行间,是他对这个领域深沉的热爱和不懈的探索,还有那些密密麻麻的修改批注,记录着一个学者严谨的治学态度。

  她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个牛皮纸信封上。信封上,用导师特有的、带着些许飞白的笔迹写着一行字:“致希玥,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愿你已放下包袱,拥抱未来。”

  “导师……”凌希玥的心脏猛地一缩,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眼眶瞬间便热了。她小心翼翼地抽出里面的信纸,三张,叠得整整齐齐。信纸的纸张是导师常用的那种,带着淡淡的米黄色,字迹依旧清晰,却在笔画转折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那是她从未在导师笔下见过的倦意。

  信中,导师没有过多提及自己所受的冤屈,也没有丝毫的抱怨与愤恨,仿佛那些污蔑与苦难不过是拂过衣角的尘埃。他只是平静地叙述了自己早已预料到可能会遭遇的风险,以及对严克俭扭曲心态的惋惜——“他本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学者,却被名利蒙蔽了双眼”。他写道:“希玥,我的孩子,你是我见过最具天赋的学生,没有之一。你的冷静、你的敏锐、你的技术直觉,都让我引以为傲。但我更希望你明白,真正的力量,并非用于毁灭与复仇,而是用于守护与建设。我知道你为了我的事情,一定吃了很多苦,那些不眠不休的夜晚,那些在黑暗中独自摸索的日子,那些心中积攒的仇恨……孩子,我都懂。但你要记住,仇恨是一把双刃剑,它能驱动你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也能在不知不觉中焚毁你自己,让你变成你曾经最讨厌的那种人。如今,若我能沉冤得雪,那便让一切恩怨随风而逝吧。将你的智慧,你的才华,用在正途上,用它来守护我们的国家,守护那些需要保护的信息安全,这才是我最希望看到的,也是你真正应该走的路。”

  读到这里,凌希玥的眼眶再也无法承受泪水的重量,滚烫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滴落在信纸上,迅速晕开了一小片墨迹,模糊了“守护”二字。她仿佛能听到导师在她耳边语重心长地教诲,那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她心中最后一丝因仇恨而生的阴霾与寒冰。原来,导师早已洞悉了她内心的挣扎,早已为她铺好了未来的道路。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导师复仇,却不知导师最大的心愿,是她能放下仇恨,走向光明。

  信的后半部分,导师笔锋一转,详细阐述了一个大胆而惊人的设想——“量子纠缠通讯在未来国家安全领域的应用”。他写道:“……量子纠缠,其特性在于无论相距多远,一个粒子的状态变化会瞬间影响另一个粒子,这种‘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若能应用于通讯领域,将构建出绝对安全、无法被窃听和破解的量子通讯网络。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构想,手稿中记录了一些我的思考和推导,或许不够成熟,甚至可能存在谬误,但我希望能为你提供一些思路……希玥,我知道你对量子计算也有浓厚兴趣,这或许是你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记住,真正的黑客精神,不是破坏,而是建设与守护。”

  凌希玥屏住呼吸,一字一句地读着,导师的智慧与远见,让她震撼,更让她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如同千钧重担,却又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设想,更是导师对国家、对未来的深切期许,是他未竟的理想,如今,这份理想沉甸甸地落在了她的肩上。

  读完最后一个字,凌希玥再也忍不住,捂住嘴,压抑的呜咽声在寂静的书房中响起,回荡在每一个熟悉的角落。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眼前却清晰地浮现出导师欣慰的笑容,仿佛在对她说:“好孩子,路,要往前走。”她明白了,导师从未离开,他的精神,他的智慧,他的期望,都凝聚在这封信和这些手稿中,等待着她去传承,去实现。

  良久,凌希玥擦干眼泪,指尖轻轻拂过信纸上导师的字迹,眼神中的迷茫与哀伤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澄澈,仿佛雨后初晴的天空,洗尽铅华,只剩清明。她小心翼翼地将信和手稿放回木箱,心中已有了清晰的决定。

  她要将导师这些珍贵的研究手稿整理、修订,然后出版成书,让导师的智慧之光,照亮更多在网络安全领域探索的后来者,让“守护”而非“攻击”的理念,在更多年轻黑客心中扎根。她还要以导师的名义,设立一个专项基金,资助那些像她一样,对网络安全充满热情、却可能因家境贫寒而步履维艰的年轻人才,帮助他们实现梦想,为国家培养更多真正的网络安全卫士。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正好照在凌希玥的脸上,映出她眼中尚未干涸的泪光,却也照亮了她眼底深处那抹愈发明亮的光芒。那光芒中,有传承,有责任,更有希望。

  那个曾经只为复仇而活、周身散发着冰冷气息的高冷天才黑客,此刻,肩上悄然多了一份沉重而光荣的责任。那是导师的遗志,是真正黑客精神的传承——用技术守护正义,用代码扞卫尊严,更是对国家未来的庄严承诺。她轻轻合上木箱,将它紧紧抱在怀中,仿佛抱住了导师的整个世界,也抱住了自己未来的方向。传承的种子,已在她心中悄然埋下,沐浴着阳光与雨露,等待着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这片土地遮风挡雨。
  http://www.abcsee.cc/47358/7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