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新政砥柱
推荐阅读:
南知意帝释景全文免费阅读
快穿之路人不炮灰
混天鼎
谁说小皇叔要绝后?我两年生五崽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哭惹,脆皮大佬又手撕剧情了
影视编辑器
综漫:后二次元时代
炼仙根,开仙路
满宗卧龙凤雏,师妹她是个中翘楚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春闱改革的尘埃落定,一批满怀经世致用理想、对初颜公主新政抱有天然好感的寒门学子,如同新鲜血液,被注入了大渊庞大而略显僵化的官僚肌体。他们被授予官职,分发各地,尤其是新政推行阻力最大的山东、河南及部分京畿州县。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深邃和险恶。
山东,青州府,昌乐县。
新任县令名叫周文博,正是此科二甲进士出身,寒门学子,策论中对于农政改革颇有见地。他怀揣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意气风发地赴任,决心在此地大展拳脚,将公主殿下的新政落到实处。
赴任伊始,周文博便雷厉风行,下令重新清丈田亩,推行“摊丁入亩”,并大力宣传红焰薯种植。他亲自下乡,走访田间地头,向农户讲解新政好处,甚至挽起裤腿,下田示范红焰薯的栽种技巧。
起初,底层的农户见这位京城来的“青天大老爷”如此亲民,又听闻新政能免去压得人喘不过气的丁银,还能种植高产的新粮,心中不免燃起希望,配合度颇高。
然而,好景不长。
首先发难的是县衙内部的胥吏。这些盘踞地方多年的“地头蛇”,早已与本地宗族大户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周文博的命令,触动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他们表面上唯唯诺诺,背地里却阳奉阴违。
户房书吏在清丈田亩时,故意将大户的良田登记为中田,将贫户的薄田登记为下田甚至末等田,使得赋税负担依旧不公。刑名师爷在审理田土纠纷时,偏袒本地大户,打压那些拥护新政的小民。甚至连负责传达政令的衙役,也在下乡时故意曲解政策,散播“新税乃是加赋”、“红焰薯耗地方”等谣言。
紧接着,本地以举人赵德坤为首的士绅集团也开始行动。他们先是联名上书知府刘文正,状告周文博“年轻气盛”、“不谙民情”、“行事操切”、“扰乱地方”。刘文正本就对新政持消极态度,接到状纸,立刻行文申饬周文博,要求其“稳妥行事”、“多听地方耆老意见”。
同时,赵德坤等人利用其在乡里的威望,暗中威胁、利诱那些原本愿意配合新政的农户。
“周县令是外来官,做不了多久就要走的!你们现在跟着他胡闹,得罪了我们,以后还想不想在昌乐县立足?”
“那种红焰薯,根本不适合我们这的水土!种了也是白费力气!到时候颗粒无收,看谁可怜你们!”
更有甚者,赵德坤家中的恶仆,夜间偷偷毁坏了数户试种红焰薯农户的田苗,并留下警告。
在官府胥吏的软抵抗和地方士绅的硬威胁下,原本刚刚萌生希望的农户们,再次陷入了恐慌和犹豫之中。清丈田亩的工作陷入停滞,红焰薯的推广也举步维艰。周文博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大网,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施展。他发布的政令出了县衙,就如同泥牛入海,难以产生实际效果。
类似的困境,在河南、京畿等地的新任官员身上,也不同程度地发生着。他们满怀热情而来,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由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消极怠工的官僚体系以及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共同构筑的铜墙铁壁。单凭个人的能力和一腔热血,想要撼动这积弊多年的旧秩序,难如登天。
消息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公主府。
青羽面色凝重地向初颜禀报:“殿下,周文博等新任官员,在地方举步维艰。胥吏阳奉阴违,士绅暗中作梗,政令难以通达乡里。长此以往,恐寒了这些干才之心,新政亦有夭折之险。”
初颜看着那些充满挫败感和求助意味的奏报,脸上并无意外之色。她深知改革之艰难,尤其是在触及基层利益之时。
“他们遇到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敌人,而是一种……氛围,一种习惯,一种千百年来形成的规则。”初颜缓缓道,“想要打破它,仅靠几个清官、几道政令,是远远不够的。”
她走到书案前,提笔疾书。
“传令,”她声音沉稳,“第一,以‘政事咨议厅’筹备处的名义,向所有像周文博这样在地方推行新政遇到阻力的官员,发出征询函,请他们详细呈报所遇具体困难、地方势力构成、以及他们建议的解决之道。这不是问责,而是集思广益。”
她要让这些身处第一线的官员感觉到,他们并非孤军奋战,他们的困难和意见,中枢在倾听。
“第二,”初颜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令监察御史、按察使司,加强对山东、河南等重点地区州县官员的巡查考核!重点核查其推行新政之态度与实效!凡有消极怠工、纵容胥吏、与地方势力勾结阻挠新政者,无论品级,一经查实,立即革职查办!空出的职位,优先从此科进士及过往考核优异者中选拔递补!”
她要借助监察的力量,对旧官僚体系进行持续的外部施压和清洗。
“第三,”她放下笔,目光深远,“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让我们的人,加紧编撰《红焰薯种植指南》、《新税制释疑》、《地方胥吏弊政实录》等通俗书籍、画册、唱本,通过一切渠道,免费发放到北地、山东、河南等地的市集、村塾、甚至田间地头!要让最底层的百姓,能够看懂、听懂新政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明白,谁才是真正为他们着想!我们要绕过被士绅胥吏把持的‘口舌’,直接与民心对话!”
她要发动一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革命!既要依靠官僚体系内的新生力量,也要唤醒最广大的民众,让他们成为新政最坚定的支持者和监督者!
“新政的砥柱,不应仅仅是几个清官能吏,”初颜望着窗外,语气坚定,“更应该是这千千万万渴望公平、渴望温饱的民心!”
一道道指令从公主府发出,如同一张逐渐收紧的大网,罩向了那些顽固的旧势力堡垒。同时,一股来自民间的、渴望改变的暗流,也开始在帝国的底层悄然涌动。
周文博在昌乐县的困境,只是这场宏大变革中的一个缩影。但他和他的同僚们,以及那些即将被唤醒的民心,正在成为支撑初颜公主改革之路最坚实的砥柱。
http://www.abcsee.cc/47494/3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