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寂静的回响
推荐阅读:
锦绣农女种田忙
山洞奇遇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女神的上门贵婿
大明:家妻上将军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天尊皇婿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深夜学园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宫本弘的名片,像一片羽毛,轻飘飘地落在林烨掌心,却带着千钧重量。回到下榻的酒店,东京的夜色依旧在窗外喧嚣,但林烨的世界却异常安静。他谢绝了张哲关于后续行程的讨论,独自一人站在落地窗前,宫本弘那句“你征服了世界,但你可曾打动过寂静?”的话语,如同幽灵般在他脑海里反复回响。
寂静。
这个词对他来说,曾经只是乐章间的休止,是演出前后的空白,是需要被声音填满的真空。他从未像现在这样,意识到“寂静”本身,可以是一种如此庞大、甚至带有压迫感的存在。
第二天,他做了一件让张哲意外的事——推掉了所有安排,只身前往上野公园内的一处僻静庭院。
这里与六本木的繁华恍如隔世。青苔覆于石灯,锦鲤游过池水,枫叶未红,却已透出沉静的绿意。他坐在廊下,耳边只有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以及远处隐约的、被空间过滤得无比柔和的都市背景音。
他尝试放空自己,不去“思考”音乐,而是去“感受”周围的一切。
他注意到池面被风吹皱的涟漪,一圈圈荡开,直至消失于无形——这本身就像一种节奏。
他注意到光影穿过竹叶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缓慢移动的光斑——这仿佛就是一种旋律的视觉化。
他甚至能听到自己均匀的呼吸声,心跳声,在这种极致的静谧中被放大。
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的音乐,无论是《归云》的苍茫,还是《声命体》的奇诡,始终是“向外”的,是试图抓住什么、表达什么、甚至征服什么的。而此刻,宫本弘所指的“静”的魂,却是一种“向内”的沉淀,是自身即是圆满的存在。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不再是复杂的编曲结构,而是宫本弘那个侘寂花瓶的影子。不言不语,接纳尘埃, ierfections not as ws, but as features (不完美非瑕疵,而是特色)。
一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亮起!
格莱美的表演……为什么一定要是“声”的盛宴?为什么不能是一场关于“声”与“间”的戏剧?
他猛地睁开眼,瞳孔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迅速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开始飞快地记录、勾画。
传统的思路,是将古琴、尺八等东方乐器作为“音色”融入宏大的编曲,用“加法”来展现融合。但现在,他想到了一种更极致、也更危险的方式——
做“减法”。
傍晚,当张哲带着一丝担忧找过来时,看到的是林烨对着一本画满了各种奇异符号和文字说明的笔记本,眼神灼灼发亮。
“哲哥,我们需要调整格莱美的表演方案。”林烨开门见山,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张哲心里咯噔一下,小心地问:“调整?怎么调整?原定的《声命体》主题曲融合方案,不是已经和塞缪尔确认过了吗?气势足够,也最能代表专辑核心。”
“那是过去的思路。”林烨将笔记本转向他,手指点着上面潦草的图示,“宫本大师点醒了我。我们之前太执着于展现‘融合’的结果,声音织体太密,留给灵魂呼吸的‘间’太少了。格莱美不缺热闹,不缺技术,缺的是能让人灵魂一震的……寂静中的惊雷。”
他快速阐述着自己的新构想:
“我想把表演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第一部分,极致的‘静’。”
“舞台几乎全黑,只有一束顶光。我独坐其中,只用古琴,弹奏一段极其精简、甚至带有大量留白的旋律。不是传统的《流水》《广陵散》,而是我自己创作的,充满‘间’的、类似于冥想状态的片段。”
“然后,”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张哲,“在所有人被这种寂静包裹,甚至开始感到不适的时候——”
“第二部分,极致的‘动’!”
“灯光骤然全开!塞缪尔的电子脉冲如同宇宙大爆炸般轰然切入!预先录制的交响乐宏大声场铺天盖地!之前所有的民间艺术家,尺八、西塔琴、甚至可能加入的秦腔人声,以最具冲击力的方式同时爆发!”
“但关键不在于爆发,”林烨强调,“关键在于,从‘静’到‘动’的那个转折点!那个瞬间的对比,那个被极度压缩后又猛然释放的张力!那才是真正的‘声命体’——从无到有,从静到动,从单一到繁复的生命过程!”
张哲听得目瞪口呆。
这个方案太大胆了!也太冒险了!在格莱美这样的全球顶级舞台,在短短几分钟的表演时间里,前半段几乎等同于“沉默”?这简直是在挑战现场和电视机前所有观众的耐心和审美习惯!万一冷场,后果不堪设想!
“林烨,这……这太极端了!”张哲试图劝解,“我知道宫本大师的话对你有启发,但格莱美毕竟是……”
“正因为它是最顶级的舞台,我们才更要拿出别人不敢拿出的东西!”林烨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迎合,永远无法真正征服。我们要做的,是引领,是让他们看到,音乐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寂静,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声音之一。”
他看着张哲眼中挥之不去的忧虑,放缓了语气,但目光依旧坚定:“哲哥,相信我。这不是一时冲动。这是我思考了一整天的结果。我们之前的音乐是‘做加法’,堆砌元素证明融合。而现在,我想‘做减法’,用最极致的对比,来展现融合背后那个更本质的——生命的张力。”
张哲沉默了。他看着林烨,看着这个他一路陪伴走来的音乐家。从国内选秀的锋芒毕露,到国际舞台的文化碰撞,再到如今对声音本质的哲学思辨……林烨的成长,一次次超越了他的预期。
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你需要我做什么?”
“第一,立刻联系塞缪尔,把我的新构想发给他,需要他全力配合,尤其是‘动’的部分,需要比原方案更极致的冲击力。”
“第二,”林烨拿起宫本弘那张名片,眼神深邃,“帮我联系宫本大师。格莱美的舞台上,我需要他的尺八……不是作为点缀,而是作为‘静’的部分,与我的古琴进行灵魂对话。”
张哲重重地点了点头:“明白了。我马上去办。”
风险与机遇并存。但他选择相信林烨的判断,相信这种近乎偏执的艺术追求所能爆发出的能量。
林烨再次望向庭院。暮色渐合,池水归于平静。
但他的内心,却已为格莱美那片看似喧嚣的战场,准备好了一场关于“寂静”的、最激烈的革命。东京塔下的沉思,将化为舞台上最震撼人心的回响。
http://www.abcsee.cc/47613/1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