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初露峥嵘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接下来的几天,林烨几乎住在了老陈的维修店。白天,他需要去参加《最强新声代》节目组安排的赛前培训和镜头采集,晚上,则一头扎进那间小小的隔音室,与陈师傅一起打磨《青花瓷》。
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
设备的老旧限制了音质的上限,陈师傅虽然懂行,但毕竟多年未接触专业录音,很多操作都已生疏。林烨不得不凭借前世积累的制作经验,结合系统提供的《青花瓷》编曲灵感,亲自参与到每一个细节的调整中。
“陈师傅,这里古筝的泛音能不能再亮一点?对,就是那个频率。”
“底鼓的声音太散了,低频需要收一些。”
“混响再加一点点,要那种空旷、水汽氤氲的感觉……”
陈师傅从一开始的略带怀疑,到后来的惊讶,再到最后的沉默配合。他发现自己这个临时“客户”在音乐制作上的见解,老道得不像个年轻人,甚至很多调音思路是他闻所未闻的。
“你小子……跟谁学的这些?”一次调试间隙,陈师傅忍不住问道,递过一支烟。
林烨摆手谢绝,笑了笑:“自己瞎琢磨的。”
陈师傅深深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只是默默把烟收了回去。
与此同时,林烨海选时那一段清唱的视频,经过几天的发酵,终于在网上掀起了一些波澜。
起初只是在《最强新声代》的选手粉丝小圈子里流传,标题也多是“海选惊现清唱大神”、“吴峰被当场打脸”之类。但随着点击量增加,视频开始被一些音乐区的UP主注意到。
一个拥有几十万粉丝、以毒舌点评着称的乐评人“耳君”,转发了这个视频,并配上了一段长长的评论:
“偶然刷到这个视频,有点意思。先说结论:这首歌的创作层面,吊打目前市面上99%的所谓‘古风’歌曲。”
“旋律线条极具东方美感,婉转流畅,不是那种五声音阶的简单堆砌。歌词更是一绝,‘天青色等烟雨’这种意象运用,堪称神来之笔,画面感和意境直接拉满。演唱者嗓音条件不算顶级,但情感投入和咬字归韵非常到位,赋予了这首歌灵魂。”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我依然持保留态度。片段终究是片段,没有编曲支撑的歌曲是不完整的。而且,这种过于强调文学性和意境的作品,在竞技舞台上很吃亏。我很怀疑他在下一轮,面对完整的乐队和舞美时,还能不能保持这种吸引力。让我们拭目以待,希望不是昙花一现。”
“耳君”的这番评价,可谓毁誉参半,却极大地推动了视频的传播。争议也随之而来。
“卧槽!耳君这么高的评价?”
“听不懂,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装逼犯罢了,歌词故弄玄虚,调子平平无奇,哪里好听了?”
“支持耳君,现在的乐坛就是需要这种不一样的声音!”
“坐等下一轮被打脸,清唱和完整表演是两码事!”
网络上的纷纷扰扰,林烨通过手机偶尔看到,只是一笑置之。他清楚,所有的争论在完整的作品面前,都将失去意义。
终于,在比赛录制前夜,《青花瓷》的最终版小样,在陈师傅那间陋室里诞生了。
当最后的混音导出,通过监听音箱播放出来时,连一向沉默寡言的陈师傅都久久没有说话。
古朴典雅的古筝前奏,清脆的笛声,悠扬的弦乐铺垫,以及林烨那经过反复打磨后,愈发显得干净而深情的嗓音……所有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构筑了一个完整、立体的江南梦境。虽然受限于设备,音质算不上完美,但那份独属于东方的神韵,却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够了。”陈师傅最终只说了两个字,用力拍了拍林烨的肩膀,“拿这个去,够用了。”
林烨看着屏幕上那个小小的音频文件,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这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他在这个新世界,亲手创造出的第一个坐标。
他付清了积欠的录音费用(陈师傅只象征性地收了一部分),郑重地向老人道别。
回到出租屋,夜色已深。他站在窗边,看着对面苏雨墨那扇已经熄灯的窗户,心中一片宁静与坚定。
他打开电脑,将《青花瓷》小样存入U盘,又仔细检查了一遍明天录制要穿的衣物——依旧是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
然后,他点开了系统中《青花瓷》歌曲图标下,那个需要1000点文化认同值才能兑换的【大师级演唱体验卡(一次性)】。
【是否确认兑换?兑换后文化认同值将清零。】
【确认。】
光芒一闪,物品栏中多了一张散发着微光的卡片。而文化认同值,也变回了刺眼的“0”。
这是他的底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为了将这首《青花瓷》的效果推向极致,他必须动用这张王牌。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林烨关掉电脑,躺在床上,闭上眼睛。
明天,他将不再是那个只有一分钟清唱片段的“有意思”的选手。
明天,他将以完整的姿态,将名为“中国风”的惊雷,正式掷向这个麻木的乐坛。
(第七章 终)
http://www.abcsee.cc/4761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