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IP赋能拓边界 文旅融合谱新篇
推荐阅读:
锦绣农女种田忙
大明:家妻上将军
山洞奇遇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女神的上门贵婿
与妖怪的二三事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天尊皇婿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初冬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老巷,工作室的陈列架上,除了熟悉的竹编产品,还多了几个憨态可掬的竹编卡通玩偶。周阳正拿着相机给玩偶拍照,嘴里念叨着:“这‘竹小匠’的形象也太受欢迎了,上次在社交平台露了个脸,就有好多网友问什么时候发售。”孙晓走过来,看着镜头里的玩偶笑道:“这就是文化IP的力量。现在联盟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咱们得趁热打铁,把‘竹小匠’打造成核心IP,开发更多衍生产品,再进军文旅文创领域。”
“竹小匠”是苏晴团队设计的卡通形象,以竹编学徒为原型,圆脑袋上顶着一片翠绿的竹叶,双手捧着竹丝,既可爱又充满匠心。之前在新品发布会上首次亮相,就收获了不少关注。
王爷爷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这小娃娃挺讨喜的,把咱们竹编手艺和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年轻人肯定喜欢。”
陈屿点点头:“我已经联系了几家文创厂商,他们对‘竹小匠’衍生产品很感兴趣,愿意和咱们合作开发文具、饰品、家居用品等。”
“太好了!”孙晓说道,“苏晴,你负责把控衍生产品的设计风格,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融入竹编元素和IP特色;陈屿负责对接厂商,把控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周阳负责IP的宣传推广,让‘竹小匠’被更多人熟知。”
接下来的一个月,团队全身心投入到IP衍生产品的开发中。苏晴和李然设计了一系列“竹小匠”周边:竹编纹理的笔记本、印着卡通形象的马克杯、竹丝编织的钥匙扣……每一件产品都小巧精致,充满创意。
周阳则策划了“竹小匠的匠心之旅”系列宣传活动,通过短视频讲述“竹小匠”学习竹编手艺的故事,还在社交平台发起了#寻找身边的竹小匠#话题挑战,鼓励网友分享自己与竹编的故事。
话题一经发起,就引起了网友的热烈响应。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学习竹编的经历,有网友晒出了收藏的竹编产品,还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制作简易竹编,参与话题互动。短短一周,话题阅读量就突破了千万,“竹小匠”的知名度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孙晓也在积极对接文旅文创项目。她得知市里正在打造一座非遗文化主题公园,立刻带着“竹小匠”IP方案和联盟的产品样品,拜访了公园项目负责人。
“张主任,我们想在非遗主题公园里打造一个‘竹小匠工坊’,让游客可以现场体验竹编技艺,同时销售‘竹小匠’系列衍生产品。”孙晓递上方案,详细介绍道。
张主任翻看着方案,又拿起“竹小匠”玩偶仔细端详:“这个IP形象很有特色,竹编体验项目也符合公园的定位。我们正需要这样有互动性和文化内涵的项目,我觉得这个合作可行。”
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竹小匠工坊”将作为非遗主题公园的核心体验项目之一,预计明年春季开业。
然而,在筹备“竹小匠工坊”的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让竹编体验项目既适合成年人,又能吸引小朋友参与。
“成年人更注重技艺的学习,而小朋友可能觉得复杂的编织过程太枯燥。”张琪担忧地说。
苏晴思索道:“我们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体验课程。针对成年人,开设传统竹编技艺课程;针对小朋友,设计简易的竹编手工,比如编织‘竹小匠’钥匙扣、小挂件等,让他们在玩乐中感受竹编的乐趣。”
王爷爷补充道:“还可以在工坊里设置竹编文化展示区,用图文和实物展示竹编的历史和工艺,让游客在体验的同时,了解更多竹编文化知识。”
按照这个思路,团队重新调整了“竹小匠工坊”的规划方案。他们设计了三个区域:技艺体验区、文化展示区和产品销售区。技艺体验区配备了不同规格的竹编工具和材料,安排了专业的指导老师;文化展示区通过展板、视频和实物,生动讲述竹编的发展历程;产品销售区则摆放着“竹小匠”系列衍生产品和联盟的精品竹编。
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参与体验,苏晴还专门设计了一套竹编启蒙教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卡通插图,讲解基础的竹编手法。周阳则制作了“竹小匠”动画短片,在体验区循环播放,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与此同时,“竹小匠”衍生产品的生产也在顺利推进。第一批产品包括文具、饰品和家居用品,共十大类五十多个品种。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对“竹小匠”系列产品情有独钟。
“孙姐,咱们的‘竹小匠’马克杯和笔记本,在电商平台上销量稳居同类产品前列!”张琪拿着销售报表,兴奋地说。
孙晓笑着说:“这只是开始。等‘竹小匠工坊’开业后,咱们的IP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扩大。接下来,咱们还可以和影视、游戏等领域合作,让‘竹小匠’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季,非遗文化主题公园正式开园,“竹小匠工坊”也迎来了第一批游客。工坊里人头攒动,小朋友们围着指导老师,认真地学习编织“竹小匠”钥匙扣;成年人则在体验传统竹编技艺,时不时向老师请教问题;文化展示区里,游客们驻足观看,了解竹编文化的魅力。
“妈妈,你看我编的钥匙扣,是不是和‘竹小匠’一样可爱?”一个小朋友举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对妈妈说。
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感慨道:“这个工坊太有意义了,不仅能亲手体验竹编,还能了解到这么多竹编文化知识,真是不虚此行。”
周阳拿着相机,忙碌地记录着工坊里的热闹场景,他笑着对孙晓说:“孙姐,你看这人气,咱们的‘竹小匠’IP算是成功打响了!”
孙晓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成就感:“这是咱们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咱们要继续深耕竹编文化IP,开发更多优质的衍生产品,让‘竹小匠’成为非遗传承的标志性符号,让传统竹编手艺通过更多元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
夕阳西下,非遗主题公园的灯光渐渐亮起,“竹小匠工坊”里依然人声鼎沸。“竹小匠”的卡通形象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可爱。它就像一位小小的文化使者,带着传统竹编的魅力,向更多人传递着匠心与温暖。竹编产业联盟的文旅融合之路,也在这热闹的氛围中,越走越宽广。
http://www.abcsee.cc/47635/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