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晒秋里的柿子甜香
推荐阅读:
锦绣农女种田忙
大明:家妻上将军
山洞奇遇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女神的上门贵婿
与妖怪的二三事
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天尊皇婿
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王爷受伤后神医王妃带兵出征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老巷的晨雾还没散尽,孙晓就被窗棂外飘来的甜香勾醒了。她揉着眼睛往楼下望,只见石桌旁搭起了两架竹制晒架,林晚妈妈正踮着脚往架上铺竹席,竹席上摊着一层橙红的柿子,沾着晨露的果肉在微光里泛着润亮的光。“林晚妈妈,您怎么这么早呀!”孙晓趿着拖鞋跑下楼,漫画本揣在怀里——昨晚她特意画好了柿子饼制作的线稿,就等着今天补全细节。
林晚妈妈回头笑,手里还捏着块刚洗好的布:“晒柿子得趁晨露没干,果肉不容易裂。你看这些柿子,都是昨天跟街坊们一起在后山摘的,个头大还甜,做出来的柿子饼肯定好吃。”她指着竹席上的柿子,“刚把蒂都剪了,等会儿得用布把表面擦干净,再晾上大半天,等果肉软了才能捏成饼。”
孙晓凑过去摸了摸柿子,果皮薄得能透出里面的果肉,指尖沾了点清甜的汁水:“哇,这柿子也太新鲜了!林晚呢?她不是说要跟我一起学做柿子饼吗?”
“这丫头还在睡呢!”林晚妈妈无奈地笑,“昨晚跟我一起挑柿子挑到半夜,说要把最甜的留着给你,结果今早倒起不来了。”话音刚落,就听见巷口传来拖沓的脚步声,林晚揉着眼睛走过来,怀里抱着个布袋子。
“妈!我没迟到吧!”林晚跑到石桌旁,把布袋子往桌上一放,“这里面是我昨晚找的纱布,您说裹柿子饼要用透气的布,我特意翻出外婆给我的老粗布,比普通纱布软多了。”
孙晓笑着戳了戳她的脸颊:“还说没迟到,晨露都快干了。快帮林晚妈妈擦柿子,我好把步骤画进漫画本里。”
林晚赶紧拿起布,学着妈妈的样子轻轻擦柿子:“知道啦!对了晓晓,陈屿说今早要带印好的新漫画册来,还说加了上次编竹筐的照片,你等会儿记得看看。”
正说着,巷口传来小宇轩的喊声:“晓晓姐!林晚姐!你们看我带什么来啦!”他提着个竹篮跑过来,篮子里装着几串晒干的桂花,“爷爷说桂花跟柿子最配,让我拿来撒在柿子饼上,这样吃着有桂花香!”
林晚妈妈接过桂花闻了闻,眼睛一亮:“这桂花晒得正好,一点潮气都没有。等会儿做柿子饼的时候撒点进去,甜香能翻一倍。小宇轩,你爷爷呢?不是说要帮我搭晒架吗?”
“爷爷在后面拿竹竿呢!”小宇轩指着巷口,只见小宇轩爷爷扛着两根长竹竿走过来,竹竿上还绑着几个竹制挂钩,“爷爷说晒架不够高,再搭两层挂钩,能多晒点柿子饼,街坊们每家都能分点。”
小宇轩爷爷把竹竿靠在晒架旁,擦了擦汗:“昨晚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晴得好,最适合晒柿子。我还带了把竹耙子,等会儿柿子晾软了,能用耙子轻轻翻,省得用手碰坏果肉。”
孙晓掏出漫画本,笔尖飞快地画着晒架和竹耙子,连竹席上柿子的排列都画得整整齐齐:“小宇轩爷爷,等会儿捏柿子饼的时候,您能慢一点吗?我想把捏饼的步骤画清楚,不然街坊们学的时候容易弄错。”
“没问题!”小宇轩爷爷笑着点头,“等会儿我先给你做示范,保证每个步骤都慢,让你画得明明白白。”
正说着,李婶提着个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几块剪成圆形的棉布:“我昨晚缝了点布垫,垫在竹席下面,柿子晒的时候不容易粘在席子上。里看这布上还绣了小柿子图案,等会儿包柿子饼的时候用,看着也喜庆。”
她拿起一块布垫铺在竹席上,橙红的布面上绣着小小的绿柿蒂,跟竹席上的柿子正好呼应:“晓晓,你漫画本里要是画包柿子饼的步骤,记得把这布垫也画上,比普通布垫好看多了。”
孙晓赶紧翻到新的一页:“肯定画!李婶您这手艺,不画进漫画本太可惜了。对了,刘奶奶呢?她不是说要教我们剪柿子图案的剪纸吗?”
“来啦来啦!”刘奶奶的声音从巷口传来,她手里提着个竹筐,里面装着红纸、剪刀和几个剪好的柿子剪纸,“今早特意剪了些带叶子的柿子图案,等会儿贴在装柿子饼的盒子上,看着就有晒秋的样子。晓雅,快把篮子里的蜜罐拿过来!”
苏晓雅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个玻璃罐,罐子里装着琥珀色的蜂蜜:“刘奶奶说柿子饼抹点蜂蜜更甜,这是我妈妈昨天刚买的槐花蜜,比普通蜂蜜香多了。晓晓姐,等会儿我能跟你一起画漫画吗?我想把剪好的剪纸画进你的本子里。”
孙晓笑着点头,把漫画本递过去:“当然可以!你剪好剪纸就告诉我,咱们一起把它画在步骤图旁边,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怎么装饰柿子饼了。”
苏晓雅刚把蜜罐放在桌上,就看见陈屿抱着个纸箱走过来,里面装着厚厚的漫画册和几支橙色马克笔:“我昨晚把编竹筐的照片贴进漫画册了,还加了柿子饼制作的注意事项,比如晒柿子要避开正午的太阳,不然容易晒糊。”
他拿出一本漫画册递给林晚妈妈:“阿姨,您看看步骤对不对,要是有漏的,我等会儿再补印。这些马克笔是橙色和黄色的,画柿子和桂花正好用,晓晓你等会儿涂颜色的时候能用得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晚妈妈翻着漫画册,指着其中一页笑:“这画得比我说的还清楚!你看这剪柿子蒂的步骤,连剪刀要斜着剪都画出来了,街坊们一看就会。陈屿,你这孩子心思真细,下次印册子要是缺人手,跟阿姨说,我来帮你折纸。”
陈屿挠挠头:“不用麻烦阿姨,我自己就行。对了,我还带了个小秤,等会儿做柿子饼的时候,能称称柿子和面粉的比例,这样每个柿子饼的甜度都一样。”
正说着,赵爷爷提着个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几个粗陶盘子和一把毛笔:“我今早写了些‘柿柿如意’的小纸条,等会儿贴在陶盘子上,装柿子饼的时候用,比普通盘子好看多了。王爷爷呢?不是说要带他酿的桂花酒来吗?”
“来啦!”王爷爷扛着个酒坛走过来,坛口封着红布,“昨晚把桂花酒又滤了一遍,更清了,等会儿柿子饼晒好,就着酒吃,甜香能解酒劲。我还带了几个小瓷盘,等会儿给大家分柿子饼的时候用,干净又好看。”
他打开酒坛,一股浓郁的桂花香飘出来,孙晓凑过去闻了闻:“王爷爷,这酒比上次更香了!等会儿我能不能少喝一点?上次喝了觉得特别甜,还想再尝尝。”
王爷爷哈哈笑:“当然能!等会儿给你倒一小碗,女孩子少喝点,解解馋就行。对了,张叔呢?他不是说要带竹制的模具来吗?”
“来啦来啦!”张叔推着个小竹车走过来,车上放着几个竹制模具,模具上刻着桂花和柿子的图案,“昨晚连夜做的模具,等会儿柿子饼捏好后,用模具压一下,就能印上图案,比手捏的好看多了。你看这个模具,刻的是柿子和桂花缠在一起的样子,跟今天的柿子饼正好配。”
孙晓拿起模具摸了摸,竹纹细腻,图案刻得特别清晰:“张叔,您这手艺也太好了!等会儿压柿子饼的时候,我一定要把这个模具画进漫画本里,太精致了。”
张叔笑着把模具放在石桌上:“喜欢就好,等会儿教你怎么用,其实很简单,把软柿子放进模具里,轻轻一压就行,图案就印在上面了。”
街坊们渐渐聚了过来,李婶的儿媳抱着孩子,手里提着个布袋子:“妈,我带了点面粉和白糖,您说做柿子饼要加面粉防粘,我特意找了低筋面粉,比普通面粉更软。这孩子吵着要来,说要看看柿子怎么变成饼。”
孩子伸着小手想去抓竹席上的柿子,小宇轩赶紧拦住他:“小弟弟,现在不能碰,等会儿柿子软了,我教你捏柿子饼好不好?捏的时候能玩软软的柿子,比现在碰好玩多了。”
孩子眨着眼睛点头,小手紧紧抓着小宇轩的衣角:“好!我要捏个大大的柿子饼,给妈妈吃。”
林晚妈妈看大家都到齐了,清了清嗓子:“那咱们现在分工!我和晓晓负责擦柿子、晾柿子;林晚和陈屿负责准备面粉和白糖,等会儿柿子软了要和面粉;李婶和小宇轩爷爷负责用模具压柿子饼;刘奶奶和晓雅负责剪剪纸、贴装饰;赵爷爷负责写吉祥话;王爷爷……就负责给大家倒酒,解解乏!”
大家都笑了起来,纷纷行动起来。孙晓跟着林晚妈妈擦柿子,手里的布轻轻擦过柿子表面,把晨露和灰尘都擦干净:“林晚妈妈,擦柿子的时候要轻一点吗?我怕把果皮擦破了。”
“对,要轻一点。”林晚妈妈示范着,“你看,顺着果皮的纹路擦,既擦得干净,又不容易破。等会儿晾的时候,要把柿子摆整齐,间距留一点,这样通风好,晾得快。”
孙晓照着做,把柿子一个个摆到竹席上,摆得整整齐齐:“这样可以吗?间距是不是够宽?”
林晚妈妈点头:“正好!等会儿晾到中午,果肉软了,咱们就开始捏饼。你先把这个步骤画进漫画本里,不然等会儿忙起来就忘了。”
孙晓掏出漫画本,飞快地画着擦柿子、摆柿子的步骤,连布的纹路都画得清清楚楚。刚画完,就听见林晚喊:“晓晓!你快来看!我和陈屿把面粉和白糖拌好了,你看比例对不对?”
跑过去一看,石桌上放着个瓷盆,里面装着面粉和白糖,陈屿正拿着竹筛筛面粉:“林晚妈妈说面粉和白糖的比例是三比一,我们刚用小秤称过,肯定没错。等会儿柿子软了,把果肉挖出来,和面粉拌在一起,就能捏成饼了。”
孙晓凑过去闻了闻,面粉里混着白糖的甜香:“太香了!等会儿和柿子拌在一起,肯定更好吃。陈屿,你把筛面粉的步骤也画进漫画本里吧,我怕我画得不够清楚。”
陈屿笑着点头,拿起马克笔在漫画本上画了起来:“没问题!我画完你再补细节,咱们一起把步骤画清楚。”
不知不觉,太阳升到了头顶,竹席上的柿子软了下来,轻轻一碰就能捏出印子。林晚妈妈拿起一个柿子,用勺子轻轻挖开果肉:“大家看,柿子软到这种程度就能用了。把果肉放进瓷盆里,加上面粉和白糖,顺时针搅拌,直到成团,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一边说一边搅拌,橙红的果肉和面粉渐渐混在一起,变成了浅橙色的面团,甜香飘得满巷都是。小宇轩凑过去闻了闻:“太香了!林晚妈妈,我能试试搅拌吗?我想亲手做个柿子饼。”
“当然可以!”林晚妈妈把勺子递给小宇轩,“搅拌的时候要顺着一个方向,不然面团会散。你慢慢搅,累了就跟我说。”
小宇轩接过勺子,用力搅拌起来,小脸憋得通红:“哇,这面团好软!比编竹筐简单多了,我要多做几个,给爷爷和晓晓姐都送一个。”
孙晓赶紧掏出漫画本,画下小宇轩搅拌面团的样子,还特意把他憋红的小脸画了出来:“小宇轩,你慢一点,别把面团溅出来了。等会儿用模具压饼的时候,我教你怎么压出好看的图案。”
小宇轩点点头,放慢了搅拌的速度:“好!我一定慢一点,不然压不出好看的图案就不好了。”
李婶拿着模具走过来,手里还捏着块面团:“晓晓,我先给你示范怎么压饼。把面团揉成小球,放进模具里,轻轻一压,再把模具反过来,饼就出来了,图案特别清楚。”她一边说一边做,一个印着桂花和柿子图案的柿子饼就落在了竹席上。
孙晓赶紧画下步骤:“李婶,您慢一点,我把模具的角度画清楚。对了,压好的饼要晾多久呀?”
“晾上大半天就行。”李婶笑着说,“等表面有点硬了,再翻过来晾另一面,这样两面都能晾透,不容易坏。你看,我把压好的饼都摆在竹席上,间距留得宽一点,通风好。”
刘奶奶和苏晓雅拿着剪纸走过来,把剪好的柿子剪纸贴在陶盘子上:“晓晓,你看我们贴的剪纸好不好看?等会儿把晾好的柿子饼放在盘子里,再撒点桂花,看着就像画里的一样。”
孙晓凑过去看,陶盘子上的红纸剪纸配着橙红的柿子饼,特别喜庆:“太好看了!晓雅,你把贴剪纸的步骤画进漫画本里吧,我教你怎么画陶盘子。”
苏晓雅高兴地接过马克笔,在漫画本上画了起来:“好!我要把剪纸画得跟真的一样,这样大家一看就会贴了。”
赵爷爷拿着写好的“柿柿如意”小纸条走过来,把纸条贴在陶盘子旁边:“我写了二十多张纸条,每家都能分到一张。等会儿把柿子饼装进盘子里,再贴上纸条,送人的时候也好看。”
王爷爷打开酒坛,给大家倒了点桂花酒:“来,大家都尝尝!忙活了一上午,喝点酒解解乏。这酒配柿子饼正好,甜香能解酒劲,女孩子也能喝一点。”
孙晓端起小瓷碗,抿了一口桂花酒,甜甜的酒香混着柿子的甜香,在嘴里散开:“太好喝了!王爷爷,您这酒要是跟柿子饼一起送我爸妈,他们肯定喜欢。”
王爷爷笑着点头:“没问题!等会儿给你装一小坛,再给你装几盒柿子饼,一起带回家。”
大家围坐在石桌旁,喝着桂花酒,看着竹席上渐渐成型的柿子饼,脸上都带着笑容。小宇轩拿着自己压好的柿子饼,兴奋地说:“我要把这个柿子饼留给爷爷,上面印着桂花图案,爷爷肯定喜欢。”
孙晓掏出漫画本,翻到新的一页,画了个大大的晒架,上面晾满了柿子饼,旁边摆着贴满剪纸的陶盘子和写着吉祥话的纸条。她在旁边写了一行字:“晒秋的甜香里,藏着老巷的心意。”
林晚妈妈看着她的漫画本,忍不住感慨:“晓晓,你这漫画本都快成咱们老巷的‘手作百科’了,以后不管做什么手作,看着你的本子就能学。对了,下次手作日咱们做什么呀?我好提前准备。”
孙晓想了想:“上次小宇轩说想做竹制的小灯笼,咱们下次可以做灯笼呀!还能在灯笼上贴咱们剪的柿子剪纸,肯定好看。”
小宇轩高兴得跳起来:“好呀好呀!我要做个大大的灯笼,挂在槐树上,晚上点上蜡烛,肯定特别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下次手作日的计划,欢声笑语飘满了整个老巷。孙晓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些晒秋的日子,这些柿子的甜香,会像老巷的每一段回忆一样,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甜得不会褪色。
http://www.abcsee.cc/47635/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