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晨光里的竹篾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完全漫过老巷的青砖,巷口的梧桐树就先抖落了几片带着露水的叶子,轻轻落在石桌旁的竹篾堆上。孙晓攥着漫画本跑过来时,石桌上已经摆好了半盆泡着竹篾的温水,张叔正蹲在旁边用细砂纸打磨新砍的竹条,竹屑簌簌落在青砖缝里,混着淡淡的竹香飘散开。

  “张叔,我来啦!”孙晓把漫画本放在石桌角,伸手就去够盆里的竹篾,“今天我想试试编小竹筐,昨天看周婶编的‘平安’篮特别好看,我也想编个带花纹的。”

  张叔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把手里的砂纸递过去:“不急,先把竹篾磨光滑了再编。你看这新竹篾边缘有点糙,磨的时候顺着纹理来,不然容易扎手。”他指着盆里泡得发黄的竹篾,“这些是王爷爷昨天泡好的,软和,编筐子不容易断,你先挑几根细的练手。”

  孙晓接过砂纸,蹲在竹篾堆旁认真磨起来,刚磨了两根,就听见巷口传来自行车“叮铃铃”的响声,周婶的声音跟着飘过来:“早啊!我带了豆沙糕,大家一会儿编累了吃!”

  只见周婶骑着车,车筐里除了一兜豆沙糕,还放着个布包,里面鼓鼓囊囊的。她停下车,把豆沙糕放在石桌上,又从布包里掏出几根削得整齐的竹篾:“我昨天回家跟我闺女学了削竹篾,她在学校学过手工,说这竹篾得削得粗细均匀才好编。你们看看,我削的行不行?”

  刘奶奶这时挎着竹篮走过来,篮里装着刚煮好的玉米,热气腾腾的。她拿起周婶削的竹篾看了看,笑着点头:“行啊!比我第一次削的强多了,你看这切口多齐整,编篮身正合适。”她把玉米放在石桌上,给孙晓和张叔各递了一根,“刚煮好的甜玉米,先垫垫肚子,编竹篾费力气。”

  孙晓接过玉米,咬了一口,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她含糊地说:“刘奶奶,您煮的玉米真甜!比超市买的好吃多了。”

  “那是,这是我儿子从老家寄来的黏玉米,煮的时候放了点碱面,就更甜了。”刘奶奶坐在石凳上,拿起一根竹篾比划着,“昨天周婶编的篮提手有点细,今天咱们编的时候,提手得用两根粗竹篾缠在一起,这样提重物才结实。”

  正说着,小宇轩牵着赵爷爷的手跑了过来,手里还举着一张画满竹篮花纹的纸:“刘奶奶!张叔!你们看我画的花纹!有小太阳,还有小花,今天我要教周婶编这个!”

  赵爷爷拄着拐杖,慢慢坐在石凳上,接过刘奶奶递来的玉米,笑着说:“这孩子,昨天晚上在家画了半宿花纹,说一定要教周婶编出最好看的竹篮。”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里面夹着几张新打印的编法照片,“我昨天又补了几张编花纹的步骤图,你们看这‘斜纹编’,编出来像波浪似的,好看还结实。”

  周婶凑过去看照片,指着其中一张说:“这个斜纹编好!我想给我娘家妈编个篮筐,装她晒的干辣椒,用这花纹编,看着就喜庆。小宇轩,你画的小太阳花纹能跟这个斜纹编搭一起吗?”

  小宇轩使劲点头,把画纸铺在石桌上:“能!我问过陈屿哥了,先编斜纹当篮身,再把小太阳花纹编在篮底,这样又好看又不耽误装东西。周婶,我教你编小太阳,特别简单,就跟画圆圈似的。”

  “好啊,那我今天就跟你学。”周婶笑着拿起一根竹篾,刚要动手,就看见林晚提着颜料盒和竹篮走过来,篮里还放着几支新毛笔。

  “早啊大家!”林晚把颜料盒放在石桌上,打开盖子,里面红、黄、蓝三色颜料摆得整整齐齐,“昨天我琢磨着,编好的竹篮涂上清漆后,还能画点小图案,就买了几支毛笔,今天咱们试试在竹篮上画小花好不好?”

  刘奶奶眼睛一亮,伸手摸了摸毛笔:“这个好!上次给李爷爷编的篮筐,要是画上几朵菊花,他肯定更高兴。李爷爷最喜欢菊花了,去年还在院子里种了好几盆。”

  张叔这时已经磨好了一捆竹篾,他把竹篾分好,递给每个人几根:“那咱们今天分工来,我和王爷爷负责编大竹篮,给李爷爷和张奶奶送的;周婶和小宇轩学编花纹篮;晚晚和晓晓负责给编好的竹篮画画、涂清漆;赵爷爷就帮咱们看看步骤,有不对的地方指出来。怎么样?”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应着,各自拿起竹篾忙活起来。

  孙晓刚拿起竹篾要编,就听见巷尾传来王爷爷的声音:“来喽!新泡的竹篾我给扛过来了!”

  只见王爷爷扛着一捆竹篾,脚步稳稳地走过来,额头上渗着汗,却一点不喘。他把竹篾放在石桌旁,拿起刘奶奶递来的玉米啃了一口,笑着说:“昨天砍的竹子够咱们编好几个篮筐了,今天编完给李爷爷送过去,他上周还说买的菜总用塑料袋装,不环保,这下有竹篮正好。”

  “可不是嘛,李爷爷年纪大了,提塑料袋总勒手,竹篮有提手,还结实。”张叔接过王爷爷递来的粗竹篾,开始编篮底,“你看这竹篾,泡了一晚上,软和多了,编的时候也好定型。”

  周婶跟着小宇轩学编小太阳花纹,刚编了两圈,竹篾就歪了,她急得皱起眉:“哎呀,怎么又歪了?昨天编篮底还好好的,这花纹怎么这么难编。”

  小宇轩放下手里的竹篾,凑到周婶身边,踮着脚指着竹篾说:“周婶,你编的时候要盯着中心点,每根纬篾都要绕着经篾转半圈,就像咱们绕着石桌跑一样,不能跑偏。你看我编的,”他举起自己的小竹篮,篮底的小太阳花纹整整齐齐,“我第一次编也歪了,陈屿哥教我用小石子在篮底画个小圆圈,跟着圆圈编就不歪了。”

  周婶眼睛一亮,赶紧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石子,在篮底的经篾上轻轻画了个圈:“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那我再试试。”她按着小圆圈的痕迹,慢慢编起来,这次果然顺多了,竹篾不再歪歪扭扭。

  “哎,真不歪了!”周婶高兴得笑起来,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小宇轩你可真聪明,比我家闺女还会教呢。等编好了,我给你装满满一篮饼干,让你带回家吃。”

  小宇轩咧着嘴笑,露出两颗小虎牙:“谢谢周婶!我不吃饼干,我想让你教我做红烧肉,上次你说做的红烧肉可香了,我妈妈总做不好。”

  周婶笑得更欢了:“行!等周末我做红烧肉,叫你过来吃,顺便教你妈妈怎么做。咱们街坊邻居的,互相教本事才好。”

  林晚这时正给昨天编好的竹篮涂清漆,听见他俩的对话,抬头笑着说:“周婶,你做的红烧肉要是好吃,下次手作日咱们搞个‘美食交换会’吧!刘奶奶煮的玉米甜,张叔烤的红薯香,大家都带点好吃的,边吃边编竹篮,多热闹。”

  “这个主意好!”刘奶奶放下手里的竹篾,拍着手说,“我家还有自酿的米酒,到时候我带一坛来,大家编累了喝两口,暖身子。”

  张叔也跟着点头:“我那天烤红薯的时候,再加点栗子进去,烤出来又甜又面,肯定好吃。”

  孙晓听得心里直发痒,放下手里的砂纸说:“我妈妈会做蛋挞,我让她做两盒来,大家都尝尝。对了,陈屿哥呢?昨天他说今天要带新打印的编发图来,怎么还没来?”

  话音刚落,就看见陈屿背着个双肩包走过来,额头上沾着点汗:“来啦来啦!昨天打印店关门晚,我今天早起去拿的编法图,还多打了几张编竹蜻蜓的步骤,下周咱们做竹蜻蜓就能用了。”他把背包放在石桌上,掏出一沓照片分给大家,“你们看这张编竹蜻蜓翅膀的图,用细竹篾编菱形,再糊上薄纸,飞起来特别轻。”

  赵爷爷接过照片,戴上老花镜仔细看:“好,好!这步骤写得清楚,连竹篾要削多薄都标了,咱们这些老骨头一看就懂。陈屿,你有心了,还特意去打印这些。”

  陈屿挠了挠头,笑着说:“应该的,大家一起学手作,步骤清楚了才学得快。对了,李爷爷昨天让我问问,咱们今天能不能编个大点的竹篮,他想用来装腌菜,说塑料盆装腌菜总串味。”

  “能啊!”张叔立刻拿起两根粗竹篾,“我今天正好带了粗竹篾,编个大竹篮没问题。李爷爷爱吃腌萝卜,这个竹篮编深点,能装不少。”

  周婶这时已经编好了小太阳花纹的篮底,正跟着孙晓学编篮身,她抬头说:“我也帮着编点,多个人多份力,争取中午就能编好,下午给李爷爷送过去。”

  大家说说笑笑地忙起来,石桌上的竹篾渐渐变成了一个个初具雏形的竹篮,阳光慢慢爬高,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落在青砖上,和竹篾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幅暖融融的画。

  孙晓编着小竹筐,忽然想起什么,抬头对大家说:“对了!我们学校下周要搞手工展,老师让我们带自己做的手工去,我想把编的竹篮带去,再画上小花,肯定能拿奖!”

  “那肯定能!”刘奶奶笑着说,“咱们晓晓编的竹篮又好看又结实,比商店里买的还强。到时候我们都去学校看你的展,给你加油。”

  孙晓脸一红,低下头继续编竹篾:“谢谢刘奶奶,我一定好好编,不给咱们老巷丢脸。”

  陈屿这时正帮赵爷爷整理编法图,听见这话,笑着说:“要是拿了奖,咱们就在石桌上摆两盘菜,庆祝庆祝。我还会做可乐鸡翅,到时候我来做。”

  “好啊好啊!”小宇轩拍着手跳起来,“我要吃可乐鸡翅,还要看晓晓的奖状!”

  周婶也跟着附和:“我到时候带红烧肉来,咱们一起庆祝。晓晓这么用心,肯定能拿奖。”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孙晓心里暖暖的,编竹篾的手也更有劲了。她看着石桌上渐渐堆起来的竹篮,有的带着斜纹,有的印着小太阳,还有的已经涂好了清漆,泛着温润的光,忽然觉得,这些竹篮里装的不只是东西,还有街坊邻居之间的心意,像这清晨的阳光一样,又暖又亮。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太阳升到了头顶,老巷里的青砖被晒得暖暖的。张叔编的大竹篮终于完工了,周婶帮着把“平安”的吉祥话贴在提手旁,林晚又涂了层清漆,看起来结实又好看。刘奶奶把豆沙糕摆在盘子里,分给每个人一块:“大家快尝尝,这是我昨天在家蒸的,放了不少红豆沙,甜得很。”

  孙晓咬了一口豆沙糕,豆沙的甜香混着竹香在嘴里散开,她笑着说:“真甜!比我妈妈买的还好吃。周婶,您太会做点心了。”

  周婶接过豆沙糕,也咬了一口,笑着说:“喜欢吃下次我再做,咱们手作日就该这样,又有手艺学,又有好吃的,比在家闷着强多了。”

  张叔拿起大竹篮,掂了掂分量:“这竹篮够结实,李爷爷装腌菜肯定够用。咱们下午就给李爷爷送过去,顺便看看张奶奶,她上次说想要个小竹篮装针线,咱们昨天编的那个碎花篮正好合适。”

  “行!”大家异口同声地应着,吃完豆沙糕,又开始收拾石桌上的工具。周婶把剩下的豆沙糕装在竹篮里,说要带给李爷爷和张奶奶尝尝;赵爷爷把编法图整理好,放进小本子里;小宇轩则拿着自己编的小竹篮,蹦蹦跳跳地跟在大家后面,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

  阳光洒在老巷里,竹香随着风飘得很远,石桌上虽然只剩下空盆和几根散落的竹篾,但每个人心里都满是期待——期待下午给李爷爷送竹篮的场景,期待下周做竹蜻蜓的热闹,更期待老巷里每一个充满竹香和心意的日子。孙晓攥着漫画本,走在大家中间,忽然觉得,老巷里的这些约定,就像编竹篮的竹篾一样,一根连着一根,把街坊邻居的心紧紧系在一起,永远不会散开。
  http://www.abcsee.cc/47635/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