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七十年代的宝 >第22章 暴雨夜护粮显灵通, 油灯下织袜藏心意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2章 暴雨夜护粮显灵通, 油灯下织袜藏心意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西北的六月天,像个被惹毛的娃娃,前晌还晒得黄土坡直冒白烟,后晌就阴云密布,连风都裹着股子湿冷劲儿往人领口钻。李念宝坐在堂屋门槛上,手里攥着片刚摘的榆树叶,眼神却直勾勾盯着院角那垛刚收回来的小麦——那是养父母李兴荣和张秀兰忙活了半个月的收成,摊在竹席上晒了三天,还没来得及装袋入仓。

  “念宝,风大,回屋去。”张秀兰端着木盆从灶房出来,见小闺女头发被吹得乱飞,赶紧放下盆走过去,伸手要把她抱起来。

  李念宝却猛地抬头,小眉头皱得紧紧的,声音比平时急了些:“娘,快收麦子!要下大雨了!”

  张秀兰愣了愣,抬手摸了摸闺女的额头,没发烧啊。她抬头看了看天,乌云是厚,可村里老人们常说“云走西,披蓑衣;云走东,一场空”,这云看着慢悠悠往东边飘,哪像要下大雨的样子?她笑着刮了下念宝的小鼻子:“你这孩子,又听谁说的?咱这麦子还得晒半天,等你爹从地里回来再收也不迟。”

  “不是听人说的,是真的要下!”李念宝急得从门槛上跳下来,小手拉着张秀兰的衣角晃了晃,“娘,你看蚂蚁都在搬窝呢!墙角那处,好多好多蚂蚁!”

  张秀兰顺着闺女指的方向一看,还真见着墙根下有串黑糊糊的蚂蚁,正背着米粒似的东西往高处爬。她心里咯噔一下,乡下人本就信这些征兆,可再想想那晒得金灿灿的麦子,还是有些犹豫——家里就两口人,李兴荣去村西头帮王大伯修牛棚了,她一个人要把这么多麦子收起来,少说也得一个时辰。

  “娘,来不及了!”李念宝见她不动,干脆拽着她往院角走,小短腿跑得飞快,“雨要下很大很大,会把麦子冲跑的!”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吱呀”一声响,继兄李向阳背着书包回来了。他刚放学,裤脚还沾着泥点,一进门就皱着眉:“娘,这天怎么黑成这样?我在放学路上听公社的广播说,今晚有强降雨,让各村做好防汛准备。”

  这话一出,张秀兰再也不敢耽搁。她赶紧把木盆往地上一放,冲进屋里翻出两个麻袋,又找了块塑料布:“向阳,快帮娘收麦子!念宝,你去灶房把那两个大竹筐搬出来,小心点别摔着!”

  “哎!”李向阳放下书包就冲过去,先把塑料布铺在空地上,再弯腰抱起竹席上的麦子往麻袋里倒。麦粒颗颗饱满,带着太阳的味道,簌簌往下落的时候,还能听见“沙沙”的声响。

  李念宝也不含糊,迈着小短腿钻进灶房,瞅着墙角那两个半人高的竹筐,先把小胳膊伸进去,试着往上抬了抬——真沉!她咬了咬嘴唇,想起前世见过的法子,把竹筐往墙角一靠,用小肩膀顶着筐底,一点一点往门口挪。刚挪到堂屋,就听见院外“轰隆”一声雷,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打在屋檐上“噼里啪啦”响,像有人在上面撒豆子。

  “娘!雨来了!”李念宝大喊一声,使出浑身力气把竹筐推到院角。

  张秀兰和李向阳正忙着把最后一捧麦子装进麻袋,听见雷声吓得手都抖了。雨点越来越密,砸在竹席上溅起细小的泥点,要是再晚几分钟,这一垛麦子就得泡汤。李向阳赶紧把麻袋口扎紧,和张秀兰一起把两个沉甸甸的麻袋搬到屋檐下,又回头把竹席卷起来扛进屋。

  等三人都躲进堂屋,外面已经成了一片雨幕。狂风卷着雨水往屋里灌,张秀兰赶紧去关窗户,看着院坝里积起的水洼,后怕地拍了拍胸口:“多亏了念宝和向阳,不然咱这麦子可就毁了!这可是咱全家半年的口粮啊!”

  李向阳也看向妹妹,眼神里满是惊讶。他知道妹妹比一般孩子聪明,可刚才那股子笃定劲儿,还有提前发现蚂蚁搬家的细心,倒不像是个五岁孩子能有的。他伸手揉了揉念宝的头发:“念宝真厉害,要是晚了,咱娘又该睡不着觉了。”

  李念宝心里松了口气。她记得前世就是这场暴雨,养父母没来得及收麦子,大半麦粒被雨水泡发,最后只能掺着麸皮煮糊糊吃,张秀兰为此还偷偷哭了好几回。这一世总算护住了粮食,也没让娘伤心。她仰起小脸,对着李向阳笑了笑:“哥,我就是看着蚂蚁搬家,想起奶奶以前说的,蚂蚁搬家要下雨。”

  这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自己的“先知”,又不会让人起疑。张秀兰果然没多想,只当是闺女记性好,把老辈人的话记在了心里。她拉过念宝,用围裙擦了擦她脸上的水珠:“咱念宝就是心细。走,娘给你们煮红薯粥,再贴两个玉米饼子,暖暖身子。”

  晚饭时,李兴荣从外面回来了。他浑身湿透,裤脚卷到膝盖,脚上的布鞋沾满了泥。一进门就嚷嚷:“好家伙!这雨下得也太大了!村东头的老井都快漫出来了,我在王大伯家帮忙挡雨,刚回来的时候看见好几家的麦子都被冲了,多亏咱收得及时!”

  张秀兰把热粥端到他面前:“可不是嘛,多亏了念宝提醒。这孩子下午就说要下大雨,还指给我看蚂蚁搬家,我一开始还不信,后来向阳回来听了广播,才赶紧收的。”

  李兴荣惊讶地看向女儿,放下手里的粗瓷碗,伸手把念宝抱到腿上:“我家念宝这么厉害?都会看天气了?”

  念宝窝在养父怀里,小手抓着他的衣襟,小声说:“爹,我就是瞎猜的。要是猜错了,娘和哥再把麦子晒出来就好啦。”

  这话听得李兴荣心里暖暖的。他这闺女不仅聪明,还懂事,从不居功。他摸了摸念宝的头,感慨道:“咱念宝就是个福星,自打你来咱家,咱日子都顺多了。”

  张秀兰也跟着点头。以前家里就她和李兴荣、向阳三个人,日子过得寡淡,向阳又正是叛逆的年纪,总跟他们没话说。自从念宝来了,家里天天都有笑声,向阳也变得开朗多了,放学回来还会主动帮着干活,有时候还会给念宝讲学校里的事。

  晚饭后,雨还没停,只是小了些。张秀兰坐在油灯下缝补衣服,李建业拿着烟袋坐在旁边抽旱烟,李向阳在桌角写作业,念宝则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一根毛线针,旁边放着一团红色的毛线——那是张秀兰前几天用攒了好久的布票,换回来给念宝织毛衣剩下的。

  “念宝,你拿毛线针干啥?小心扎着手。”张秀兰见闺女拿着针在毛线团上戳来戳去,赶紧叮嘱道。

  念宝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娘,我想给哥织双袜子。哥上学要走很远的路,冬天脚会冷的。”

  李向阳写作业的手顿了顿,心里一热。他低头看向妹妹,见她小手攥着毛线针,因为用力,指节都有些发白,脸上却满是认真的样子。他鼻子有点酸,以前他总觉得这个突然来的妹妹会分走爹娘的爱,可这两年相处下来,念宝不仅没跟他抢东西,还总想着他。去年冬天他感冒,念宝还守在他床边,给她端热水,用小手摸他的额头,问他还难受不难受。

  “傻丫头,你还小,织不好的。”李向阳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比谁都甜。他放下笔,走过去蹲在念宝身边,“等哥以后考上大学,挣钱了,给你买新袜子,买新衣服。”

  “不要,我就要给哥织。”念宝固执地摇了摇头,又拿起毛线针,“娘教我,我就能织好。”

  张秀兰看着这一幕,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她放下手里的针线,走过去坐在念宝身边,把毛线和针拿过来:“娘教你。先学起针,把线绕在针上,一针一针慢慢来,别急。”

  油灯的光昏黄柔和,映着一家人的身影。张秀兰手把手教念宝起针,李建业坐在旁边看着,嘴角带着笑,李向阳则在一旁看着妹妹笨拙的动作,时不时提醒一句“线绕松点”“针别扎太狠”。窗外的雨声淅淅沥沥,屋里却暖融融的,满是温馨的气息。

  念宝学得很认真。她前世就会织毛衣袜子,只是现在手小,力气也不够,织起来有些费劲。可她一点都不觉得累,想着冬天的时候,李向阳穿上她织的袜子,脚就不会冷了,心里就甜甜的。

  “娘,你看,我织了一小段了!”念宝举起手里的毛线,献宝似的给张秀兰看。虽然针脚歪歪扭扭,有的地方还织错了,可总归是织出了个样子。

  张秀兰笑着点头:“真棒!咱念宝真聪明,一学就会。等织完了,让你哥天天穿着。”

  李向阳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嗯,我天天穿。”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敲门声,还伴随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兴荣,在家吗?”

  张秀兰愣了一下,这声音是李桂英——念宝的亲生母亲,也就是她的大姑姐。这么晚了,还下着雨,她怎么来了?

  李兴荣也站起身,疑惑地说:“这么晚了,桂英姐咋来了?我去开门。”

  他走到院门口,拉开门栓,就见李桂英站在门外,身上披着件旧蓑衣,头发和裤脚都湿了,手里还提着个布包。看见李兴荣,她赶紧说:“兴荣,没打扰你们吧?我今天去公社办事,顺便来看看念宝,没想到下这么大雨,就来晚了。”

  张秀兰也走了出来,赶紧把王桂英往屋里让:“桂英姐来了,快进屋,外面雨大。念宝,你姑妈来看你了。”

  念宝听到“姑妈”这俩字,心里咯噔一下。她放下手里的毛线针,站起身,看向门口那个熟悉的身影。前世她对李桂英满是怨恨,觉得是她抛弃了自己,可重生后,她知道了当年的苦衷——李桂英生她的时候身体不好,家里又穷,养不起两个孩子,只能把她送给条件好点的弟弟。这些年,李桂英也一直记挂着她,经常偷偷来看她,只是前世的她不懂,还总把她拒之门外。

  “姑妈。”念宝小声喊了一句,声音有些发颤。

  李桂英听到这声“姑妈”,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她快步走到念宝面前,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小手,声音哽咽:“念宝,姑妈来看你了。你最近好不好?有没有听话?”

  “我好,姑妈。我听话,爹娘和哥都对我很好。”念宝看着李桂英通红的眼睛,心里也不好受。她知道李桂英心里苦,既想来看她,又怕打扰她的生活,更怕她不认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秀兰把毛巾递给李桂英:“桂英姐,先擦擦脸,别着凉了。这么晚了,你咋不在公社住一晚,明天再来?”

  “不了,家里还有事,看完念宝我就回去。”李桂英擦了擦脸,从布包里拿出一个布娃娃,递给念宝,“念宝,这是姑妈给你做的,你看看喜欢不?”

  那是个用碎花布做的布娃娃,眼睛是用黑纽扣缝的,头发是用褐色的毛线做的,虽然简单,却看得出来做得很用心。念宝接过布娃娃,抱在怀里,小声说:“谢谢姑妈,我喜欢。”

  李桂英看着闺女喜欢,心里稍微好受了些。她又从布包里拿出几个煮鸡蛋,递给张秀兰:“秀兰,这是家里煮的鸡蛋,给念宝补补身子。她还小,得多吃点有营养的。”

  “你这又是何苦,家里本来就不宽裕。”张秀兰推辞着,可李桂英执意要给,她只好收下了。

  李向阳看着这一幕,心里也明白了些。他知道念宝的身世,只是爹娘没跟他明说,他也没问。他看着李桂英对念宝的疼爱,心里想着,不管念宝是谁的孩子,都是他的妹妹,他都会护着她。

  李桂英在屋里待了没多久,就起身要走。她怕再待下去,自己会忍不住哭出来,也怕打扰李兴荣一家休息。她拉着念宝的手,依依不舍地说:“念宝,姑妈下次再来看你。你要好好吃饭,好好长身体,听见没?”

  “嗯,姑妈。你路上小心,别摔着了。”念宝点了点头,看着李桂英的眼睛,认真地说,“姑妈,你也要好好的,别太累了。”

  李桂英心里一暖,用力点了点头:“姑妈知道,姑妈会好好的。”

  李兴荣拿着蓑衣,要送李桂英回去,可李桂英说啥也不让,只说自己认识路,让他们别担心。最后,李兴荣只好把蓑衣给她披上,看着她走进雨幕里,直到看不见身影,才关上院门。

  回到屋里,张秀兰看着念宝抱着布娃娃坐在小板凳上,眼神有些复杂。她知道李桂英心里放不下念宝,可她也怕,怕有一天,念宝会离开这个家,回到亲生父母身边。

  念宝似乎察觉到了张秀兰的心思,她站起身,走到张秀兰身边,伸出小手抱住她的腿:“娘,我不走,我就跟你和爹、哥在一起。”

  张秀兰心里一酸,赶紧把念宝抱起来,亲了亲她的额头:“咱念宝不走,咱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李向阳也走过来,拍了拍念宝的肩膀:“对,咱一家人永远在一起。以后谁要是欺负你,哥帮你揍他。”

  念宝看着养父母和继兄,心里满是温暖。前世她失去了所有亲人,这一世,她一定要好好守护他们,不让他们再受一点苦。她举起手里的毛线针,笑着说:“娘,哥,咱们继续织袜子吧,争取冬天之前织好。”

  张秀兰和李向阳相视一笑,点了点头。油灯的光依旧昏黄,可屋里的气氛却比刚才更温馨了。窗外的雨还在下,可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希望和暖意。

  念宝一边跟着张秀兰学织袜子,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接下来,她要提醒亲生父亲注意身体,别像前世那样累坏了;还要想办法让大哥别去做那笔亏本的买卖,让他找个稳当的营生。她要一步一步来,把前世的遗憾都弥补回来,让两个家庭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夜色渐深,雨慢慢停了。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洒下柔和的光。堂屋里的油灯还亮着,一家人的身影映在墙上,温馨而和睦。李念宝知道,她的重生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事要做,可只要有家人在身边,她就有勇气去面对一切。
  http://www.abcsee.cc/47659/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