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地栽平菇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秋日的阳光薇林家村围屋披上一层暖金,林小薇家屋檐下悬挂的玉米棒子如同金色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碰撞,发出沙沙的悦耳声响。

  经过半个月的自然风干,这些玉米已经褪去了最后的水分。

  这天清晨,全家围坐在院子里开始掰玉米粒。

  林大山手法熟练,一手握住玉米棒,另一手用力一搓,金黄的玉米粒便哗啦啦落进竹筐里。

  苏荷则细致地将偶尔混入的杂质挑出,动作轻柔而专注。

  这玉米长得实在饱满。林大山满意地掂量着手中的玉米棒,个个都这么实在。

  林小薇笑着接话:爹娘种地用心,土地自然回报得多。

  掰完的玉米粒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小薇取来一部分,用石磨细细碾成玉米碎。石磨转动的嘎吱声与玉米碎裂的脆响交织成秋日最朴实的乐章。

  中午,林小薇用新磨的玉米碎掺和白米,煮了一锅金灿灿的玉米饭。

  这新玉米做的饭,真是香啊!林大山连吃了两碗,赞不绝口。

  苏荷细细品味着:确实比往日的米饭更清甜,带着玉米特有的香气。

  小薇看着家人满足的表情,心里盘算着剩下的玉米该如何物尽其用。

  留足种子后,她将大部分玉米粒用来喂养鸡鸭兔子。令人惊喜的是,吃了新玉米的家禽产蛋量明显增加,还时常能捡到双黄蛋。

  这可是个好兆头。苏荷捧着刚捡的鸡蛋,笑得合不拢嘴。

  就在林大山准备将剩下的玉米芯收作柴火时,小薇急忙拦住:爹,这些玉米芯可是宝贝,烧了太可惜了!

  在家人疑惑的目光中,小薇道出了自己的计划:这玉米芯子用来发平菇可是一绝。我想试着种些蘑菇,若是成了,冬天就多了一样新鲜菜。

  林大山虽然不解,却还是支持女儿的想法:小薇!你总有这些新奇主意,那就试试看。

  小薇悄悄从系统兑换了平菇和榆黄菇的菌包,开始了她的种菇大计。

  小薇将收集来的玉米芯搬到大木盆旁,开始了第一道关键工序。

  林小薇取出生石灰,按比例兑水调配石灰液。石灰入水时发出滋滋的响声,水面泛起细密的气泡,一股特有的矿物气味弥漫开来。

  石灰水要配得浓一些,这样才能彻底杀菌。

  小薇一边用木棍搅拌,一边向身旁的苏荷解释。

  玉米芯在晾晒过程中难免会沾染杂菌,若不彻底消毒,日后种植时杂菌就会与蘑菇菌种争夺养分。

  她将玉米芯逐个放入石灰水中,确保每个玉米芯都完全浸没。

  玉米芯在石灰水中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这是孔隙中的空气被排出的声音。小薇用木板轻轻按压,防止玉米芯浮起。

  要浸泡十二个时辰才行。小薇擦了擦额角的汗珠,这样才能让石灰水充分渗透,杀死所有杂菌和虫卵。

  苏荷学着女儿的样子,小心地翻动玉米芯:这倒是个细致活。

  次日,小薇将浸泡好的玉米芯捞出,放置在竹筛上沥水。

  经过石灰水处理的玉米芯颜色变得更深,质地也略显松软。她拿起一个玉米芯,用力捏了捏,确认没有水滴出。

  娘您看,像这样捏不出水来才算合格。小薇示范着,太湿了容易滋生细菌,太干了又不利于菌丝生长。

  林大山在屋后山坡上选了一块通风良好遮阴的空地。

  按照林小薇的要求,林大山仔细地清除了杂草,翻松土壤,又用生石灰将整块地泼洒了一遍。

  这样能确保地上的杂菌和害虫都被清除了。小薇解释道。

  准备工作就绪后,小薇开始铺设菇床。她先在处理好的地面上铺一层约两寸厚的玉米芯,然后用木耙轻轻压实。

  现在该下菌种了。林小薇准备两种菇,平菇和榆黄菇。

  林小薇将乳白色的菌种均匀地撒在玉米芯上。她的动作轻柔而精准,确保每一处都有足够的菌种。

  苏荷在一旁帮忙,学着女儿的手法撒菌种:这菌种看着就像棉絮似的。

  这是蘑菇的,等它们长开了,就能生出蘑菇来。小薇边说边铺上第二层玉米芯,同样压实后再次撒上菌种。

  如此反复铺了三层,最后在顶层撒上稍厚一些的菌种。

  小薇细心地将边缘处整理好,让整个菇床呈现出整齐的坡度。

  最上面这层菌种要多一些,这样出菇会更均匀。她解释道。

  菌床铺好后,林大山帮着小薇在菇床上方搭起了一个简易的油纸棚。油纸既能遮光,又能防雨,还留出了通风的空间。

  蘑菇不喜欢强光,但也不能完全黑暗。小薇调整着油纸的角度,这样的遮阴最合适。

  接下来的日子里,小薇每天都要到菇棚查看。她备了一个专用的木制喷壶,每天早晚给菇床喷水。

  喷水要像下蒙蒙细雨那样,不能太急,也不能太多。小薇教苏荷辨认湿度,用手摸上去湿润,但不能有积水才行。

  七天后,小薇在检查时发现菇床边缘出现了几处绿色霉斑。她立即用消过毒的小铲子将发霉的玉米芯清除,又在患处撒上一层石灰粉。

  这是常见的绿霉,要及时处理,不然会传染整个菇床。小薇一边处理一边讲解。

  苏荷认真记下每个细节:种蘑菇比种菜还要细心啊。

  半个月过去,当小薇再次检查时,惊喜地发现玉米芯的缝隙间已经长出了细密的白色菌丝,像一层薄霜覆盖在菇床上。

  菌丝长成了!小薇兴奋地唤来家人观看。

  林大山俯身细看,只见白色的菌丝在玉米芯之间蔓延,如同给菇床铺上了一层银纱。这倒是稀奇,玉米芯里竟能长出这样的东西。

  又过了十来天,第一个平菇终于探出了头。那是一个灰白色的小菇蕾,娇嫩得像婴儿的拳头。紧接着,榆黄菇也冒出了金黄色的伞盖,在阴暗的菇棚里显得格外醒目。

  成功了!小薇小心翼翼地采摘下第一茬蘑菇,捧在手里如获至宝。

  当晚,苏荷用新采的平菇做了一锅蘑菇汤,榆黄菇则清炒了。

  平菇肉质肥厚,口感滑嫩;榆黄菇香气浓郁,色泽可人。

  一家人品尝着这来自玉米芯的馈赠,都对小薇的巧思赞叹不已。

  没想到这烧火都不要的玉米芯,竟能种出这么鲜美的蘑菇。林大山感慨道。
  http://www.abcsee.cc/47738/15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