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发现野生蚕卵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回去的路似乎比来时轻快了许多,兄妹俩踩着夕阳的余晖,穿行在熟悉的青岗林中。

  林小薇的心情因发现了那个潜在庇护所而激荡不已,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路旁那些光秃秃的树干。

  突然,她的视线被高处枝丫,上的一小团东西吸引了。那东西呈灰白色,凹凸不平,紧紧附着在树枝上,小小一团,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哥!你快看那上面!”林小薇连忙拉住林子轩,指着那团东西。

  林子轩看着那团东西,不知道是个啥。

  林小薇急忙开口,“哥,帮我把那条树枝折下来好不好?小心点,别碰坏了上面白色的东西!”

  林子轩依言踮起脚,小心地折下了那根细枝。

  林小薇接过来,凑近了仔细察看,只见那灰白色的物体表面布满了一个个极其微小的、排列紧密的颗粒,像是某种生物的卵。

  “这是什么呀?怪恶心的,像虫卵。”林子轩凑过来看了一眼,皱了皱眉。

  林小薇的心却砰砰狂跳起来!结合这片青岗林的环境,以及这卵块的外观特征,她几乎可以肯定——这是野生柞蚕的蚕卵!

  “哥!这不是普通的虫卵!”她激动地抓住哥哥的胳膊,声音都提高了八度,“这是宝贝!是柞蚕的蚕卵!

  蚕,就是能吐丝的那个蚕!能织出绫罗绸缎的蚕丝,就是它们吐出来的!”

  林子轩一脸茫然,显然对“蚕”这个概念十分陌生:“蚕?吐丝?绸缎?小薇,你说清楚点,这东西……真那么金贵?”

  “金贵!非常金贵!”林小薇急切地解释,眼睛闪闪发光,“蚕丝做的衣服,又轻又软,值很多很多钱!我们发财了。”

  “哥!快,我们快回家告诉爹娘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她迫不及待地拉着还有些懵懂的哥哥,几乎是跑着回到了家。

  刚进院门,正好碰上爹爹林大山和母亲苏荷在收拾农具。

  林小薇献宝似的将那段带着蚕卵的树枝举到他们面前,喘着气说:“爹!娘!你们快猜猜,我找到了什么好东西?”

  林大山好奇地凑近,当他看清那树枝上密密麻麻、如同小米般聚集的蚕卵时,脸色瞬间一变,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咧着嘴道:“哎呦我的娘!这……这是个啥玩意儿?咋这么多小疙瘩挤在一起?看着头皮都发麻!快拿开!拿开!”原来爹爹竟有轻微的密集恐惧症。

  苏荷也凑过来仔细看了看,摇摇头,老实地说:“不认识。没见过这东西。小薇,这到底是什么?”

  看到父母这般反应,林小薇既好笑又无奈。

  她想了想,试探着问:“爹,娘,你们……听说过养蚕吗?就是专门养一种虫子,让它吐丝,那丝能织成特别光滑漂亮的布料,叫丝绸。”

  林大山依旧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苏荷却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蚕丝……娘好像听人说起过,说是比金子还贵的东西,只有那些顶富贵的人家才穿得起。但是养蚕的法子,听说都被那些世家大族攥在手里,当传家宝一样,咱们平头百姓,别说养,见都没见过。”

  林小薇一听,心中了然,同时也有些愤懑。

  技术垄断,古今皆然。

  但作为农学硕士,养蚕对她来说并非难事。

  她深吸一口气,认真地看着父母:“爹,娘,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家试着养这种蚕,将来卖蚕茧或者蚕丝,你们觉得怎么样?”

  “啥?我们家养蚕?”苏荷惊得嘴巴张成了圆形,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小薇,你不是在开玩笑吧?那玩意儿是咱们能养的吗?”

  林小薇知道,不拿出点真材实料,是无法说服家人的了。

  她定了定神,神情变得严肃起来:“爹,娘,我不是胡说。我前段时间看的那本讲山货的书里,正好有提到这种柞蚕的养法。要不……我说给你们听听,你们琢磨琢磨可行不?”

  她转头对同样好奇旁观的林子轩说:“哥,麻烦你拿纸笔来,把要点记下来,以后咱们照着做。”

  林子轩很快取来了简陋的纸笔。

  林小薇清了清嗓子,开始将她所知的柞蚕养殖技术,用尽量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讲解起来:

  “爹,娘,大哥,你们看,这树枝上的小点点,就是柞蚕的卵。

  这种蚕呢,主要是吃青岗树叶,也叫橡树叶,偶尔也吃桑叶。

  一年能养两茬,春天一茬,秋天一茬。春天的蚕因为树叶嫩,吐的丝质量最好,秋天的稍差一些……”

  她从蚕卵的越冬和升温孵化讲起,讲到蚁蚕的形态和放养时机(当青岗叶长到半指长时)。然后重点讲解了蚕宝宝生长的五个龄期,以及其间至关重要的四次“眠期”和蜕皮。

  “最关键的是要记住,”林小薇特别强调,“蚕在‘眠’的时候,就像人睡着了在长大,一动不动,头胸会抬起来,这时候千万不能去碰它,一动就可能影响它蜕皮,甚至死掉。”

  接着,她描述了熟蚕如何吐丝结茧,如何在茧内化成蛹,最后破茧成蛾,交配产卵,完成一个生命轮回。

  她还特意解释了春蚕卵(白种)会直接孵化秋蚕,而秋蚕卵(黑种)则需要经过冬天低温才能孵化,为来年春蚕做准备。

  林小薇讲得条理清晰,细节丰富,仿佛亲眼见过一般。

  苏荷起初是难以置信,听着听着,眼神渐渐从怀疑变成了专注,再到后来的兴奋和跃跃欲试。

  她本就是心思灵巧、善于持家的人,听到这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觉得似乎并非遥不可及。

  “当家的,”苏荷听完,激动地拉了拉林大海的衣袖,“我觉得……小薇说的,好像……真有门道!要是真能养成这蚕茧,可比种地来钱快多了!”

  林大山虽然对那密密麻麻的蚕卵还有些发怵,但听到妻子这么说,又看到女儿如此笃定,而且讲的步骤听起来像模像样,也不由得动了心。

  他沉吟半晌,说道:“这事儿不小,光靠咱一家恐怕忙不过来。我看,得叫上大哥一家一起干。成了,两家一起受益;不成,也没什么损失。”

  “对!叫上大哥大嫂!”苏荷立刻赞同,“明天就把爹娘和大哥一家都请过来吃饭,好好说道说道这事!”

  第二天,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都被请了过来。饭桌上,林小薇再次将养柞蚕的计划和基本方法讲述了一遍。

  大伯林大海和大伯母孙氏听得目瞪口呆,但看到林大山和苏荷都信心满满,又听说蚕丝的巨大价值,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犹豫后,最终也下定决心,要一起搏一把!

  “干!反正那片青岗林也是野生的,费不了多少本钱,就是出把子力气!”大伯一拍桌子,定了音。

  既然决定要干,就要做好准备。

  林小薇建议,趁着现在冬天,树叶落光,容易寻找,应该去青岗林里把能找到的野生柞蚕卵都收集起来,来年进行人工孵化,这样成功率比野生的高得多。

  两家人说干就干,第二天便全员出动,带着篮子和梯子,将那片青岗林细细地梳理了一遍。果然在不少树枝上都发现了大小不一的蚕卵块。忙活了大半天,一共找到了大约五斤多的蚕卵。

  林小薇心里估算了一下,要充分利用那片青岗林,至少需要十斤蚕种才够。于是,她悄悄从系统里兑换了五斤优质柞蚕种,混入了采集来的野生蚕卵中。

  母亲苏荷如同对待珍宝般,将这些承载着全家新希望的蚕卵用干净的布包好,小心收藏在阴凉通风处,只待来年春天,万物复苏时,便开始他们大胆的养蚕事业。
  http://www.abcsee.cc/47738/2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