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制作米曲霉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看着堆积如山的黄豆,林小薇思绪不由地飘到了现代,想起曾经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位美食博主复刻古法酱油的系列视频。

  时间很有魔力,将一颗颗豆子酿造成酱油。看似繁琐,实则蕴含着古人无上的智慧。

  “反正豆子这么多,何不试试看呢?”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林小薇心中萌生,并且迅速变得强烈。

  她立刻找到了正在指挥妇人们收拾晾晒工具的娘亲苏荷。

  “娘,您看这黄豆还剩这么多,咱们一时也吃不完,储藏久了还容易生虫。

  我想着……咱们不如试试自己做酱油吧!”

  林小薇挽住苏荷的胳膊,语气带着试探和兴奋。

  “酱……酱油?!”

  苏荷闻言,果然又是浑身一震,手里的簸箕差点没拿稳,她瞪大了眼睛看着女儿,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

  “小薇啊!你……你这脑袋瓜里怎么装了这么多方子?这酱油可是金贵东西,只有那大酱坊才会做,秘方捂得严严实实的,你怎么会……”

  面对娘亲的惊疑,林小薇早已准备好了说辞,她脸上摆出无辜又理所当然的表情:“娘,我就是书上看的呀!您忘了?就是上次我去镇上书铺淘来的那堆旧书里,有一本残破的《食野草记》,上面就零零散散记了些古法制作酱油的法子,我看着有趣,就记下来了。”

  她说得有鼻子有眼,反正那堆书杂七杂八,也没有人能去一一核对。

  苏荷将信将疑,但看着女儿清澈又笃定的眼神,再联想到她之前拿出的种种神奇方子,那点疑虑也就慢慢消散了,转而化作了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一丝跃跃欲试。

  “好好好,娘信你。那……那书上说是怎么做的呀?”

  林小薇见成功转移了话题,心中暗喜,但随即想到关键问题——米曲霉。

  这可以说是酱油的灵魂!她下意识就想如往常一样,直接从系统里兑换现成的曲种,这样最省事,成功率也最高。

  就在意识即将沉入系统的瞬间,她猛地停住了。

  “不行……不能总是依赖系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必须把真正的方法,尤其是这最关键的‘制曲’之术,完整地教给娘亲。

  这才是能真正传承下去,让她们在未来即便没有我,也能传承下去!

  想到这里,她定了定神,对苏荷认真地说道:“娘,要做酱油,咱们首先得自己培养出一种叫做——米曲霉母曲的东西。”

  “米……米曲霉母曲?” 苏荷听得一头雾水,这名字对她来说既陌生又拗口,满脑袋都是问号。

  “娘,您可以把这‘米曲霉’想象成一种看不见的且活着的‘小精灵’。”

  林小薇用尽量形象的语言解释,“就是这些‘小精灵’,能让黄豆发酵、转化,最终变成鲜美的酱油。

  而这‘母曲’,就是培养和储存这些‘小精灵’的源头。”

  她顿了顿,看到苏荷努力理解的样子,继续详细讲解步骤,她知道这过程对于古人来说确实复杂:

  “第一步:制作曲饼。这是给‘小精灵’准备的家和食物。”

  “1. 要选用咱们今年新收的、最饱满的黄豆,还有颗粒饱满的优质小麦。比例上,黄豆要多,小麦少些,比如七成豆子,三成麦子,这样‘小精灵’能吃到更多营养。”

  “2. 黄豆要用水泡发,然后上甑子蒸,一定要蒸得透透的,软烂如泥,这样‘小精灵’才容易钻进去安家。”

  “3. 小麦则要用锅小火慢慢焙炒,炒出香味,但不能焦,然后用石碾稍微碾碎,露出里面的麦芯。”

  “4. 把蒸熟的豆子和炒香碾碎的麦子混合在一起,趁热用力捣烂、揉匀,直到变成粘稠的泥状。”

  “5. 最后,用手把这些混合泥料,做成一个个小圆饼,或者方块、砖块都行,大小差不多一手能握住,厚度嘛,大概像爹爹的指甲盖那么长就好,不能太厚,不然里面不透气。”

  “第二步:天然接种。 这一步最玄妙,是请‘小精灵’入住。”林小薇的声音带着一丝神秘。

  “我们需要一个干净、通风的房间。把做好的曲饼,用干净的稻草串起来悬挂,或者就直接一层稻草一层曲饼地铺放在架子上。”

  “然后,打开窗户,让山谷里自然的空气流动进来。这空气中,就飘浮着我们需要的野生‘米曲霉小精灵’,它们会自己找到曲饼,附着在上面,开始安家繁殖。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天一夜。”

  “第三步:看曲。这是最辛苦,也最需要经验的环节,好比照顾刚出生的婴孩。”林小薇神色郑重。

  “当‘小精灵’成功入住后,就要停止通风,用微微湿润的稻草把所有的曲饼覆盖起来,保持湿润和温度。”

  “然后就需要人日夜守着,时刻观察。大概一天后,曲饼会自己发热,表面开始长出白色的、像绒毛一样的菌丝。”

  “这时候就必须立刻给所有曲饼翻个面,让温度均匀,不然里面温度太高,就会‘烧曲’,前功尽弃了!翻面也是为了防止其他不好的杂菌长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四步:筛选与成熟。 等待收获。”

  “大概经过三到五天,成功的曲饼会通体长满茂盛的、黄绿色的孢子,就像披了一层黄绿色的绒衣,同时会散发出一种纯正的、有点像炒豆的香气。这就叫‘上黄’或‘成黄’,说明母曲做成功了!”

  “但是!”她强调道,“如果曲饼上长了黑色、褐色、或者红色的毛,或者闻起来是酸臭味、霉味,那就是‘坏曲’、‘杂曲’,必须立刻挑出来扔掉,一颗也不能留,不然会带坏所有的好曲!”

  “最后,把品质最好的母曲挑选出来,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彻底自然阴干。”

  “干透了的母曲会变得很硬,可以串起来挂在干燥的高处,或者放进陶罐里密封保存,防止受潮和虫蛀。这就是我们以后做酱油的‘种子’了!”

  看着娘亲听得入神,林小薇又加重了语气,点明其深远意义:“娘,您别嫌麻烦。”

  “这制曲的技术,一旦掌握了,就是可以传家、传子孙的手艺!不然,为什么外面卖的酱油那么金贵?就是因为这核心的‘曲’难得!”

  “而且,这些母曲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不断使用、驯化、优化,会形成咱们山谷独有的稳定微生物菌群。”

  “它们适应了咱们这里的气候水土,将来就能造出全天下独一份、谁也模仿不了的酱油风味!这就叫‘风土’,是时间和大自然赐予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苏荷原本听着复杂的步骤还有些想打退堂鼓,但一听到“可以传承”这四个字,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被点燃的星辰!

  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门实实在在的、珍贵的的手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她瞬间充满了无穷的斗志。

  “我学!我一定要学会!”苏荷紧紧握住女儿的手,语气斩钉截铁,脸上焕发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彩。

  说干就干!苏荷立刻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她拿出家里最好的黄豆,准备进行浸泡。林小薇连忙提醒:“娘,第一次做,咱们就是试手,成功率可能不高,您少泡点豆子,别浪费了。”

  “好嘞!娘晓得!”苏荷答应着,又转身去粮囤里小心翼翼地量出自家收获的、颗粒饱满的小麦,仔细淘洗后,便在灶上架起铁锅,开始用文火耐心地焙炒起来,厨房里很快弥漫开麦粒焦香的温暖气息。

  林小薇见娘亲这边有序进行,便出门去找大根叔。

  制作酱油后续还需要大口径的陶缸用来发酵和日晒,她得提前定制。

  找到大根叔后,她详细说明了需要的水缸规格和要求(口阔、肚深、陶壁厚实),并强调这是帮自己家做的私活,坚持付了现钱。

  大根叔拿着沉甸甸的铜钱,喜得见牙不见眼,连连保证一定用最好的陶土,给她做得妥妥当当。

  第二天,苏荷严格按照女儿教导的步骤,将泡发蒸熟的豆子和炒香碾碎的麦子混合、捣烂、揉捏,最后精心制作出了三排小巧均匀的曲饼,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间特意打扫干净,且铺满了新鲜稻草的通风房间内,完成了“天然接种”的第一步。

  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看曲”阶段了。

  这需要有人日夜守着,观察温度变化,及时翻曲。

  苏荷眼珠一转,想到了自家那个壮劳力。她笑眯眯地找到正在修理农具的林大山。

  “他爹,跟你商量个事儿。”苏荷声音温柔。

  “啥事?你说。”林大山头也没抬。

  “接下来几天晚上,你得去培养室守着咱们做的曲饼。这可是能传子孙的手艺,得精细点。”

  “啥?!”

  林大山猛地抬起头,一脸懵,“守着几块饼?晚上不让睡觉?我为啥呀!”

  他满脸写着不情愿,小声嘀咕,“搂着媳妇睡,不香吗……”

  恰好林小薇走过来听到,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她冲着爹爹狡黠地眨眨眼:“爹爹,您一定行的,我们都相信您,您可是我们的榜样!”

  “这可是关乎咱家未来传承大计的重要任务,交给您我们才放心!就拜托您啦!”

  说完,她笑嘻嘻地跑开了,留下林大山一个人在原地,由刚开始的热血沸腾慢慢品出自己好像被套路了。

  自己是生了一个“猴精”女儿……

  他挠了挠头,哭笑不得地哀叹:“唉,这小棉袄……怎么好像有点漏风啊……”

  看着媳妇期待的眼神,又想想那冷清的培养室,只觉得心里拔凉拔凉的……

  然而,抱怨归抱怨,看着苏荷那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目光,林大山最终还是认命地抱起铺盖卷,嘟囔着走向那间飘着豆气和稻草香的小屋。

  灯火如豆,照亮了这片山谷……
  http://www.abcsee.cc/47738/7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