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沪上银窟龙虎斗 >第168章 农村信用的"深化发展"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68章 农村信用的"深化发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1954年夏末的北京,农业部会议室的蝉鸣裹着热气钻进窗户,搅得空气里满是躁动。

  沈逸风翻着《全国农业信贷需求调研》,指尖停在“华北平原机耕率不足8%”的字样上,钢笔在纸页上轻轻敲击:“工业要造拖拉机,可农民买不起、不会用——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工业化就是‘空中楼阁’!”

  农业部长老郭拍着桌子接话,茶杯盖在桌面上磕出脆响:“河南、山东的农民还在靠牛拉犁,亩产比东北差三成!信用社倒是想贷,但没技术指导,农民怕买了机器不会用,不敢碰!”

  联合银行农村金融部陈主任搓着手,额角沁出细汗:“我们试过派信贷员去教,可懂农业的人太少——得把信用社和农业技术站绑在一起!”

  沈逸风合上调研册,目光像锥子扎在地图上的“华北平原”,声音斩钉截铁:“那就改!把农村信用社升级成‘农业综合服务站’——既要给贷款,也要教技术;既要扶植大户,也要帮散户。今年先在河北、河南搞试点,让农民用上拖拉机、施上化肥、种上良种!”

  三个月后,河北邢台县的玉米地里,老周攥着拖拉机方向盘,手心全是汗,铁牛似的机器在他手下微微发颤。

  身后,信用社主任老周举着喇叭喊,声音被风吹得忽高忽低:“大伙儿瞧好了!这‘铁牛’能拉十亩地的肥,比三头牛还快!”

  人群里爆发出欢呼,穿蓝布衫的农妇抱着孩子挤到前面,孩子的小手抓着她的衣角:“我家那两亩地,明年也能用上这玩意儿不?”

  “能!”老周抹了把脸上的汗,方向盘在他手里稳了些,“信用社给了五千块贷款,利息比买牛低一半!还派了技术员教我开——你看,这档位一挂,比牛听话多了!”

  旁边的技术员小吴蹲在旁边,手里攥着卷边的《拖拉机操作手册》:“叔,明天我教你修皮带,以后小毛病自己就能搞定!”

  同一时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院子里,晒谷场的石碾子还在转,沈逸风捧着刚印好的《优良麦种推广手册》,和站长老郑头凑头讨论。

  “要让农民敢买良种,得配套‘种子贷款’——收成前先垫钱,丰收了再还。”沈逸风指尖点着手册上的“金大穗”小麦图片,“信用社出资金,你们出技术,保准农民愿意试!”

  老郑翻着手册,指腹划过亩产数据,眼睛亮得像星子:“我这儿有‘金大穗’小麦,亩产能多打两百斤!要是农民用贷款买了种,再加上信用社的施肥指导,明年全县小麦产量能翻一番!”

  深夜,沈逸风坐在办公室里,台灯把试点报告照得透亮。

  拖拉机保有量:从12台增至87台,机耕率提升至35%;

  良种推广面积:覆盖11个村,亩产平均增长18%;

  农民人均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22%,其中贷款户增收35%。

  秘书小郑捧着电报进来,信纸边角还沾着点泥土:“先生!邢台县的农民写了感谢信,说‘信用社的贷款是及时雨,技术员的手是金手指’!”

  沈逸风接过信,信纸上的字歪歪扭扭,墨迹却透着股执拗的认真:“我老周家今年能卖三车小麦,给娃攒娶媳妇的钱了!”

  他望着窗外的月光,想起上午老周开拖拉机的样子——粗糙的手握着崭新的方向盘,眼角的皱纹里全是笑。

  原来金融不是冰冷的数字,是让牛拉犁变成铁牛跑,是让麦种从“靠天收”变成“靠技术”,是让农民的腰杆,从弯着变成直着。

  “小郑,”他喊来秘书,“给农业技术站发报——让他们和信用社联合办‘农民夜校’,教识字、教算账、教用机器。金融要扎进泥土,就得先让农民学会‘用金融’。”
  http://www.abcsee.cc/47741/16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