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沪上银窟龙虎斗 >第187章 金融教育的"薪火相传"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187章 金融教育的"薪火相传"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1971年冬夜,上海外滩的钟楼敲过九点。

  沈逸风裹着件旧棉袍,推开一扇隐蔽的弄堂门。

  昏黄油灯下,十几张长条木凳挤得满满当当——基层信用社的老会计、流动银行队的年轻队员、公社的财务干部,正襟危坐,笔记本上歪歪扭扭记着“复利计算公式”。

  “沈老师,这些年忙业务,好多专业知识都生疏了!”讲台下,绩溪信用社的李伯攥着钢笔,声音发颤。

  “就盼着能坐这儿系统学学,别再闹‘算错利息’的笑话!”

  沈逸风推了推眼镜,粉笔在黑板上画出“资金的时间价值”示意图:“这不是笑话。金融是门手艺,断了传承,根就烂了。今天起,咱们把这根续上。”

  三个月前,沈逸风在总行地下指挥部翻到一堆泛黄的旧教材。

  封皮上“联合银行干部培训手册”的字样,勾出他心底的痛——长期以来,受外部环境影响,金融教育几近停滞,基层金融干部多是“半路出家”:能背“为人民服务”,却算不清贷款利息;看不懂资产负债表,只会记流水账。

  他连夜给中央写了份报告:“金融要发展,先得有人才。恳请恢复基层金融教育。”

  报告批下那天,他立刻联系退休的老教授周伯钊——当年圣约翰大学的经济系主任,如今在弄堂里种月季。

  “老周,能来教课不?”沈逸风蹲在周家院子里,捧着茶缸。

  周伯钊扶了扶老花镜:“教!我抽屉里还收着民国时的《货币银行学》讲义,油印出来就能用!”

  地下印刷点在苏州河畔的旧仓库。

  老印刷工吴师傅戴着老花镜,油印机“咔嗒咔嗒”响个不停。油墨味混着霉味钻进鼻子,他却像上了发条:“沈行长说要‘保密’,我就把机器搬这儿。每印一页,都得检查有没有夹页、漏字——这是给娃娃们的‘吃饭家伙’,错一个字都不行!”

  印刷机的轰鸣中,沈逸风翻看着刚印好的教材。

  纸页还带着温度,封皮上“金融基础与实务”六个字,是他连夜用毛笔描的。他摸着书脊,想起昨夜夜校里,年轻队员小林举手:“老师,这公式能用在流动银行的贷款计算不?”

  “能!”周伯钊笑了,“你明天去工地,算算工人的津贴现值,再算算三年后的终值——这就是金融的用处。”

  冬夜的油灯下,夜校教室的窗户透出暖黄的光。

  老教授周伯钊在黑板上写“现值与终值”,粉笔灰落进他斑白的鬓角。

  台下,信用社老会计张姐攥着作业本问:“老师,这复利到底咋算?我家娃存钱,说能‘利滚利’,可到底是咋滚的?”

  “能滚的。”他轻声说,“等你们学会了,就能帮老乡算清这笔账,帮信用社理好这笔账,帮国家守好这笔账。”

  黎明前,沈逸风抱着两摞教材走出印刷仓库。

  晨雾里,苏州河泛着微光。他把教材塞进帆布包,轻声说:“老吴,下次多印点——等开春,咱们要去乡下办流动课堂。”

  吴师傅挥了挥手里的油印辊:“放心!我这儿有使不完的劲儿!”
  http://www.abcsee.cc/47741/1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