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糊涂县令贾清廉 >第317章 京城来“了”钦差,声势浩大查矿务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17章 京城来“了”钦差,声势浩大查矿务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被红姑“修正”过的情报,顺利抵达了京城北镇抚司某位掌权千户的案头。如同杜明远所料,这份关于“潜龙眼”核心秘密可能藏于鹰嘴崖沼泽、且需特定天时方能开启的密报,在锦衣卫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然而,事态的发展,却稍稍偏离了杜明远最初的预想。

  锦衣卫高层并未立刻派遣大批精锐潜入平安县直接行动。原因有二:其一,平安县地处青州,并非锦衣卫势力根深蒂固之地,贸然大规模跨境行动,容易引发与当地官府、乃至可能与暗中关注此事的东厂产生正面冲突;其二,这份情报来得“太过容易”,且其中关于时机的暗示(无论是望月还是可能被解读出的朔日)都带有不确定性,需要更稳妥的策应。

  于是,一条更冠冕堂皇、也更富压迫感的计策,在京城权力的暗室中酝酿而成。数日后,一道明发上谕传出:着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李文斌为钦差大臣,赴青州巡查矿务税课,严查地方积弊,肃清奸宄,以儆效尤。

  明面上,这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朝廷例行巡查,重点在于经济层面的矿务账目、课税情况。但暗地里,这支钦差队伍的组成却耐人寻味:副使是户部一名精于算账的郎中,而随行的护卫首领及部分精干随员,则明显带有锦衣卫的背景和做派!钦差李文斌本人,虽是科举正途出身,但以其作风强硬、惯于深文周纳而闻名,是朝中有名的“酷吏”之一。

  这支浩浩荡荡的钦差仪仗,在一个午后,旌旗招展、锣鼓开道地抵达了平安县城外。消息早已传开,平安县上下,从杜明远到普通乡民,都感受到一股山雨欲来的巨大压力。这次来的,可不是周廷玉那样的巡按御史,而是手持圣旨、代表皇权的正牌钦差!

  杜明远率领阖县官吏、乡绅耆老,早早迎出城外十里,跪接圣旨。钦差李文斌端坐马上,面容清癯,目光锐利如鹰,只是微微颔首,便在一群面无表情、眼神四处扫视的随从簇拥下,径直入驻了县衙早已收拾出来的最好院落。

  安顿甫定,李文斌便升堂议事。他端坐大堂之上,面无表情地听取了杜明远关于平安县政绩、尤其是银矿开采情况的汇报,不时打断追问,问题皆切中要害,显示出对地方事务极深的了解。随后,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厉起来:

  “杜县令,平安县银矿,乃朝廷重要税源,关乎国计民生。然本官一路行来,听闻贵县矿务账目,似有不清不楚之处?更有甚者,坊间流传,山中藏有前朝秘宝,引得各方窥伺,以致地方不靖!此事,你作何解释?”

  他目光如炬,死死盯住杜明远,堂下那些锦衣卫背景的随从,也齐刷刷将目光聚焦过来,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杜明远心中雪亮,查账是假,寻宝、施压、甚至借机清算才是真! 这位李钦差,是带着双重使命而来,明查暗访,双管齐下,要将平安县翻个底朝天!他必须同时应对两条战线的压力:明面上,要确保矿务账目滴水不漏,经受住户部专家的核查;暗地里,要稳住阵脚,防止钦差队伍借搜查之名,接近小石头或探寻沼泽秘密,更要时刻警惕那修改后的情报可能引发的、来自锦衣卫的突然行动。

  “回禀钦差大人,”杜明远深吸一口气,神色从容,躬身答道,“平安县矿务账目,皆由县衙钱粮师爷一手经办,条条可考,笔笔有据,下官愿即刻呈上,供大人详查。至于前朝秘宝之传闻,实属乡野愚民以讹传讹,下官已多次辟谣,并加强巡守,确保地方安宁。”

  他的回答不卑不亢,滴水不漏。然而,他知道,这仅仅是风暴的开始。

  钦差驾临,明枪暗箭齐至。

  杜明远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既要应付官面上的查问,又要防备暗地里的杀机。

  修改情报引发的变数,是否会在这场高压审查中提前爆发?

  平安县能否在这双重夹击下,再次化险为夷?
  http://www.abcsee.cc/47760/4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